前言
生活在比利時的一個22歲女孩喬伊絲,在成年的那天才得知,自己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她當初是從中國福利院領養出來的。
為了找到親生父母,8年前她跋山涉水,來到了語言不通的中國,尋求好心人的幫助,幾經輾轉,她終于找到了兩個家庭,和自己有血緣關系的概率很大。
喬伊絲很想問清楚,當初父母究竟為何要拋下自己,當DNA檢測結果出來后,喬伊絲忍了多天的淚水,也終于流了下來。
發現身世真相
喬伊絲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家庭,她的父母很開明,對于她的很多想法和決定,都非常支持。
她還有一個哥哥,平時也非常疼愛她,但是自從懂事開始,喬伊絲就發現了自己和父母的不同之處。
父母都是白皮膚高鼻梁的長相,可喬伊絲卻是典型的亞洲人面孔,黃皮膚和小巧的五官,她對此也很好奇,詢問父母是什么情況。
但是父母卻從未告知她,直到她成年之后,父母才親口說出她的身世,喬伊絲并不是他們親生的,當年因為母親身體原因無法生育,他們只能選擇去領養一個孩子。
先是領養了喬伊絲的哥哥,后來還想要一個女兒,于是在考慮之后,就選擇前往中國的福利院,從而也和喬伊絲有了命運的羈絆。
孩子們逐漸長大,他們也很支持兩個孩子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喬伊絲的哥哥對此并沒有太大的執念,最終尋親也不了了之。
但喬伊絲卻不同,她太想知道親生父母的信息了,明明自己一點殘缺都沒有,身體非常健康,父母為何不要自己,難道就因為自己是個女孩子嗎?
抱著必須要找到真相的信念,她踏上了前往中國尋親的道路,養父母還想要給她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喬伊絲感恩養父母的包容,但她從小就獨立,因此她靠著自己的努力,攢了三年錢,然后坐飛機來到了中國這個陌生的國家。
說來也很不巧,喬伊絲從小就聰明,長大后還精通6種語言,可就是沒有學過中文,因此她不得不求助中國媒體和志愿者,幫助她尋找家人。
前往中國尋親
8年前,初到中國的她,對于很多事物都是好奇的,也幻想自己若是沒有被領養走,會成長為什么模樣。
喬伊絲住到了一個志愿者家中,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和幫助,她看起來溫柔大方,笑的時候也非常陽光,給人們留下了很多的好感。
喬伊絲向記者提供了自己手上僅有的幾個證據,是她的出生證明、和養父母之間的合照以及當年的收養協議。
從這些為數不多的證據中,能夠窺見到喬伊絲的過往,她出生于1995年,剛出生沒多久,就被送往了湖南益陽福利院。
因為她沒名沒姓,院長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做益素蘭,后來被比利時養父母帶走,她才更改了名字。
得知喬伊絲的領養地,剩下的調查就簡單很多,雖然當時的福利院已經多次更改了地址,但在民警的協助下,還是很快被找到了。
看著面前福利院大門,喬伊絲有些傷感和期待,她既害怕找到親生父母,得知被拋棄的殘酷真相,又期待見到血濃于水的親人。
然而等到了福利院之后,才發現尋找她的養父母還是很困難,因為時間太久了,福利院也沒辦法提供更多的線索。
只知道喬伊絲是被一個叫做周俊軍的路人撿到的,也是他將喬伊絲送到了福利院之中,但他之后去了哪里,也沒能調查出來。
之后喬伊絲就求助于當地的派出所,但在派出所也沒能找到喬伊絲的國內戶籍,因為她剛出生沒多久就被領養,國籍也改成了比利時的。
再加上那個年代,中國國內都是紙質戶籍,即便喬伊絲以前有過短暫的中國戶籍,后續也可能已經被注銷掉了。
但是喬伊絲依然沒有放棄尋找親人,很多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也都在盡力幫助她。
很快根據現有的線索,民警找到了兩個與喬伊絲經歷高度匹配的家庭,有一家人甚至連長相都和喬伊絲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兩個疑似家庭
據了解,這兩戶人家多年都在尋找自己的親生女兒,他們一家姓熊,一家姓李,熊家夫妻二人對喬伊絲很有好感,一見到她的長相,就忍不住掉下眼淚。
據他們夫妻二人所說,當年連著生了兩個女兒,引起了婆婆的不滿,趁著兩口子不注意,就把二女兒送了人。
多年尋找無果,這對夫妻內心非常煎熬,也感到對孩子的虧錢,他們很期待喬伊絲真的是他們的孩子。
另一個李先生家,也是當初李先生在外打工,親戚趁他不注意,把孩子送走的,他也尋找了孩子多年。
喬伊絲表示自己很希望,會是他們的孩子,這也能夠證明,自己當初被拋棄不是父母不愛她。
接下來,雙方都抱著萬分期待,等待DNA鑒定結果,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這兩個家庭都不是喬伊絲的親生父母。
喬伊絲得知結果后,一開始還能夠強顏歡笑,說服自己沒關系,可是她最后還是痛哭不止,迷茫接下來該如何做。
關注此事的人,也都在安慰喬伊絲,她很快就振作了起來,并且先回到了比利時,并表示過幾個月還會重新來到中國。
她打算之后前往中國山區支教,并且繼續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也許在她的努力之下,最終能夠得償所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