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的動作越來越大,澤連斯基著急了,竟然開始批評美國,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嗎?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
在俄烏代表分別和美國開了個會之后,本以為俄烏沖突會離和平越來越近,可沒想到,俄軍手上的動作卻反倒越來越大了。具體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在強化對庫爾斯克地區的控制能力。俄方派出了部隊在庫爾斯克地區進行“清場”工作,主要任務是道路和建筑排雷,一支工兵連隊一天就可以推進數十公里。
俄羅斯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不排除是為了在庫爾斯克地區進行大規模軍事部署做鋪墊。之前,庫爾斯克戰場可以說是俄烏兩軍交戰的重點地區。對于俄羅斯來說,這本來就是自己的領土,而且重新奪回可以進一步削弱烏克蘭在和談時的議價能力,所以俄羅斯勢必要拿回;而對于烏克蘭來說,這是自己為數不多的籌碼,能守住肯定就不能放棄。但是俄軍攻勢很猛烈,有數據就顯示,在庫爾斯克戰場,烏軍一共損失了15個滿編的機械化旅,傷亡人數超過7萬人。在如此猛烈的戰況下,烏軍是守不住的。
既然守不住,那不如保全剩余實力,好讓俄軍對烏軍卷土重來多一分忌憚。畢竟地存人失,人地皆失;人存地失,人地皆得。所以俄方為了防止烏軍再次攻入庫爾斯克地區,就必須要強化該地區的俄軍力量部署,因此,出于這個原因,也有必要在大部隊駐扎在庫爾斯克地區之前,清理掉烏軍在該地區遺留下的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則是對烏克蘭進行更大力度的施壓。前兩天,克里維里赫地區遭到了一枚彈道導彈打擊,直接造成50多人的傷亡。克里維里赫地區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老家。對此,澤連斯基就直接表示,這個導彈就是俄羅斯發射的,而且他還痛批美國駐烏大使館“軟弱”,因為美方沒有譴責俄軍此舉,并且連俄羅斯的名字都沒敢提。這說明,美俄之間的關系,已經讓澤連斯基焦慮。如果這真的是俄軍炸的的話,那么很明顯,這就是俄方在對澤連斯基施壓,想要逼著澤連斯基同意俄方提出來的停火方案。
事實上,盡管現在俄方看似和美國積極地在進行和談接觸,但其實,俄羅斯還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的,就是想要為俄羅斯爭取利益的最大化。俄羅斯有這種想法可以理解。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在戰場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一定拿不到。這句話反過來說也可以,就是在戰場占優了,談判桌上的腰桿一定硬得起來。俄羅斯現在就是這么個情況,在前線把烏克蘭打得節節敗退,而且烏克蘭的能源設施基本上都被炸得差不多了,短時間內很難組織起反攻勢力,俄羅斯不但不怕拖,相反俄羅斯現在好像還在玩拖字訣,原因也很簡單,只要拖得越久,俄軍在前線就能取得更大的推進成績,未來,這些被俄軍實控的土地,不說會讓俄羅斯領土變大,也至少會讓烏克蘭付出更高的和談代價。
但關鍵是,美國現在是想要讓俄烏盡快實現和談的,所以如何讓美國感覺到和談近在咫尺,但又要盡可能地拖延一會兒,就是俄羅斯需要實現平衡的地方。但俄羅斯的算盤,美國人好像看清楚了。美國務卿魯比奧就在北約外長會上,當著31國的面,警告俄羅斯,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不會讓俄羅斯繼續拖延下去了。美方會對俄羅斯進行一個核查,來看俄總統普京是不是真心想要和談。但魯比奧沒有說明,如果俄羅斯不是真的想要和平的話,美方會怎樣。
美國現在對俄羅斯幾乎是無牌可打,既不能通過硬實力讓俄羅斯屈服,因為俄羅斯的核武庫讓美國也無比忌憚;也不能通過關稅讓俄羅斯妥協,因為早在前總統拜登時期,美國就已經對俄羅斯打光了關稅牌。特朗普現在唯一的一招,可行性也相當低。在上個月底,特朗普提出過一個想法,說美國可以對俄羅斯石油加征“二級關稅”。簡而言之就是指,美國會向買了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征關稅。但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已經引來中國和歐洲的反制,讓美國吃痛。同時中歐兩方還是俄能源的客戶,如果特朗普真要對俄石油啟動“二級關稅”,那中歐雙方的反制力度恐怕會更大,美國的日子肯定會更加不好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