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一鳴在直播中自曝為撫養女兒“閃閃”,不惜變賣王思聰曾贈予的奢侈品包袋,引發熱議。這場風波不僅暴露了單親媽媽的辛酸,也讓公眾再次審視金錢、責任與情感在名人關系中的復雜博弈。
黃一鳴與王思聰的相識,曾被描述為一段“金錢開道”的故事。據黃一鳴回憶,王思聰最初通過直播間豪刷價值3萬元的禮物獲取她的聯系方式,隨后又在首次約會時帶她前往奢侈品店,隨手買下價值50萬元的香奈兒手袋示好。這種“揮金如土”的追求方式,一度讓黃一鳴感受到被重視的錯覺,也為兩人的關系蒙上一層物質化的底色。
然而,這段關系并未因奢侈禮物而走向穩定。黃一鳴懷孕后,王思聰的態度急轉直下。她多次試圖聯系對方探望孩子,卻遭冷嘲熱諷,甚至被以“已出國”為由拉黑。
盡管黃一鳴堅稱“從未拿過王思聰一分錢”,但作為單親媽媽,她的經濟壓力顯而易見。直播中,她透露自己需獨自承擔孕期、生產及撫養孩子的全部費用,甚至不得不變賣王思聰送的奢侈品以維持生計。網友發現,其女兒“閃閃”的日常穿著樸素,衣物起球、奶粉平價,與“首富孫女”的身份形成鮮明對比。
黃一鳴的直播帶貨風格也印證了她的經濟焦慮。她將“蔥”作為流量密碼,借諧音梗(如“聰有大病”)內涵王思聰,并靠賣蔥油餅、洋蔥圈等商品賺取收入。直播間里,她頭戴蔥形發飾,高調跳“甩蔥舞”,甚至讓女兒對鏡頭喊“爸爸”,被批“消費孩子博關注”。
爭議與質疑:炒作還是無奈?
黃一鳴的行為引發兩極評價。支持者認為,她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蹭流量”無可厚非,畢竟“孩子的奶粉錢不能等”;反對者則指責她“又當又立”,一邊宣稱獨立,一邊靠王思聰的熱度牟利。
更關鍵的是,黃一鳴始終未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撫養費。她以“麻煩”為由拒絕親子鑒定,被質疑缺乏法律維權的誠意。與此同時,王思聰在日本與新女友高調約會、人均消費1400元的日料照常打卡,與黃一鳴的窘境形成諷刺對比。
這場風波折射出名人關系中權力與資源的失衡。對王思聰而言,拒絕認親或許出于家族聲譽的考量,也可能因非婚生子女涉及財產繼承的潛在風險;而黃一鳴則深諳流量規則,將私生活轉化為商業籌碼,但也因此陷入“利用孩子”的道德爭議。
黃一鳴與王思聰的糾葛中,沒有真正的贏家。黃一鳴雖靠流量賺得盆滿缽滿,卻背負“炒作”罵名;王思聰避而不談的態度,也讓“冷血父親”的標簽難以撕去。而最令人唏噓的,是年幼的“閃閃”被迫成為輿論焦點,未來或將長期承受父母恩怨的陰影。
這場鬧劇終會落幕,但它留給公眾的思考卻遠未結束:當情感與利益交織,責任與逃避并存,誰該為無辜的孩子兜底?或許答案,遠比八卦更值得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