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散打王官方推送的第2789篇文章
本文1650字,閱讀需要4分鐘
最近,有許多粉絲對筆者發出靈魂拷問: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實戰比賽姑且罷了,畢竟拳腳無眼,在“打打殺殺”中受傷在所難免。可是,他們在普通訓練中也會出現傷痛,小到鼻粘膜出血和身體擦傷,大到肩關節損傷和軟組織拉傷,甚至會有關節部位脫位和骨折。
運動損傷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根據北京某研修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一位學者數年來對多名散打運動員的專訪情況表明,幾乎所有的受訪運動員都發生過至少一次運動損傷。其中包括軟組織的損傷和肌肉的拉傷,甚至還有人出現過器官損傷和大腦損傷。
圖片來自網絡
影響運動損傷的因素有很多,總的來說分為身體因素、運動方法和周圍環境三個方面。
01
身體因素
Physical reason
(1)身體條件
① 運動員的年齡
青少年的骨骼發育還未成熟,而老年人的骨骼功能又開始退化,這兩個年齡段的人對于外力的防御力會變弱。當他們的身體遭受非正常力量沖擊的時候,骨關節往往就會出現損傷。
圖片來自網絡
② 運動員的體格
體重基數大的運動員進行靈活性訓練,比如波比跳、毛毛蟲爬等,或者不慎跌倒時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因為他們體內脂肪相對較多,肌肉發達,受到外力沖擊而引發的創傷概率會較低,體重輕的運動員則會出現相反趨勢。
圖片來自網絡
③ 運動員的技能
對于技術動作不熟練的運動員而言,發生損傷的概率會大大增加。散打初學者不明白散打在踢腿時,支撐腳需要旋轉一定角度,才能更為合理地發力。他們通過強行擰腿去打出力量,會導致膝關節周圍出現損傷。
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感冒、睡眠不足、疲勞、女孩子特殊時期等,都可能讓訓練者狀態不佳,對意外缺乏判斷力,出現運動損傷。
(2)心理因素
運動員在訓練或者比賽時心理狀態產生波動,不能有效控制自己,就可能出現運動損傷。特別是處在青春期的運動員,精神情況相對不穩定,發生損傷的概率會大幅增加。
筆者曾有一位學生,在訓練中的積極性非常高,對于技術動作的鉆研也十分認真。但有一段時間,他的各項成績突然出現明顯下滑,連對“啪啪作響”“熱血沖動”的沙袋訓練都失去了熱情,還經常毫無保護地使全力往樹上踢腿或打擊訓練。經過詢問得知,他遭到了心儀女孩的拒絕,自此產生了自我懷疑,進而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發泄。
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比賽前的過度緊張或者高度興奮也容易誘發運動損傷。在參加大型比賽前,通常會進行高強度訓練,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即使是優秀運動員也難以避免扭傷、拉傷、骨折等情況。
02
運動方法
Motion method
對于散打練習者或者運動員來說,每天都要接受各種各樣的訓練。由于自身技術、體力和經驗存在限制與差別,一旦選擇的訓練方法不適合,損傷的概率就會提高。比如在學習散打初期就進行實戰訓練,或是進行高難度的特技表演,就可能因缺乏經驗和保護意識造成重大運動損傷。
圖片來自網絡
再比如,采用大量蛙跳訓練的本意是增加腿部和核心力量,但如果膝關節已經出現不適仍鍛煉,非但沒有鍛煉效果,還會出現膝關節損傷。
03
周圍環境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1)自然環境的因素
自然環境因素主要指季節氣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夏天。在亞洲地區的梅雨時節,氣溫升高,濕度增大,一些運動員依然堅持室外訓練,通常累得滿頭大汗。據研究顯示,當濕度到達80%及以上時,縱然氣溫小于30度,依然會中暑。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和鹽,常會出現脫水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熱射病的出現。
圖片來自網絡
(2)人工環境
運動員或者訓練者在訓練中使用不合格器械和有破損的護具,以及在一些不合適的場地上進行訓練,也會造成運動損傷。比如,鞋子較大,在跑步時就容易失去重心被自身絆倒,發生崴腳。一些人條件有限,會在雜草叢生、凹凸不平的場地上進行訓練,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站立不穩或者蚊蟲鼠蟻叮咬情況,都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隱患。
圖片來自網絡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訓練手段。按時自我評估和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動態,積極分析各種損傷的發生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木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