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為什么寫或者是發(fā)文字信息相對容易,而與人面對面交流很難,最難的是打電話,或者是語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這個有點激活了我之前拍65集視頻的創(chuàng)傷性經(jīng)歷,65集是怎么拍出來的?
攝影師在對面加一個攝像機,然后我要對空說話,真的是非常焦慮。 然后他們想辦法,有時候也搞幾個人在這里坐著,這樣子緊張的情況就要稍微好一點。
大家可能還記得第一集就是請了兩位老師來向我提問,他們兩個實際上是我的治療師,是為了緩解我的焦慮。
所以你這樣的情況,打電話或者是語音,對面沒有客體,所以這會激活你面對自己的焦慮,或者會激活你早年因為客體關系失控的焦慮。
對,這個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你這個順序跟我的體驗有點不一樣,好像有點相反的味道。
寫或者發(fā)文字對面沒有人,差不多也是對空,你覺得相對容易,可能大家都覺得容易,因為沒有被別人看著的那種焦慮。
而且文字我可以每一個字都琢磨,在我琢磨到完全沒有問題的時候,我再發(fā)出去,全部都在控制住,所以焦慮程度最低,可以很好地理解。
還有你說與沒有面對面的交流,面對面交流很難,這個讓我覺得有一點點難以理解,一方面因為我那種目中無人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面前沒有人的那種焦慮,創(chuàng)傷實在太大了。所以如果有一個人跟我說話,我覺得對我有療愈作用。
我現(xiàn)在也是雖然是隔空對著你們,但是我面前對著的是一個非人的物體,就是一個iPad,我能夠看到自己,焦慮程度也會降低很多。
但是我如果面對人的話,我基本上沒有什么焦慮,能夠比較好地打交道,我就在想你為什么會面對人的時候會有焦慮。
有一個解釋,有可能跟你的自戀有關系。因為你在面對這個人的時候,你自戀性地想通過你跟他的交流來改變他,征服他,讓他膜拜你,或者是把你的思想灌輸?shù)剿哪X子里邊。
但是現(xiàn)實層面的那個你,也就是意識層面那個你,就會覺得這很難,這不是一個可以在短時間里達到的目的,甚至會導致人反感,甚至是對方也想對你做同樣的事情。
所以你就開始退縮,你認為你感覺到的這個事情的難,并不是普通地跟那個人隨便聊一下這個家長里短的難度,而是你在思想上征服他的難度。
這個我不知道講清楚沒有,那意思就是你改變一下認知,我只不過就跟他聊聊天而已,肯定就不難了,對不對?但是潛意識里面你可能是想在精神上強奸他。
好,這個問題我們就說到這。
提問:曾老師,可以講講防御方面的內(nèi)容嗎?
我在之前的課程中講了好多與防御關系的東西。 所以在這里我就不再重復,那些我自己都可能會講的有點惡心了。
但是我講一個好玩的東西,我們以前講了很多的關于壓抑的事情,壓抑是弗洛伊德發(fā)現(xiàn)的人類的第一個防御機制。
而且我們有搞精神分析的同行,曾經(jīng)說過這個世界上可能只有一種防御機制,就是壓抑。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萬病源于壓抑。
但是現(xiàn)在精神分析慢慢把壓抑這個事情搞得更加清楚了之后,發(fā)現(xiàn)我們以后可以不使用壓抑這個詞了,我們使用什么呢?
使用解離。
那為了幫助大家分清楚它們,需要分別說一下它們這兩個詞的英文是什么。
壓抑就是depression,解離就是dissociation,意思是“去關聯(lián)”,就是兩個分開了,不在一起了。
舉一個例子,我們說心理壓抑的時候我們現(xiàn)在不會把它理解為把與性有關的沖動整體地打包壓抑到潛意識水平,而是理解為我們把與性有關系的都切割成一塊,把它丟到另外一個意識里面去了。
也就是說,比如說我是隔壁老王,如果我很早就對性沒興趣,比如有一些男性可能40歲之后,像弗洛伊德這種人,就對性沒有興趣了,以前我們認為是整體打包壓下去了,對不對?
現(xiàn)在我們是認為把它的丟給了老王二號,也是老王,但是他是另外一個老王,這就是解離的意思。
解離單獨的定義是把意識分成不同的塊,我們在中級班講過好幾次這樣的例子。
一個人他學什么東西,比如英語,他可能學了20年,字母的順序都背不下來,這真的是有點夸張,而且因為他有錢,他花很多心思學,但是他就是26個字母都學不會。
我們會認為學英語這個行為,就是不斷地上課啊、請老師,這個行為是一個他做的;然后儲存他學的那些內(nèi)容的是另外一個他做的,就是另外一個意識。
所以你讓他把26個字母按順序背下來的時候,是學英語的他在背,所以記不起來。
而儲存26個字母或者其他的單詞句子的他,是處于沉睡狀態(tài),他只負責儲存,不負責輸出,所以就導致了這種狀況。
一個非常好玩的事情就是:有沒有什么辦法把兩個我打通?就是“去解離”,然后他一夜之間就變成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的這樣一個人。
我們現(xiàn)在知道有兩種可能性,一種他遇到了人販子,在背后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打了他一棒子,然后這兩個意識之間的屏障就被打碎了,他就開始可以流利地把以前學到的這些東西說出來,這就是去解離。
還有一種就是死,就是死之前有可能會有一次,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辦法理解的整合,他可能在彌留之際,滿嘴的英語,這個真的是有類似的例子。
你說的打醒了就是這樣子,對,瀕死體驗。有一個人他會很多很多的外語,他在死之前平時那些他講的并不流利的外語,開始能夠非常流利地說出來。
為什么他清醒的時候講不出來,是因為他也是花時間學了那些東西的,但是學之后儲存到另外一個意識方里面,而死的時候,這種一時之間的屏障被打破,所以他可以在彌留之際的時候,比較流利地把它說出來。
當然你說精神分析能不能搞定這個事情?不知道。
至少是我沒有試過,我對某一個人他這種高度的壓抑也做過很多的工作,會有一些效果,但是不太可能出現(xiàn),我剛才說的那兩種極端情況下所出現(xiàn)的戲劇性的效果。
因為精神分析,就是這樣一門學問,就是解除壓抑或者解除解離這樣一門學問。
比如有一個人他接觸了精神分析之后,他從一個非常死板抑郁嚴肅的這樣一個人變成一個幽默的人。那么以前的說法,我們把他壓抑的幽默感激活了。
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我們把他幽默的那一部分意識,喚起了,然后他開始變得幽默或者是變得靈活,這是對壓抑的一個補充。
提問:目前在體制內(nèi)收入能夠維持體面,學了6年心理學,3年精分,打算從業(yè)。目前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擔心自己是因為逃避體制內(nèi)的空虛而選擇投入精分。第二是怕投入精分之后還會重復厭煩工作。
首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為什么不可以逃避呢?體制內(nèi)的確是很無聊,然后精分很好玩。
我實際上也是逃入精神分析的,為什么呢?因為我上的是醫(yī)學院,然后對學醫(yī)既沒有興趣,也沒有天賦,就是學得一塌糊涂。幸好有一個精神科救命,就是精神科會有一些更多的人文的方面的東西。所以我主動要求分到精神病院。然后只要是搞精神科的,比較喜歡人文這部分的人都會喜歡精神分析,然后就搞精神分析。
所以這是典型的逃跑,我覺得真的是逃到了一個讓我覺得能夠有自由、能夠很開心的這樣一個位置。
逃跑不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
比如說有一些地方環(huán)境不好,空氣污染,或者是周圍的人際關系、地域的文化讓我不舒服,當然就可以逃跑。
我懷疑當我們逃離某一個體制的時候,如果有太多的內(nèi)疚感,或者是對自己有圣人般的要求,就需要在某個地方扎根,一輩子要忠心這個的話,可能最底層,是激活了逃離自己的家庭的之后的內(nèi)疚感。
就是這個事情不足以讓你有內(nèi)疚感,或者是讓你覺得羞恥等等,但是如果它有延伸的意義的時候,就會有。
然后,第二是怕投入精分之后還會重復厭煩工作。這個可能性相當高,因為這里面也有因果倒置。
不是因為你做什么事情時間長了或者這個事情本身無聊,你需要逃,你覺得厭煩,而是你隔一段時間需要重復一次厭煩的感覺。
而到底是厭煩賺錢還是厭煩人際關系,還是厭煩體制還是厭煩微信里的一些胡說八道,這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重復體驗厭煩。
我給你做一個解釋,為什么有時候我們覺得厭煩的時候,會有某種優(yōu)越感。
首先我們總是想跟一個東西比如說精分或者是某種職業(yè)親近,它實際上是會被我們擬人化的,也就是跟精神分析或者某一個職業(yè)親近,是和跟某一個人親近是一樣的。
如果在我們早年的經(jīng)歷中間,感覺到我想跟某一個人親近的時候,對方如果厭煩我的話,我會有屈辱感。 所以在成年之后,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內(nèi)心里面越想親近什么,我越表現(xiàn)出厭煩。
這就顯得自己處于主動的位置,這實際上是在修復童年自己被厭煩的創(chuàng)傷。這個解釋聽起來會有點傷感。
厭煩可能也是對性和愛的防御。
因為我如果對某一個東西感到特別的有興趣的話,會讓別人說我墮落,我就是貪圖安逸。
比如以我的人格和我的智力水平搞精神分析是恰當?shù)?,搞不了我同學他們搞的生物化學、內(nèi)科外科那些東西,我一聽就頭都炸了。
但是搞精神分析我覺得還可以,就是我的智力低到只能夠搞精神分析,但是有人說搞精神分析必須要高智商,這我就不管了。
我在這里面會覺得很享受,但是如果我覺得享受是一種道德上面的墮落的話,我就會自然而然生出對精神分析的厭煩。
這個解釋適合所有的職業(yè)厭倦。
還做過一個解釋,這個解釋也會讓人覺得更加傷感。
從大背景上來說,我們對某一個職業(yè)厭倦,或者是學生對學習的厭倦,一個在婚姻中間的人對婚姻的厭倦,有可能是厭世的一部分。
提問:如何幫助孩子力比多和攻擊性的釋放,和更好地心智化?
我想這是你作為媽媽來問這個問題的。
我想回答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事情你已經(jīng)幫不了忙了。
如果孩子有一些利比多和攻擊性的釋放方面的壓抑,以及如果他有心智化方面的不足的話,這個跟你是有密切的關系的。再次請恕我直言。
而與心理有關系的問題,解鈴不能是系鈴人。
就是這個問題如果是你親自制造的,然后又是你親自來解決的話,我個人認為你太自戀了,先把跟孩子的關系導致了什么問題,然后你又親手解決它,只有上帝才能夠干這種事情。
而且我不認為一個做媽媽的,對孩子的這些評估是客觀的,我見過很多的媽媽對孩子的評估就是非常不客觀。
要么就是對孩子的問題視而不見,就是評估遠遠低于客觀,低于專業(yè)人員所評估的嚴重程度。更常見的就是媽媽把孩子的問題想得更多,就是評估的更高。
比如我見到好多孩子,被媽媽爸爸帶過來,我跟孩子一談,我真的覺得這個孩子完全沒問題,至少是比我健康。
但是父母親已經(jīng)覺得他一塌糊涂了,所以這個事情我不會認為你對他的評估是正確的。
在你對他的比較低的評估所導致的你的內(nèi)疚感和他的問題之間,也有一個我們反復說過的因果倒置。
并不是因為你把它搞壞了,所以你現(xiàn)在內(nèi)疚,而是你需要內(nèi)疚,所以你夸大了他的問題。
這個話你仔細聽一聽,仔細想一想,如果有問題的話,我堅信還是要讓專業(yè)人員來處理。
再說一遍,剛才說過那句話,在我們這個領域里面,解鈴絕不能系鈴,我們講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個媽媽是屬于數(shù)學考120分的人,就是高考數(shù)學考120分,這就基本上不是人那個級別,那是神級別的人。
反正我一看到這種人,我自以為數(shù)學還可以的,我也立即覺得在她面前啥都不是,就是數(shù)學能力完全被閹割的那種感覺,她能夠可能感覺到血肉模糊。
這位媽媽是上我的中級班的課程的學員,我就講到另外一個120分的高考數(shù)學成績的爸爸,他的孩子是如何數(shù)學成績差的,然后這個媽媽當時就跟我說,曾老師我聽你這樣說的時候,我背上都出汗了,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個媽媽。
她的兒子的數(shù)學成績一塌糊涂,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媽媽在意識層面是多么想自己的孩子能夠重塑自己的輝煌。
就是我數(shù)學120分,我兒子也應該120分,如果有150分的話,最好是150分。
但是他兒子從小就數(shù)學成績不好,初中數(shù)學成績也不好,高考數(shù)學成績也不好。最后她兒子去美國讀大學,在美國大學里面數(shù)學成績是步步高升。
從c-到c+,然后b-一直到a+畢業(yè),就是因為他脫離了媽媽的那個劍氣的范圍,也就是媽媽的那個120分的劍氣沖天那種感覺。
然后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讓自己的各種能力就起來了。
所以我強烈建議就是當你作為爸爸或者媽媽感覺到孩子有問題的時候,你第一要做的就是在與孩子有問題的方面脫離接觸。
比如說有的爸爸媽媽反復跟孩子輔導作業(yè),把學業(yè)成績看的比啥事情都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成績?nèi)绻€是一塌糊涂的話,作為精神分析師,首先要建議的就是以后所有的與孩子學習有關系的事情,你們都要保持距離。
把這個事情交給其他的人來辦,比如說請家教諸如此類的,這是一個不可動搖的原則。除非你通過精神分析把自己潛意識搞得很清楚了,然后你再跟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可能會有分寸一點。
但是也有可能情況是另外一種,你把自己搞清楚,把自己的潛意識搞清楚了之后,你就真的非常不愿意輔導孩子的作業(yè)了。
因為你與其說是在輔導他的作業(yè),不如說在閹割他的所有與學習有關的功能,這方面的教訓血淋淋的,可以講幾天幾夜,都講不完。
所以我就此打住,就是就算開了一個頭。
2025年度曾奇峰動力學解釋訓練營
即將開課
如果你對曾老師的解釋著迷
來跟曾老師混半年吧!
含“曾”量100%
相約每周二上午10點
內(nèi)心最隱秘的角落
將被照見
給自己半年的時間
傾聽自己 理解自己
曾老師將與你一起
用解釋遇見你不知道的自己
有限席位等你來
長按掃碼,添加助理了解詳情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