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毛錢就能寄快遞,這樣的企業就該罰到傾家蕩產!”
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聶輝華的一席話,將極兔速遞推上風口浪尖。
彼時,這家僅用一年時間便在中國市場日單量突破2000萬件的“黑馬”,以遠低于行業成本的定價策略,掀起了一場快遞行業的“價格血戰”。消費者歡呼低價,同行痛斥“攪局”,監管機構緊急出手整治……
2015年李杰在雅加達創立極兔快遞,初期以配送OPPO手機為核心業務。2016年起,極兔向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擴張,2019年完成東南亞七國全覆蓋,奠定區域物流霸主地位。
2018年1月極兔正式在中國深圳創立,全面進軍中國快遞市場,而當時國內快遞行業已經被六大快遞行業吞并80%的市場份額。
極兔初來乍到沒有充裕的時間和金錢來建造物流體系,他們先是收購快遞公司龍邦速運,成功獲得了國郵級許可證。接著尋找大小平臺進行合作,因為尚不成熟,極兔只能尋找有贊、蘇寧易購、海拍客等一眾體量較小的平臺合作,但效果始終是不溫不火,直到極兔遇上了拼多多。
拼多多創始人黃毅和李杰師出同門,二位可謂一拍即合,隨后在2020年拼多多超過90%的快遞業務都由極兔包攬,僅用一年時間日單量突破2000萬件,趕超中通6年的成績。
極兔自建轉運中心、自動化分揀設備、干線車輛自有化,跨省的快遞一單只收6元,這還不是極兔的極限,極兔最便宜的快遞只要8毛錢,普通的信函郵遞費都沒這么低。
極兔被曝10個月虧損超200億,日均燒掉近7000萬,甚至被內部人士稱為“像燒錢一樣”。這種瘋狂的低價策略,直接引發行業價格戰。2021年,順豐因低價快遞業務量激增導致一季度虧損,通達系單票收入同比暴跌超20%。申通單票收入甚至跌至2.06元。義烏等快遞重鎮的發貨價一度跌至0.8元,多家快遞網點因利潤歸零被迫停擺。
更嚴峻的是,低價壓縮了利潤空間,導致末端網點生存困難,服務質量滑坡——丟件、錯件、延誤頻發,消費者投訴量激增。
順豐曾公開表示,下沉市場低價件拉低了整體毛利。
通達系聯合封殺極兔,加盟商因派費暴跌集體抗議,甚至拉橫幅控訴“卸磨殺驢”。
一位極兔加盟商透露:“總部要求降價,我們只能克扣快遞員工資,否則就得自己貼錢。”
極兔就是以低價在快遞江湖里四下沖殺,雖然期間遭到了三通一達的聯合“封殺”,但是也沒有逼停極兔的腳步,極低的價格完全擾亂了快遞市場,直到義烏郵政管理4月9日對極兔進行了整治,理由就是“低價傾銷”,停運了其部分分撥中心。浙江省更出臺全國首個快遞業反低價競爭法規,這才算是摁住了這只兔子的步伐。
盡管拼多多多次否認與極兔的關聯,但數據顯示,極兔90%訂單來自拼多多平臺。兩者的“曖昧”關系引發行業警覺——電商巨頭若深度綁定低價物流,可能形成壟斷閉環,擠壓中小商家生存空間。
“八毛錢就能寄快遞?這比寄一封信還便宜!極兔快遞明顯是惡性的價格競爭,這樣的企業就該罰到傾家蕩產!”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聶輝華的一席話,更是將快遞行業巨頭極兔速遞推上風口浪尖。
聶輝華以日本制造業為例,強調“過度競爭毀掉行業未來”。日本曾通過法規禁止低價傾銷,保護企業研發投入和品質升級,最終成就“日本制造”的全球聲譽。反觀中國快遞業,“若放任價格戰,最終只會讓‘中國服務’淪為低質代名詞”。
滴滴與快的合并后打車費飆升便是前車之鑒。極兔2024年雖扭虧為盈(凈利潤2億美元),但中國區單票利潤僅0.02美元,若持續低價,未來或通過壟斷定價轉移成本。
2024年,極兔又因擅自使用智能快遞柜、未經許可經營等行為,被北京、石家莊郵政局罰款并責令整改。
你愿意為更快的配送和更好的服務多付1元錢嗎?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