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趙旭 高艷蕊 李海濤
四月的春風輕撫過鶴伴山的高巒,濟青高鐵列車在花海間穿行而過。4月3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鄒平市西董大集早已人聲鼎沸。伴隨著"鐺鐺"的銅鑼聲響,"趕大集,看好戲——邊看邊買'嗨'到底"鄒平市文化賦能農村大集促消費活動暨西董街道“藝”起趕大集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這場春日盛會,將傳統市集的煙火氣與文化藝術深度融合,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
清晨,豆腐坊王師傅蒸騰的熱氣已氤氳半條街巷。三輪車轱轆碾過青石板的聲響此起彼伏,載著新鮮瓜果的農人們從四面八方向大集匯聚。主街兩側,200余個攤位次第排開,紅底黃字的布幌在晨風中輕揚,老字號招牌,在朝陽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剛出鍋的菜煎餅咧——"隨著李大姐嘹亮的吆喝聲,整條街市仿佛被喚醒。焦黃酥脆的面餅裹著碧綠的時蔬,在鐵鏊子上滋滋作響,混合著隔壁攤位糖炒栗子的甜香,在晨霧中織就一張無形的網,牽引著趕集人的腳步。挎著竹籃的老人們駐足在"鶴伴珍谷"雜糧攤前,指尖捻動著顆粒飽滿的紅小豆;年輕夫婦推著嬰兒車,在摩訶山西瓜堆成的小山前挑選;孩童們舉著糖畫,在捏面人的攤位前看得入神。
上午九時,市集中心的"百姓大舞臺"鑼鼓喧天。隨著《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響起,街道文藝隊的秧歌方陣踩著鼓點舞動,紅綢翻飛間,圍觀人群自發形成三層同心圓。書畫創作區墨香四溢,當地書畫家即興揮毫,將市集百態凝于筆端。"媽媽快看,豆腐是這樣磨出來的!"孩子們推動磨盤,看著黃豆化作乳白的漿汁,興奮地拍手叫好。
據了解,鄒平市西董街道將持續深耕“文化+”模式,每月推出主題市集,打造供銷平臺,讓大集“天天有熱度、月月有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