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搶不到的泡泡瑪特,和它翻倍增長的“鈔”能力來自:新聞晨報00:0013:58
姜姜: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聽這期《談錢說事》,我是辦公桌上泡泡瑪特多到被爸媽懷疑不務正業的姜姜。
橙子:
哈嘍,大家好,我是曾經癡迷泡泡瑪特,瘋狂為它買單,現在漸漸處在冷靜期偶爾買一買的的橙子。
姜姜:
這個定語我真的想了很久,因為我泡泡瑪特買了...應該不算少吧嗎,一個69又一個69。
橙子:
過分的是現在不只69啦,有些系列都要79、99。我粗略算了算,我應該在泡泡瑪特家貢獻了好幾千塊錢人民幣,現在都覺得肉痛。 今天想來說說這個話題呢,正好是,我們倆都發現自己關注的新款斷貨斷的很厲害。
姜姜:
是的,我之前是看到labubu和海賊王出了一套聯名,就是以labubu為主的個二中,路飛啊,喬巴啊。隱藏款我剛看了下,現在是960塊。過年的時候,我在泡泡瑪特看到哪吒2的一套,當時有貨,但我還是有點不削,后來沒想到二手網站上一套賣到599,早知道我就端盒賣了。
橙子:
我是最近看上了Dimoo迪士尼聯名款,3月20日剛剛發售,這個系列不僅有常規手辦盲盒,還有搪膠毛絨掛件,冰箱貼、手機數據線、手鏈等等,我真的很想擁有,特別是那個搪膠掛件,原價179元,現在根本搶不到,如果二手平臺去買的話,我最愛的奇奇蒂蒂款已經漲到快240了。這還不是最貴的,唐老鴨款已經漲到290,隱藏款么向來都是貨少價高,這個也要680了。
姜姜:
其實泡泡瑪特前陣子剛發了財報。2024年全年營收達到了130.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06.9%,超過市場預期的122.7億;調整后凈利潤為34.0億元,同比增長185.9%,也超過市場預期的28.3億。
橙子:
毛利率也提升了,從2023年的61.3%提高到了2024年的66.8%,主要是因為海外高毛利業務占比增加,海外毛利率71.3%,國內63.9%,比國內高。
姜姜:
這里可以給大家通俗易懂的解釋一下,凈利潤是企業最終實實在在賺到的錢,說明他這家公司經營的好,毛利是反映了企業產品或服務的盈利能力,毛利越高,說明產品越能賺錢。
橙子:
是的,沒想到海外業務這么賺錢,我們下意識可能會覺得國內業務會更好。
姜姜:
而這次港澳臺及海外業務總營收達到了50.7億。其中,東南亞市場表現最突出,營收24.0億,增長了619.1%,占了海外收入的將近一半(47.4%)。其次是北美、歐洲、澳洲和其他市場。
橙子:
泡泡瑪特其實從2018年就開始出海戰略了,但真正發力、數據起來是最近幾年的事。到2024年底,他們在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了超過100家門店。光是2024年,就在越南、印尼、菲律賓、意大利和西班牙這五個國家開了首店。
姜姜:
我記得去年他們在巴黎盧浮宮還開了家地標門店,成了第一個進駐這個頂級藝術殿堂的中國潮玩品牌。
橙子:
這個就叫牌面,泡泡瑪特的海外市場確實做得不錯,你會發現他們時不時會出一些海外聯名的產品,這個在國內可是買不到的哦。回到國內哈,其實泡泡瑪特的國內業務也不容小覷。
姜姜:
2024年,中國內地市場為泡泡瑪特貢獻收入79.72億元,同比增長52.29%,其中零售店銷售達38.28億元,是內地業務最大的收入來源。都是我們一個個69貢獻出來的。
橙子:
是的呀,然后我們可以在財報里看到2024年泡泡瑪特銷量最好的幾個IP,前五大分別是THE MONSTERS(就是有labubu的那個系列)、Molly、SP(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
姜姜:
Crybaby我倒是沒想到,好像是比較新的。Molly我我還是比較鐘情。
橙子:
我最喜歡的IP是DIMOO和Haci,這兩個都是我的好大兒。當然別的IP我也買過,什么SP、Molly、小甜豆、畢奇、小野,我是屬于哪個系列戳中我了,我就會買。你別說,我就是去年get到了Crybaby哭娃這個系列,我覺得她哭哭的造型丑萌丑萌的。哈哈哈,哭娃粉輕噴哈。
姜姜:
你克制一點,哈哈哈。回到正題,剛剛說到的2024年銷量最好的這5個IP里面,前四個IP收入都突破了10億人民幣,最厲害的是THE MONSTERS去年營收高達30.4億,增長了726.6%。
橙子:
真的是沒想到啊,Labubu現在成了新晉頂流。我記得以前最火的是SP來著,不過一家公司不能只依靠一個頂流,不然容易塌房。
姜姜:
你在暗示什么哈哈哈。
橙子:
我說啥了,哈哈哈。去年啊,泡泡瑪特有13個IP收入過億,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了,都很賺錢。
姜姜:
IP矩陣越來越大,因為泡泡瑪特2017年就成立了一個自有設計中心,專門簽約全球各種藝術家孵化原創IP,像是小野,Zsiga,小甜豆,都是這里出來的。
橙子:
所以泡泡瑪特思路還是很清楚的。今年財報我們還注意到,他是首次把產品形態還分類了。手辦、毛絨玩具、MEGA系列和衍生品及其他。
姜姜:
MEGA系列是啥。
橙子:
就是那種動輒上千的大娃娃。
姜姜:
哦哦哦那我知道了,收藏用的。
橙子:
手辦雖然還是大頭,營收69.4億,增長44.7%,但收入占比首次低于60%,降到了53.2%。毛絨實現爆發式增長,營收28.3億元,同比增長1289%
姜姜:
所以你看,現在泡泡瑪特的產品線也越來越豐富了。
橙子:
確實,泡泡瑪特走到今天這一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2010年在北京成立的,那時候它就是賣玩具、文具、文創產品啥的,比較雜,沒有核心競爭力。
姜姜:
聽起來像個百貨,雜貨商店。
橙子:
是的,2010年至2014年,它主要是通過開設線下渠道拓展市場,來逐步積累線下零售的經驗。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那年他們代理了日本的Sonny Angel盲盒,就是那個有圓滾滾的眼睛、光溜溜的身體、背后有對小翅膀的娃娃,我今天給你看這個娃娃的圖了,你get到了嗎?
姜姜:
講真,我真沒get到。
橙子:
可是泡泡瑪特當時靠賣這個賣爆了。他們發現了盲盒模式的潛力,這盲盒的復購率可太高了,銷量直接蹭蹭往上漲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泡泡瑪特在創始人王寧的帶領下,決定聚焦潮玩盲盒賽道,砍掉了其他品類并開始琢磨搞自己的IP。
姜姜:
自有IP還是很重要的。2016年,他們簽了設計師王信明,拿到了Molly的獨家授權,推出了第一個星座盲盒系列,據說銷售額就破億了。之后又陸續引入了Labubu、Dimoo這些IP,初步建立了自己的IP矩陣。
橙子:
有了IP,渠道也要跟上。除了開線下店,他們還推出了機器人商店(自動售貨機),放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線上也沒落下,2016年開了天貓旗艦店,2018年搞了微信抽盒機。
姜姜:
然后就是資本運作了。到2020年12月,泡泡瑪特成功登陸港交所,成了“潮玩第一股”。上市前一年,營收已經25億多了。
橙子:
泡泡瑪特雖然是2018年就開始布局海外,但真正火到海外卻要到2021年,當時泡泡瑪特在首爾開了家旗艦店,還利用TikTok營銷引爆了當地市場。之后建立了全球倉儲體系,用標準化的SOP流程去運營海外市場,組建本土化團隊。
姜姜:
發展到這個程,其實泡泡瑪特已經不只是一家賣盲盒的潮玩公司了。我去年還玩過他們家出的手游,《夢想家園》,也算是一款經營類游戲吧,然后可以和各個角色互動。
橙子:
好玩不。
姜姜:
我,沒玩多久就卸載了哈哈哈哈。
橙子:
哈哈哈你別說了我懂了。這應該是款粉絲向游戲吧
姜姜:
泡泡瑪特還在北京出了個城市樂園,這很明顯是想對標迪士尼了。
橙子:
我在小紅書上搜了這個樂園,似乎評價就一般,不過粉絲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畢竟那邊有只有樂園才能買到的周邊產品。
姜姜: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還做了不少跨界聯名。跟迪士尼、飛天小女警這些大IP合作,還把觸角伸到了美妝什么的,比如和歐萊雅、YSL圣羅蘭等知名美妝品牌的合作。
橙子:
除了你剛才說的美妝,還有服飾,食品等等。什么瑞幸咖啡和labubu推出的椰皇拿鐵,肯德基和DIMOO、小甜豆推出的聯名套餐和玩具盲盒。
姜姜:
真的是非常多啊,有一說一泡泡瑪特的很多IP都做得非常成功,做聯名自然有人買單。
橙子:
是的,IP是王道,所以說泡泡瑪特野心還是很大的。
姜姜:
好啦,今天的差不多就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你買過什么印象深刻的盲盒,或者對這期播客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
橙子:
歡迎大家也多多關注我們的播客《談錢說事》,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