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選好了攤位和要賣的商品,下一步,我們要進行一個很有玄機的步驟,給商品定價。價格不是憑空而來,一般來講,有兩步基礎操作。第一步,找到大眾的心理價位。也就是給你的定價找錨點。第二步,根據自己商品的品相、定位、需求的情況等估計一個合理的價格。比如說,市面上的地瓜都賣5塊,你家的地瓜品相好,那就賣6塊,你要是在景區里賣,那可以賣7塊。怎么找到大眾心理平均價位呢?給個竅門,就是去大的電商平臺,找到你要賣的商品前十名,價格相加后除以10,得到平均價格,就是一個大概的大眾心理價位。如果覺得還不夠準確,也可以去你周圍的攤位、店鋪走動一下,看看同類商品別人的定價是多少,平均下來就是你這個區域的大眾心理價位。這種通過實地調研得出的價格,會更貼合當地市場。了解了大眾心理后,還有幾個實用的定價技巧可以用起來。
第一種技巧,叫高中低組合定價。也就是為同一品類的商品定三個階梯價,為的是引導用戶選擇那個中等價位的,從而打造爆品。換句話講,高低兩檔價格不是為了賣出商品,而是為了襯托中等價位。這適合那種產品類型不是很多,想要集中力量打造爆品的攤位。比如一個掃把,大眾心理價是10元,那么就可以設置三種價位的掃把,中價位掃把設置為10元,低價位掃把的價格設成8元,而貴掃把的價格可以定在20元。用戶一看,20元太貴了,而8元和10元差別不大,10元也符合心理預期,那就買個10元的吧。你會發現,我們故意把低價跟中等價位之間的差值設定得比較小,而把中等價位跟高等價位之間的差值設定得比較大,這么設計會給用戶一種加一點錢就能買個好點兒的,但是高價位又太貴了沒必要的感受,于是,顧客就自然傾向于選擇中價位的商品。而對于品類比較多的小商品攤,這種定價方式就太煩瑣了,它們更適合第二種定價方式,叫做均一定價。比如,賣小飾品的攤位,可以把定價全部統一為“10元3件”或者“5元任選2件”。這樣,顧客會覺得選擇起來特別方便,減少顧客的決策時間,還能提高連帶銷售。我們也可以把不同毛利的商品混到一起,提高我們的綜合毛利水平。
有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當年,有一位得到用戶在公路旁有塊小菜地,想賣自己種的菜。建議他,將菜組合裝進菜籃子,按單個菜籃子定價,并且制作 “進城走親戚,帶籃農家菜” 的橫幅,將蔬菜組合成了具有農家特色的禮物。這種方式也是一種均一定價。除了組合定價、均一定價,還有一種定價方法,叫動態定價,也就是根據商品的變質速度及狀態來進行定價。這很適合售賣生鮮商品或季節性商品的攤位。比如,葡萄剛上市的時候,晶瑩飽滿,可以定價每斤8元,漸漸地,葡萄發蔫了,賣相一般但還過得去,就可以將價格改成每斤6元,到了晚上,很多葡萄已經開始掉粒了,這時候,我們可以把爛葡萄粒挑出去,把剩下好葡萄的價格再把價格改成每斤2元。雖然2元這個價格已經虧損了,但是賣出一點是一點,最終綜合起來還是賺錢了。這種動態定價的操作技巧是,在葡萄賣相還好的時候,就要把定價改成每斤6元,不要不舍得降價。如果一直耗到葡萄掉粒了再降價,售賣的窗口期太短,最后很多貨品賣不出去,總體賺的錢只會更少。
最后提醒,在小攤上定價,要盡量用整數,不能用尾9定價法,也就是以9為價格結尾定價。這種尾9定價法雖然在超市很流行,但是因為在小攤上,用戶是主動掃碼支付,需要主動輸數字,價格里有小數點,結賬很麻煩。而且,如果買了幾個商品,做加法也挺麻煩的。所以,還是整數定價更方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