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桐梓扎實推進農業技術培訓工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理念優勢,為農業發展注入活力。
今年,桐梓縣積極探索創新農業種植模式,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播技術,為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近日,桐梓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3+2”模式機播現場培訓在小水鄉合理村舉行。
現場,貴州省農科院研究員及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深入淺出地為小水鄉種植戶講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播技術要點。隨后,還開展了機播工作。現場播種機來回地在田間運作,精準地將種子播撒在土里。
“我的土地被納入玉米黃豆示范基地已經第三年了,今年的種植方式和往年不一樣,是機播,為我們節省了人工和時間。”合理村村民王能強說。
據了解,今年,小水鄉將發展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面積2500畝,該鄉作為桐梓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3+2”模式機播示范鄉,其中,合理村、同盟村宜機化播種面積達300畝,這些區域將采用機播技術開展播種工作。
“通過機械播種可以系統地將技術參數融入進去,實現農機農業的更好融合,同時,還可以節省人工、時間,播撒得更均勻,還可以搶時搶耕,提早完成春播春耕。”貴州省農科院研究員朱星陶告訴筆者。
據悉,桐梓縣是全國的綠色高產高效大豆整縣制推進縣,2025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4.5萬畝。
“實施這個項目的目的是在確保玉米不減產的情況下,增收一季大豆,引進機械化播種技術,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在盡量減少投入的情況下,確保群眾不減產不減收,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會充分利用農業機械化、全程機械化技術,來引領‘三農’工作,解放農村勞動力,確保我們縣的糧油安全。”縣農業農村局農推站負責人梁曄說。
另一邊,松坎鎮也將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和紅粱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培訓會開進了巖椅村的田間地頭。該鎮邀請了縣農業農村局農業調研員、高級農藝師進行培訓指導,進一步提高群眾科學種植水平,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技專家圍繞“選良種、擴間距、保密度、防病蟲”等關鍵技術開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培訓。通過重點講解帶狀復合種植模式、種植益處、病蟲害防治等內容進行現場講解和實操。
在巖椅村紅高粱種植示范基地,專家針對優質釀酒高粱品種特性、育苗移栽、地膜覆蓋、水肥一體化等高產栽培技術進行講解。通過田間示范標準化移栽操作,幫助種植戶及時掌握種植技術。大家紛紛表示,這種培訓既有理論課又有實踐課,實用性很強。
接下來,松坎鎮將以產業技能培訓為契機,搶抓重要農時、農事,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農業技術培訓活動,使群眾真正聽得懂、學得會、記得牢,為鄉村振興發展持續增添動能。(程建平、杜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