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體系的龐大架構中,人們往往將目光聚焦于科室主任等資深專家,認為他們憑借精湛醫術和豐富經驗,撐起了科室的一片天。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住院醫生,才是科室正常運轉的關鍵 “頂梁柱”。
PART.
01
3 月 25 日,河南某三級醫院一名外科醫生發布的長文,如同一顆石子,在醫療圈激起千層浪。
他說,年后科室兩名住院醫生離職,此后科室瞬間陷入混亂。寫不完的病歷、收不完的病人、看不完的急診…… 原本由離職住院醫生承擔的工作,一股腦兒分攤到了其他醫生頭上,眾人日日夜夜干不停,累到癱倒。向上反映后,院里僅批一個招聘名額,且入職時間遙遙無期。
反觀前年,科主任退休,空缺 4 個月,科室卻照常運轉,大家各司其職,并無明顯不適。鮮明的對比,清晰地表明:在日常運營中,住院醫生比科主任更不可或缺。
PART.
02
四川一名精神科醫生道出了背后的深層原因 ——“一個蘿卜一個坑” 帶來的嚴重影響。當前,醫院醫生、護士和床位比嚴重不匹配。夜班時,一個醫生和兩個護士,竟要照顧 80 個病人。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模式下,醫生連請假休息都成了奢望,哪怕半天、一天,都需與同事反復協商。
一旦有醫生請假,其他人的工作量便會呈指數級增長。當科室離職一名住院醫師,由于補員需經院級領導、醫務科等層層審批,耗時漫長,科室往往會陷入慌亂,不知所措。
根據一項針對全國多家醫院的調查顯示,約 70% 的醫院存在醫護人員數量不足的情況,其中基層醫院和專科醫院的問題尤為突出。在這種大環境下,每個住院醫生都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如同高速運轉的機器,一刻不得停歇。
PART.
03
在網絡平臺,年輕醫生自嘲為 “牛馬”,形象地反映出他們瘋狂工作的現狀。大醫院憑借豐富的資源,擁有大量規培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手不足的壓力。但一旦規培生斷檔,科室的運轉必將受到嚴重沖擊。
以某大型三甲醫院為例,曾經因為規培生培養計劃調整,短期內規培生數量大幅減少,科室瞬間陷入混亂,手術積壓、病人投訴增多,醫院的整體運營效率大幅下降。
而對于沒有規培資格的小醫院來說,情況更為嚴峻。小醫院不僅無法接收規培生,還需將自己的醫生送到大醫院規培,導致原本就稀缺的年輕醫生更加寶貴。每個年輕醫生都肩負著超負荷的工作,幾乎缺一不可。一旦有住院醫生離職,科室必然亂成一鍋粥。
PART.
04
住院醫生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卻面臨薪資待遇嚴重不足的問題。付出與收獲的巨大落差,讓年輕醫生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降低,從而更容易選擇離職。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超過 60% 的年輕醫生對自己的薪資待遇不滿意,認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這種不滿情緒如同傳染病一般,只要有一個年輕醫生離職,就可能帶動更多人跟風。科室的運轉因此變得愈發不順暢,剩下的醫生不得不承擔更多工作量。當離職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科室陷入半癱瘓甚至癱瘓狀態,也就不足為奇了。
PART.
05
住院醫生,作為科室的中流砥柱,他們默默付出,用汗水和青春守護著患者的健康。他們或許沒有科主任的聲名遠揚,卻在日常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個住院醫生的背后,都承載著科室的運轉、患者的希望。
醫院管理者應深刻認識到住院醫生的重要性,優化人員配置,提高薪資待遇,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空間。只有這樣,才能留住人才,確保科室的穩定運轉,進而推動整個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
住院醫生,是科室最寶貴的財富。珍惜他們,就是珍惜科室的未來,守護醫療行業的明天!
請正視住院醫生的價值:
合理增配醫護比,讓"1拖N"成為歷史;
建立彈性薪酬體系,讓付出與回報匹配;
關注職業成長,讓年輕醫生看到希望。
“在每個看似平凡的崗位背后,都可能隱藏著決定成敗的關鍵力量。”
當住院醫生不再逃離,患者才能真正安心。
醫客說
在每個看似平凡的崗位背后,都可能隱藏著決定成敗的關鍵力量。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護言醫語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