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國銀行業直面挑戰的一年。宏觀環境經歷了見底和企穩,全行業進入了“低利率、低息差”階段,業內各家機構經營狀況全面分化。
但挑戰的環境也試出了真金。
最新公布的2024年報顯示,興業銀行在去年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雙雙正增長,表現出強大的業績韌性。
更讓人關注的是,興業銀行去年的收入結構上實現了“利息凈收入”的正增長,這在目前已公布年報的大中型銀行中極為罕見。
后者不僅意味著,興業銀行具備相當強的業務競爭力,以及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由此方能在行業凈息差大幅走低的時期逆勢實現增長。
更顯示出,在近年以打造“價值銀行”為代表的一系列調整改革提升后,該行已補齊一系列業務短板,打通了營收上升和成本控制的“任督二脈”,開始展現出新一輪發展的勢頭。
恰如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所言,雖然當下經濟環境“有風有雨是常態”,但“從諸多挑戰中抓住機遇才是商業銀行的真本領”。
在風雨中走出來的興業銀行,跨越周期的“真本領”正越練越強。
業績增長顯示“核心競爭力”
銀行的競爭優勢和業務能力,在經濟調整期往往更為凸顯。
所以,2024年這份年報,對各家銀行來說格外具備“份量”。
最新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去年,興業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122.26億元,同比增長0.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772.05億元,同比增長0.12%,實現了亮眼的營收利潤雙增。
與此同時,該行各項成本、費用控制良好,通過擴大集中采購范圍、統籌分支機構運營費用管理等舉措合理控制一般性、日常性開支,該行2024年業務及管理費同比下降0.65%,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該行2024年末的不良貸款率 1.07%,較去年中下降 0.01 個百分點,與上
年末持平。關注貸款率 1.71%,環比半年末下降 0.02 個百分點。
經營向上,資產質量穩定,興業銀行拿出的是一份“高質量增長”的業績答卷,也顯示了該行總體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利息凈收入”凸顯全行“戰斗力”
去年各家銀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凈息差收窄后,利息凈收入面臨的負增長壓力。
利息凈收入是各家銀行“底座”業務,“基礎”不穩、是要地動山搖的。
但恰恰這點也是興業銀行的亮點。
年報數據顯示,興業銀行在2024年實現了利息凈收入1481.07 億元,這個收入規模比2023年還增長了1.09%。
觀察具體數據,興業銀行有幾個方面明顯地超出同業表現。
首先,去年全年的凈息差保持在1.82%,同比只下降了 11個BP,降幅處于同業較好水平。
如何做到?
最重要的是控制利息支出成本。興業銀行去年的存款付息率,同比大幅下降 26BP,成本控制的力度在業內居于前列。
這背后可不簡單。
按照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的說法,興業銀行去年把壓降負債成本作為穩定息差的關鍵,推動全行經營重心從經營資產轉向經營負債。通過推進織網工程、布局場景金融、落實自律機制要求等措施,有效管控負債成本。
最終,該行企金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零售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5BPs,同業低成本的“清結算+存托管”資金規模超8000億元、猛增20%。
對公、零售、同業齊齊發力,既調結構也調利率,這才實現了該行存款付息率較上年下降26BPs。
其次,面對逆勢的環境,興業銀行去年的生息資產實現逆勢增長。
存款方面,去年末興業銀行的存款總額達到5.5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7.69%,規模已位列股份行第二。
貸款方面,興業銀行的年末貸款總額5.7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757億元。
這背后也是各業務條線的同時發力。企金方面,興業銀行加大科技、綠色、普惠及大規模設備更新等重點領域資產投放力度,各領域貸款分別較上年末增長20.68%、19.64%、10.97%和41.45%。零售方面,依托體系化經營推動業務發展,個人按揭貸款較上年末增加116億元。
“價”控住了,“量”(業務收入)的表現也同樣搶眼,興業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凸顯的是整個銀行體系面對挑戰時運作自如的強大戰斗力。
客戶合作凸顯機構“服務力”
財務報表上的數字,背后是體系的協同運轉、上下同欲。而層層的戰略制定到落實執行,最終會體現在對客戶數量和質量上。
陳信健在業績見面會上說,興業銀行深刻認識到銀行客戶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不僅要關注客戶“有沒有”,更要關注合作“深不深”,要持續加強客戶的綜合經營和深度經營。
根據年報和投資者見面會披露的數據。2024年末,興業銀行的零售客戶數1.1億戶、比上年末增長8.77%,企金客戶數154萬戶、較上年末增長9.57%,同業客戶合作覆蓋率保持在95%以上。
其中,2024年末,零售貴賓客戶數480.9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8.78%,零售私行客戶數7.7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1.36%。企金潛力及以上客戶數35.8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4.41%,企金價值客戶數8.57萬戶、較上年增長14.04%。
從數字看,興業銀行在客戶“爭奪戰”上已占得“先機”。
這背后還體現了興業銀行整體“業務結構”的調整和補強。
以前業內會覺得興業銀行對公和金融市場業務突出,稱這樣的業務結構為“金融市場業務是長板,企金業務是底板,零售業務是短板”。
而2024年,興業銀行就重點圍繞“鍛長板、固底板、補短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不遺余力推動零售基礎能力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截至2024年底,興業銀行個人存款規模1.57萬億元,新增2082億元,市場排名升至股份行第二位;零售AUM規模5.11萬億元,個人貸款規模1.62萬億元,兩項指標穩定在股份行前三。
金融市場、對公、零售業務“三駕馬車”齊齊發力,這顯然是為興業銀行后續持續成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價值銀行建設凸顯“戰略迭代能力”
而上述的成績的取得,總體都能歸結到興業銀行過去幾年重點打造的“價值銀行”戰略定位上來。
根據興業銀行高層的總結,所謂“價值銀行”,指的是具備盈利能力強、客戶合作深、風險成本低、業務結構均衡、經營特色鮮明“五大特征”的商業銀行。
除去上文已經提及的盈利能力、客戶合作、業務結構外,興業銀行去年著力提升的業務“經營特色”也是看點紛呈。
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三張名片”繼續保持市場優勢??萍冀鹑谌找娉蔀樵撔小暗谒膹埫薄?/strong>
其中,該行去年末綠色貸款余額達到9679億元,繼續保持股份行第一位。
同時,興銀理財綜合理財能力累計28個季度居普益標準榜首。
此外,該行非金融企業債券承銷達8834億元,保持全市場第二位;并購貸款融資余額2461億元,升至股份行第一位;銀團貸款融資余額3311億元,升至股份行第二位。
而科技金融貸款方面,去年末余額超過9600億元,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較三年前上升了11.5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興業銀行的“風險成本”管理去年表現更加突出。當下的時代,風險成本已經成為銀行的最大成本之一,風險控制的優劣直接關系銀行發展的快與慢甚至生存質量。
從數據看,2024年末,興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1.07%,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237.78%,處于合理區間。同時,實現集團賬銷案存清收144.71億元,同比小幅增長,再創新高。
回饋股東方面,興業銀行去年的表現也相當突出, 一方面,該行監管評級在去年得到提升,明晟ESG評級由AA升至AAA。另一方面,興業銀行在2024年股價上漲超過26%的基礎上,2025年內又取得明顯上漲。
而隨著興業銀行的董事會決定每股分紅1.06元的方案推出,興業銀行的分紅比例今年將首次突破30%,參考今年4月1日股價,興業銀行年度股息率再次達到5%左右,在大型銀行中名列前茅。
曾幾何時,銀行板塊在中國資本市場里被認為業務模式雷同、經營周期波動明顯的板塊,也因此長期徘徊估值的“低位”。
但隨著過去幾年的經濟演進和周期歷練,銀行業內已經涌現出一批經營特色鮮明、盈利風控能力突出、客戶粘性卓越,體系迭代能力杰出的機構。而興業銀行已然躋身其中。
這家銀行的未來發展,尤其引發我們的關注和興趣。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