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龍溝》第二幕寫道:「你到底干來啦?快說,別麻煩!」麻煩事、費事,是人們對麻煩事的解讀。這世上很多事情都很麻煩,也常聽人說「好麻煩」之類抱怨的話語。人們常用「吃飯還麻煩嗎?」這樣的話來訓導怕麻煩的人。看來在大家心目中,解決是再麻煩也少不了的事情。
麻煩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有的人不怕麻煩,有的人自找麻煩,有的人遇到麻煩就煩惱,有的人卻能正確地面對麻煩。美食銷魂,乃口舌之欲、心之欲、魂之欲矣,可制作美味佳肴卻少不了麻煩。等待美味的過程是麻煩的。制作美食若拋卻匠心與喜愛,麻煩是首要的事。
美食往往是麻煩又費工的
且不說花生、發酵、臘制品等那些被時間充足的醇香美味,單就中國人對「醋」的制作就可見一斑。醋就是酒釀造過了二十一天才釀成的,其周期之長、過程之煩瑣,自不必說。正因為有這樣的麻煩和等待,帶來食材的華麗轉身并帶來風味的驚喜。
制作美食簡單的重復是麻煩。說豆芽釀肉是最麻煩的,豆芽掐頭去尾,然后把肉斤塞進豆芽里,一豆芽少說也有幾根,雖然很簡單,但其復雜麻煩的程度可想而知。過去的老師傅,各自都有自己的拿手本領,這樣才有了一個席地,也不至于被人瞧不起。有個曾姓師傅,熟練切魚塊,是大家公認的高手。
他砍的魚塊,大小一致,正好劃出來,有人戲稱連魚背都被他砍成了魚腹的樣子,就是這樣簡單的麻煩工作,在老師傅的手中,變成了職業的托盤般的水平。他那所謂的技術,有的也只不過是簡單地重復的結果。
制作美食的復雜工序很麻煩。《〈舌尖上的中國〉二·心傳》中,做陜西手工空心掛面的手藝人張世新,歷經前后總共十二道工序,四次發酵,每根面條都拉伸至三公尺長,歷時二十多個小時才完成。
這樣的手工是一代一代人傳承下來的,說不麻煩是假話。有職業操守的廚師,一定會不怕麻煩地把出品本身作品對待。把這世上簡單的事情,努力把「麻煩」變成最美的樣子,盡顯「麻煩」的魅力。
菜品的關鍵技術掌握是麻煩的。美食中也有技術的關鍵,百年味的堅守是技術關鍵的核心,它不可能輕而易舉地發現與掌握,而是反覆試驗的結果。豆腐點鹵的凝神聚氣、魚肚漲發的膨脹時刻、橘瓣魚汆的魚泥調制,都需要司廚者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否則就會前功盡棄。這些都是不怕麻煩才能達到的境界。
曾有好廚者不怕麻煩,對每一道菜都嚴格要求。如魚香肉絲需要泡椒,不泡椒堅決不做,燒魚需要生姜,生姜也堅決不做的,東坡肉一定要用五花肉,而且是靠近排骨的硬五花肉來制作。這種嚴謹,則說是出品的技術和品質要求,不如說是一種不怕麻煩的為人處世觀。
不怕麻煩,人生才能不斷升級
對待煩惱需要的是耐心,不怕麻煩本身就是一種善待事物和對待生活的態度,更是匠人精神的堅守和傳承。當我們不怕煩惱了,人品也就得到了不斷的修煉人生,也得到了不斷的修行。
不怕麻煩的人是很認真的人,他們往往能做出讓人驚喜的美味,而怕擔心不愿認真的人,美味總是離他有點距離。在有些人眼里,在廚房做飯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凡是有不怕麻煩的好廚師,才能聞到開鍋蓋時那股直擊靈魂的飯香、直入鼻腔的那陣美味的菜香。這是坐在桌子前享受不到的,更是對不怕麻煩的下廚人的最好回饋。
若遇到麻煩,就應該像吃掉巧克力一樣,麻煩一旦被吃掉,便消失不見。我們認為的麻煩,不過是現代人整齊有序的生活制造的心理焦慮。能正確對待麻煩的人,有大智若愚般的沉穩和運籌帷幄的謀略,也具備積極的心理,而這些都是不怕麻煩練習的結果。
生活中,有時候需要我們自己尋找麻煩,在麻煩中才能增添價值,而當遠離麻煩的時候,我們有時也遠離了機會。麻煩就是生活本身。當一個人遇到麻煩的時候,如何面對,就是對一個人的修養和智慧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