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即可參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門捷列夫學徒
來源:雪球
從所謂 “ 制造業回流 ” 聊一些本質的東西 :
很多人在網上分析了比如美國工人貴 、 時長短 、 懶 、 工會力量大等等來論證美國再工業化的成本和難度 。 這些都是事實都沒錯 , 但沒有分析到的是這恰好是我們提振消費同樣的難度 , 是的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甚至是鏡面問題 , 美國再工業化有多難我們提振消費就有多難,因為消費本質是一個分配問題, 剛剛說的美國工人那些缺陷恰好是美國30年代初為解決大蕭條危機而出的提振消費方案 , 也是羅斯福新政的一部分 。
讓我們回到100年前 , 美國從一戰后柯立芝繁榮到美股 “ 黑色星期四 ” 再到胡佛時期大蕭條引發后來的二戰 。 有些問題幾乎百年無解 , 就是工業大國怎么解決產能過剩和消費分配的問題。 曾幾何時 , 美國工人也跟我們一樣 , 就是牛馬一樣的存在 。美國牛馬們創造了全球40%工業產值 ( 是不是似曾相似
) 。但巨大的產能壓力和消費不振讓經濟危機的陰影始終不散 。 美國人為提振消費和延緩經濟危機用過的手段有 : 股市提升居民財產性收入 ( 美股大泡沫 ) 、 消費貸和消費分期 ( 沒錯這是上世紀20年就發明了 ) 、 大基建 ( 著名的胡佛大壩就是那個時代產物 ) 等 。
所以大家網上建議的那些提振消費的手段100年前就用過了 ,結論是 : 都不好使 , 治標不治本。 大蕭條還是如約而至 , 沒有人能違抗經濟規律 。還有個重大事件是大蕭條來臨之際 , 為保護本地工業 , 胡佛宣布美國向全球征收40%關稅,直接導致后來的ww2 。 羅斯福這時候上臺了 , 早年間他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 , 所實施的政策非常極端 ( 羅幾乎受到所有工商界和經濟學家的反對 ) , 認為其新政違背經濟規律 。 不出意外的刺殺行動來了 , 然后子彈就差那么一點點就打中他的頭部了 ( 是不是又似曾相識 , 好像是芝加哥市長替他挨了 ) 。 簡單來說羅的新政有兩部分 , 第一是向資本家收重稅 ( 美國素有防羅甚于防共的段子 ) 不過那時候是有些民意基礎的 , 美國資本家是愿意讓利的 ( 跟川現在不可同日而語 ) 不然下面都餓死人了再不交錢搞不好海對岸的布爾維什克革命就要傳染進來了 。 二就是大幅提高工人待遇 , 簡單來說就是防內卷 。于是乎你看到的美國工人懶 、 貴 、 矯情那都是經過了百年改造后的產物 , 好處就是工人們確實待遇好了就有錢消費了, 然后美國再通過美元霸權 、 全球制造業分包等方式解決生產問題 , 美國徹底成為一個消費主義國家 。
為什么川這次會注定失敗 , 哪有把人重新改造成牛馬的 , 而且又打算花多少年 ? 同樣的 , 我們要提振消費同樣也難 。 值得一提的是 , 羅斯福其實這么激進的政策也沒有解決經濟危機 ,30年代初真正拯救他的是ww2, 不過也這算是大蕭條的蝴蝶效應 。 大蕭條的危機也讓各國正式步入了 “ 凱恩斯主義 ” 那就是不同于胡佛時代的 “ 小政府 ” , 凱恩斯主張zf直接下場干預經濟 , 俗稱 “ 放水 ” 。 不過凱恩斯沒有回答的一個問題是即便這樣也只能延緩而不能根治 ,于是他留下來那句名言 “ 長期來看 , 我們都會死 ”。 就是拖到下一次world war或者生產力革命 。
其實為什么AGI這么重要 , 盡管它還在早期 。 因為AGI就是一次生產力革命 ( 否則只有war一條路 ) 。而且生產力是可以改造生產關系的 , 我們也許能看到這道百年難題的解法。 正如工業革命誕生了資產階級一樣 , 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什么 “ 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 其實不是自古有之 , 而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的訴求而寫進了拿破侖法典 。因為彼時的農奴封建制的生產關系已經不能滿足工業革命后的生產力了。 同樣的 , 產能過剩和分配都是上一個私有制經濟下的產物 , AGI如果來了 , 我們是否能尋求新的生產關系 ?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