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宣布對越南進口產品征收高達46%的“對等關稅”,這一措施將于4月9日正式生效。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蘇林在 2025 年 4 月 5 日致特朗普的信中,提出取消所有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但是,從美國的反應來看,即便越南在關稅問題上做出了巨大讓步,但效果似乎并不明顯。白宮高級顧問納瓦羅表示:越南,不要將蝦傾銷到我們的市場,讓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地區的好人失業。這才是人們必須明白的——非關稅欺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面對特朗普挑起的全球貿易戰,越南先跪也是不無道理的。根據 2025 年第一季度數據,越南對美貿易順差高達 232 億美元,占其 GDP 的 30%。這種畸形的貿易結構,使得越南在特朗普 46% 的關稅威脅下毫無還手之力。
零關稅政策短期內或能緩解美國壓力,但長期將導致越南經濟徹底淪為 “美國殖民地”。越南 80% 的出口依賴加工貿易,其核心零部件 60% 來自中國。取消美國商品關稅后,越南本土制造業將直接面對美國農業、汽車、電子等產業的沖擊。
更危險的是,越南經濟的 “兩頭在外” 模式將被徹底鎖死。越南對美出口的電子產品中,75% 的芯片來自美國高通和英特爾,而這些產品的最終組裝環節利潤率不足 5%。零關稅政策下,美國企業將進一步控制越南產業鏈上游,使越南永遠被困在 “世界工廠” 的低端位置。這可能才是美國真正想要的。
歷史經驗證明,對美妥協只會招致更多壓迫。1985 年《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升值 50%,日本經濟陷入 “失去的三十年”。墨西哥在《美墨加協定》中被迫接受 “時薪 16 美元” 的勞工條款,導致制造業成本上升 30%,最終失去對美出口優勢。越南若步其后塵,不僅將喪失經濟主權,還可能被迫允許美軍重返金蘭灣。這個曾被蘇聯用作對抗美國的戰略要地,若成為美軍基地,南海局勢將徹底失衡,越南也將成為遏制中國的 “亞洲烏克蘭”。
這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歷史證明,越南是出了名的“騎墻派”,善于利用大國矛盾牟取利益。
1945 年越南獨立后,胡志明政權同時接受中蘇援助對抗法國殖民統治。但隨著中蘇分裂,越南逐漸倒向蘇聯,甚至在 1954 年日內瓦會議上拒絕中國提出的 "以北緯 16 度線劃界" 方案,轉而接受蘇聯支持的 "17 度線",為后來的南北分裂埋下伏筆。這種 "誰強靠誰" 的實用主義,使得越南在抗法戰爭勝利后迅速與中國產生裂痕。
1964 年北部灣事件后,越南在接受中國 "無私援助"(累計 200 億美元物資)的同時,秘密與美國進行 "巴黎和談"。1972 年尼克松訪華后,越南更是加速與美國接觸,甚至在 1973 年《巴黎協定》中單方面承認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的合法地位,徹底打破中國 "支持北越統一" 的戰略預期。這種 "吃兩家飯" 的策略,最終導致中越關系在 1979 年走向決裂。
馮小剛電影《芳華》中的自衛反擊戰
蘇聯解體后,越南迅速調整外交策略:1991 年與中國關系正常化,2001 年加入 WTO 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2016 年與美國簽署《全面伙伴關系協定》,2023 年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最大受益國。這種 "左右逢源" 的策略使其 GDP 在 30 年內增長 12 倍,但也暴露出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的投機本質。
為制衡中國在南海的影響力,越南與菲律賓于 2024 年 8 月舉行首次海警聯合演習,并計劃簽署海岸警衛隊合作協議。這種 "抱團取暖" 的策略,不僅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更是對地區穩定的蓄意破壞。
越南的零關稅政策,是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無奈之舉,但絕不是長久之計。歷史無數次證明,對霸權的妥協只會換來更深的屈辱。日本的泡沫經濟、墨西哥的產業空心化、烏克蘭的地緣災難,都是血的教訓。
反擊美國貿易霸權,中國實力最雄厚,態度最堅決。我們相信中國的實力和國運。此時此刻,我們唯有和國家站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