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公里之內,小板凳驚現復制體
2、為什么天下餐飲一大“抄”?
3、“抄”也是門學問,這4點需注意
第1815期
文 | 文博
2公里之內
小板凳驚現復制體“小方桌”
2024年4月,河南昔日頂流“我的小板凳”重新歸來,以街坊火鍋的定位,自選稱重模式以及黑科技應用等特點,開業即迎爆發,短短幾個月便打爆了鄭州市場。
最近火鍋餐見發現,鄭州二七區悄悄開了一家“小方桌”火鍋,從名字到店內菜品、器具布置,跟當下大火的“我的小板凳”有很多相似之處。
看其店面外觀,和小板凳一樣,注明街坊火鍋定位,還有讓利、極致這種類似的口號標語;店內菜品也是自取稱重,還有一個自助小料&蔬菜區,也和小板凳標志性的9.9元中島自助小料臺暢吃很像。
其它像店內的鍋具、桌椅以及色調,也都隱隱讓人感覺“似曾相識”。更為尷尬的是,距離其1.8公里,就有一家正宗小板凳,開個玩笑話,兩店之間的距離騎電瓶車10分鐘就能到。
◎小方桌街坊火鍋門頭及產品陳列
像這種火鍋餐飲界的“抄襲”“模仿”還真不少見。
比如前幾年,朱光玉火鍋館聲勢正起時,武漢、合肥兩家火鍋店就幾乎“像素級”復制了其門店;一對夫婦看爸爸炒料生意紅火,就開了三家山寨店借機盈利,最后被判賠446萬元;當初吼堂也曾發聲明,控訴明星代言的火鳳祥“抄襲”其店面裝潢……
還有這兩年,山系餐飲大火,一批山字輩火鍋涌現,最初進入此賽道的三出山火鍋就發了一個聲明,呼吁大家“停止抄襲”;性價比趨勢下,薩利亞、米村拌飯,正在被“批量復制”,市場上陸續涌現出了薩樂蒙西餐廳、樸大叔拌飯、米悅拌飯等品牌……
天下餐飲一大“抄”?
和“天下文章一大抄”一樣,“天下餐飲似乎也是一大抄”,為什么會這樣?
從創業的角度,餐飲是一個很早就被商業化的行業,“實時交付”的產品特性,決定了這是個試錯成本極高的行業。尤其是原創、自創品牌,像信良記董事長、CEO李劍曾在去年一場行業演講中說,“創一個牌子做大做強在這個時代已經非常困難,說不定那個時機已經錯過了”。
所以一些餐飲人,會喜歡在擠滿“對手”的賽道上找機會;一些餐飲人,會勸告大家“不要老想著創新,試錯成本太高了,把成功品牌的精髓萃取過來”;還有一些選擇“抱大腿”,專門做超級加盟商。
從市場的角度,抄襲、高仿類火鍋餐飲的存在,就說明有利潤空間和發展潛力,因為處在一個大的生態鏈中,很多品類頭部品牌不可能滲透的那么足,何況一些品牌并不開放加盟,大品牌無暇顧及的蛋糕,一定有眼疾手快的餐飲同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處。
◎相似的拌飯品牌
比如霸王茶姬被屢次傳言是當初茶顏悅色的模仿者,當時茶顏并不開放加盟,一些人惋惜的同時,就去加盟了霸王茶姬;比如米村拌飯從東北發家,北方市場拓店較多,樸大叔拌飯就先占據南方市場,因為前者不放加盟,許多人也加盟了后者。
從消費者角度,在一些低線城市,無人在意喝的是“張雪的茶”還是“奈雪的茶”,無人在意吃的是“麥當勞肯德基”,還是“邁肯基”,因為這些品牌更了解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喜好,更受當地人認可。
甚至有一線城市的城中村消費者反饋,“對于我們來說只要產品足夠好,高不高仿的也無所謂了,但就怕食品安全不能保障。”
“抄”也是門學問
怎么才能成功機率更高點?
“抄”是灰色地帶,拋開法律層面,那些“抄”得好的后起之秀都是值得學習的。今天,不說里面的對錯,聊聊幾個關于“抄”的觀點。
1、創新是一二線城市的事,小縣城根本不需要動腦子
在小紅書上,大家經常會刷到這樣的貼子,“xx也有第一家xx火鍋啦”“第一家xx終于開到xx了”,這就是所謂的首店紅利。
尤其是下沉市場、小地方,信息比較閉賽,更能利用信息差了,而且越是下沉市場,口味和認知越固定,大家對傳統口味的粘性更強,原創品牌試錯成本更高了。
所以有圈內人就說,“創新是一二線城市的事,小地方、小縣城根本不需要動腦子”,去看看一二線城市負一樓那些生意紅火的活得久的,還有那些剛開始連鎖起步的品牌,學學他們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打法,搬到低線城市就是“降維打擊”。
比如甜啦啦早期就是蜜雪冰城的“學徒”,同樣走“農村包圍城市”的商業路線,同樣把飲品的價格普遍定在10塊以下,同樣擁有大家喜歡的2元冰淇淋和4元冰鮮檸檬水,不過甜啦啦比蜜雪冰城更為下沉,將運營成本更低的縣城、鄉鎮作為前期發展的主場。
◎蜜雪冰城vs甜啦啦
2、要做第一個“抄”的品牌
對于“抄”,大芊金火鍋串串創始人曾講過,最好不要模仿別人,尤其是一比一模仿,這樣無疑是為他人做“嫁衣”,加深顧客對正牌的認知。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像西安一位資深的火鍋人就告訴火鍋餐見,其實許多品牌,尤其是搞加盟的品牌,他們平時的營銷流量打法是針對全國的,這樣一來,分配到各地的熱度就相對薄弱。
如果這時候你抓住機會,聚焦當地流量猛烈營銷,當地消費者就會把這個產品或者這一模式跟你的品牌綁定在一起,所以,“不僅要抄,還要做當地第一個抄的人”。
因為商業模式、產品紅利是有周期的,尤其是在互聯網快速傳播時代,如果你的速度不夠快,等你學會了那風口也就過去了。
3、吃頓飯,拍幾張照片回來,那不叫“抄”
餐飲老板是一群非常愛學習且執行力強的人,哪里有爆店出現,他們經常會前去探店體驗,但并不是去那吃頓飯,拍幾張照片回來復制一下就行了。
因為雖然天下文章一大抄,但畫皮畫骨難畫魂,能模仿成功的企業,也都是在這個行業中積累了經驗,有過基礎的。
比如常州的一家火鍋店,門口的明星攬客視頻學賢和莊,內部場景像火鳳祥+吼堂,小料臺像海底撈,這幾年過去,賢和莊、火鳳祥都“涼涼”了,這個火鍋店還在常州做得風生水起,就是因為老板把內部的運營團隊、人才機制以及出品標準都搭建的相當完善,內部組織做好了,才能支撐起“抄”來的東西運作良好。
◎回轉小火鍋
還有像串士多回轉小火鍋品牌剛火的時候,好多模仿它這種模式的。其中一個河北的老板就深入陣營,應聘當上門店的員工,親自“埋伏”好幾個月,將內部的菜品、出餐動線、服務流程等都摸清楚了,才回來自創了自己的小火鍋品牌,目前發展的還不錯。
所以,“抄”也得全力以赴,才能“抄”出成績。
4、“抄”要有創新點,把“抄”變為“借鑒”
“抄”分為三個階段,抄襲、超越、鈔票。抄作業、模仿是最基礎的,要學會在基礎上加以改動,“抄”中創新,成為爆款之后,才有變現的可能。
比如新鄉跑出的黑馬,員和記牛肉火鍋,進入門店也能感受到有其它品牌的影子,比如場景風格是白瓷磚+大燈籠的市井風;口號“服務和毛肚不是我們的特色,原切牛肉才是”,讓人能想起巴奴之前的廣告語;還有超時菜品免費送,也是常見的做法。
但員和記在這基礎上創新出了自己的特色,除了原切牛肉火鍋的定位,他們將“麒麟瓜免費無限續”作為一個差異點,還提出“敢免單、敢免費、敢賠償、敢獎勵”的四敢政策,并且不斷更迭,新一代店型已脫離市井風,更具質感。
還有茶飲界的霸王別姬,很多人說它從產品到營銷幾乎都不是獨創,比如幾年前的產品種類達49款,空間上模仿星巴克,營銷上像喜茶一樣搞聯名,但隨著對市場的不斷思考,它做出了大單品策略,換了新Logo,開發了內控系統,改變了松散的加盟管理體系,達到了極致的經營,現在業界返過來“抄”它了。
“抄亦有道”,初創型企業可以跟風,到規模后必須專注引領行業標準,否則淪為炮灰是早晚的事。
你對“抄”作業怎么看?歡迎評論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