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星報訊 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安徽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發改委圍繞全力拼經濟、擴大有效益投資、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等重點工作,打出系列“組合拳”,讓江淮大地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加速奔跑。
全力拼經濟,運行起步平穩
今年以來,我省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制定出臺穩經濟“30條”等政策舉措,全力以赴穩生產、抓項目、促消費、拼開局,政策效應有效釋放,全省經濟運行延續去年以來的回升向好態勢,主要指標增速穩中有升、好于預期。
數據顯示1~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分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9.6%,汽車制造業更是實現了35.9%的高速增長,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規模以上工業435種主要產品產量中有237種保持增長,增長面達54.5%。
此外,1~2月,我省汽車產量44.48萬輛,同比增長21.3%,占全國比重9.99%;新能源汽車產量23.43萬輛,同比增長132.1%,占全國比重12.89%,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打好開局穩投資“組合拳”
強化分地區、分領域投資運行監測和協調調度,我省實現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開門穩、開門紅”。
據悉,圍繞創新能力、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文旅融合、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等11個方面,我省逐個領域明確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并開展“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攻堅年”行動。
1~2月,我省重點項目開工率42.9%,超過序時進度25.8個百分點。4月2日上午,我省2025年第二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在合肥舉行,全省共684個項目參與開工動員,總投資4015.1億元,其中30億元以上項目14個,50億元以上項目7個。
推動五大研究院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五大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數據空間研究院和環境研究院)組建以來,發揮了創新鏈中“從1到10”關鍵環節作用,有效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已逐步成為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以外的“科創第三高地”。人工智能研究院腦成像平臺為國內研究體系最全、水準最高;大健康研究院市場化運營研發平臺,已服務省內外企事業單位76家,簽訂技術服務合同781項。
科創成果方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數據空間研究院發布我國首個復雜網絡計算平臺“羅盤”,助力科研創新提速;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發可見近紅外譜段偏振相機實現國產化替代,研發了AI+磁共振成像新技術為髓母細胞瘤的精準醫療開辟新途徑;能源研究院成功研發出國內首臺200kW船用純氨動力系統工程樣機、單機制冷量國際領先的壓縮膨脹一體式制冷機;環境研究院轉化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系統等成果打破高端激光氣體檢測設備海外壟斷;大健康研究院發現結直腸癌中微生物介導的免疫逃逸機制及干預方法,為結直腸癌免疫治療提供新思路,建成生物醫藥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服務研發平臺,對外簽訂技術服務合同近千項,招引落地企業37家,獲批創新藥IND(新藥臨床研究申請)8個。
此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積極引育高素質人才隊伍。累計引進各類人才1604人,其中全職1156人、雙聘448人。全職人才中,博士占三分之一以上,省級認定人才251人;45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約1000人,約占全職人才88%。孵化引進了一批高科技企業,累計轉化科技成果100余項,孵化、引進企業80余家,其中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省專精特新企業6家。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我省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新的輝煌。未來,我省將繼續圍繞經濟、投資、科創等領域的重點工作不斷前進,奮力開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