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胡梅爾斯在4月4日突然宣布自己將在本賽季結(jié)束后掛靴,而比他年輕9個月的好友托馬斯·穆勒則在第二天宣布會在今夏告別效力長達25年的拜仁慕尼黑,并很有可能出國闖蕩。換言之,下賽季依舊活躍在德甲乃至歐洲主流聯(lián)賽的2014年世界杯冠軍,大概就只剩諾伊爾、格策和金特爾3人了。
在合適的時間遇到范加爾
穆勒和胡梅爾斯同樣出自拜仁青訓營,但兩人的職業(yè)生涯道路截然不同,或者說代表了拜仁青訓精英的兩條出路,一條是為母隊輸血,另一條則是資敵。但胡梅爾斯的例子又多少有些特殊,他并非沒有實力立足于母隊——甚至在2016到2019年間重新為拜仁效力,只是沒有在合適的時間進入職業(yè)隊。正如他在告別視頻中所說的那樣:“我想,當我看到這一切時,我會更加意識到整個旅程、這條道路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能有這種經(jīng)歷是多么非凡。這需要很多條件: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教練,身體健康,合適的隊友。”
*從小就一同在拜仁青年隊踢球的“托馬茨”感情深厚,但兩人只在拜仁一線隊合作了3年。
胡梅爾斯未能在拜仁一線隊遇到伯樂,但后來在多特蒙德幸會了克洛普。而穆勒剛進入一線隊時,也未能得到時任主帥克林斯曼的賞識。恩師格爾蘭一度想把穆勒運作到霍芬海姆,而拜仁名宿托爾斯滕·芬克執(zhí)教的瑞士球隊巴塞爾也對他感興趣,但最終是格爾蘭勸說他留下來等待機會。幸運的是,拜仁在2009年夏天請來了慧眼識珠的范加爾。“只要我當教練,穆勒就會一直出場,不管里貝里和羅本健康與否。”——范加爾這句話,幾乎貫穿了穆勒整個職業(yè)生涯。
在合適的時間遇到了范加爾,令穆勒和他的25號球衣從2009/10賽季起就成為了拜仁的重要標志。穆勒憑什么成功?只要看一眼他的數(shù)據(jù)就可以理解:連續(xù)7個賽季,他都在拜仁交出了進球與助攻“兩雙”的成績單,其中在2012/13那個三冠王賽季成為隊內(nèi)射手王(23球)。但一開始,沒有太多人說得明白,這樣一位技術(shù)天賦平庸,甚至可以說是腳下技術(shù)粗糙,身體條件也不出眾的年輕人,為什么會被范加爾一眼就相中,并在那支已經(jīng)擁有里貝里、羅本、克洛澤、馬里奧·戈麥斯和奧利奇的拜仁一躍成為主力。
*沒有范加爾,就沒有穆勒的傳奇故事。
事實上,直到多年以后,甚至到了今時今日,也沒有太多人能清楚地解釋,穆勒究竟憑什么如此成功。范加爾固然是必不可少,但其他因素則如同一個謎。當穆勒在去年本土歐洲杯后宣布退出國家隊時,德國隊主管沃勒爾表示:“沒有人像托馬斯·穆勒。他的比賽是非正統(tǒng)的、憑直覺的、計算不到的,而這些正是他成功的原因。”總之,穆勒的成功就是一個謎。
“一直處在灰色地帶”
這么多年來,穆勒制造了許多驚嘆號,也衍生出一大堆問號。光是哪個場上位置最適合他的爭論,就持續(xù)了許多年。在范加爾手下,初出茅廬的穆勒踢遍了4231陣型里前場的任何一個位置,而且無論踢左路還是右路,頂在最前面還是隱藏在中鋒身后,表現(xiàn)都不賴,最終在2009/10賽季貢獻了隊內(nèi)并列第2多的19個進球。后來在2010年世界杯上,他以主力右邊鋒身份榮膺金靴和最佳年輕球員兩項大獎。然而,后來每當穆勒遭遇狀態(tài)危機,又總會有很多人簡單粗暴地將其歸結(jié)為他不適合踢邊路。
*2012年主場對切爾西的歐冠決賽,穆勒第83分鐘頭球首開紀錄。
其實這么多年來,穆勒的比賽風格并沒有明顯變化——即便他的射門感覺在2016年之后就大不如前了。如今我們愈發(fā)清楚地認識到,最適合他的位置應該是隱藏在大中鋒身后,在中路和右路之間游弋。即便是擔任中鋒或影鋒時,他也會習慣性地拉到右路,與右邊鋒以及右后衛(wèi)打配合或交叉換位。其實穆勒的邊路傳中技術(shù)非常扎實,卻很容易被忽視;身高1.85米的他也有不錯的頭球能力,無論是直接攻門還是二傳擺渡(2012年歐冠主場決賽他就是頭球首開紀錄),卻從來不會有人把他稱作“空霸”。
穆勒速度不夠快,更不具備一對一爆破能力,卻能通過令所有人都捉摸不透的跑位,用身體不同部位的不停球傳球,或者故意把球漏過,為自己和隊友創(chuàng)造出時間和空間。他將自己形容為“空間掠食者”,“我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沒辦法跟身高1.90米、體重90公斤的后衛(wèi)對抗,因此關(guān)鍵在于避免那些情況的出現(xiàn)。你得尋找空間和時間。”前隊友施魏因斯泰格則說:“我覺得世界上沒有太多球員會理解他的跑動和想法。”
教練想要用好穆勒其實很容易,因為他哪里都可以踢,什么都可以做,他不需要球權(quán),也不需要開火權(quán),你根本不用為他量身定制打法,因此他在拜仁和國家隊都是一炮而紅。穆勒說過,他很清楚自己“一直處在灰色地帶”,很清楚自己的成功令很多人費解,“反正教練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因此這不是問題。”但想用好穆勒也很難,無論是大名鼎鼎的安切洛蒂,還是尼科·科瓦奇這樣的“菜鳥”都毫無頭緒。
*穆勒在弗利克手下煥發(fā)第二春,并幫助拜仁成就了六冠大業(yè)。
5年前,穆勒曾詳細解釋過自己為何能在弗利克手下復活,“對于我的比賽方式,(球隊的)結(jié)構(gòu)是超級重要的,得像鐘表結(jié)構(gòu)那樣,而我把自己看作是一個齒輪。我可以將自己的實力和比賽風格融進入,我可以在那種情況下幫助球隊提高。我從來都不是那種在禁區(qū)外拿球,接著連過三人的球員。那是自殺行為。只有當拜仁可以在進攻三區(qū)長時間控球,我才能踢得很好。那種情況下我才能發(fā)揮長處。當我們可以踢得穩(wěn)定,可以在進攻組織和比賽中贏得控制權(quán),我會更容易去發(fā)揮正面作用。”
從“大場面先生”變成“齒輪”和“連接器”
這就可以理解,為何穆勒會在拜仁場面最具統(tǒng)治力的“瓜三年”迎來職業(yè)生涯的最高產(chǎn)期,其中2015/16賽季斬獲多達32球,還在2014年用5個進球幫助德國隊捧起世界杯。但奇怪的是,恰恰又是在最高產(chǎn)的2015/16賽季,穆勒突然在賽季沖刺階段丟失了射門靴,并且再也找不回來。
轉(zhuǎn)捩點是對馬德里競技的歐冠半決賽,首回合穆勒和里貝里出人意料地沒有首發(fā),結(jié)果拜仁客場0比1落敗,自廢武功的瓜迪奧拉飽受口誅筆伐。次回合穆勒和里貝里重新首發(fā),但恰恰是穆勒在第34分鐘時點球宴客,令拜仁喪失在短短3分鐘內(nèi)就反超總比分的良機,并最終因客場進球劣勢慘遭淘汰。后來在個人第2屆歐洲杯上,穆勒再次交了白卷。
*2016年對馬競的歐冠半決賽次回合點球宴客,令穆勒的射門感覺一去不復返。
在瓜迪奧拉的繼任者安切洛蒂手下,穆勒遭遇了成名以來的第一場信任危機,他失去了絕對主力位置,在關(guān)鍵比賽中往往要開場坐板凳,一個賽季下來各項賽事總進球只有9個。盡管在海因克斯短暫回歸后,穆勒狀態(tài)回暖,但在當季歐冠1/4決賽和半決賽,以及爆冷輸給法蘭克福的德國杯決賽,他都碌碌無為。后來在科瓦奇手下,穆勒甚至第一次萌生了去意。幸運的是,他很快就重新遇到了在德國隊共事多年的弗利克,并在拜仁成就六冠偉業(yè)的過程中重新貢獻了大量進球與助攻。
然而,煥發(fā)第二春的穆勒已經(jīng)徹底變成了一片綠葉,或者他自己口中的“齒輪”,頭頂上不再有職業(yè)生涯前半段那種經(jīng)常在大場面決定勝負的神奇光環(huán)。自2019/20那個三冠王賽季以創(chuàng)紀錄的21次助攻而第2次成為德甲助攻王,穆勒連續(xù)3年霸榜;但從2016/17賽季起,他只在2020/21賽季德甲進球上雙,且近3季的俱樂部比賽總進球都只有個位數(shù),經(jīng)常有好機會也不愿射門,變得過于無私,進球運氣也很差。
上賽季在圖赫爾手下,穆勒從主力逐漸淪為替補,但在媒體持續(xù)添油加醋的情況下,他并沒有像在安切洛蒂或科瓦奇手下時那樣公開抱怨自己的處境,反而在球隊飽受外界責難,在隊長諾伊爾和“未來隊長”基米希都不愿再面對媒體的情況下,成為了球隊發(fā)言人。正是這種球隊和媒體以及球迷之間的“連接器”作用,令納格爾斯曼堅定地將這位拜仁替補選入了本土歐洲杯26人名單,“他也許無法在120分鐘內(nèi)做對所有事情,但他能做一些不是所有人總能料到的動作。”
*在圖赫爾手下,失去主力位置的穆勒在場邊逐漸有了教練的影子。
正是憑借這種令人捉摸不透的特質(zhì),穆勒成為了拜仁隊史“最謎的傳奇”。他不具備貝肯鮑爾或蓋德·穆勒那樣的天賦和才華,從來都比不上里貝里、羅本或萊萬多夫斯基,甚至從來都不是同時代最好的德國本土球員,連一次“德國足球先生”都沒拿過,但他的影響力卻貫穿始終,已經(jīng)完成了隊史最多的743次正式比賽出場、273次助攻和32次奪冠(12次德甲奪冠),以及第3多的247個進球。算上2014年世界杯,穆勒的33個冠軍在德國足球史上僅次于已經(jīng)退役的托尼·克羅斯(34冠)。而在今夏告別拜仁,以及最終掛靴之前,穆勒完全有機會追平甚至超越克羅斯而成為歷史第一人。
穆勒(Müller)是德國的第一大姓,托馬斯(Thomas)則是德國乃至全世界最常見的名字之一,但托馬斯·穆勒這樣一個爛大街的姓名,卻成為了拜仁乃至德國足球史上獨一無二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