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川普對全世界185個國家和地區開征“對等關稅”的名單里少了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金國,其中受到質疑最多的就是對俄羅斯免征關稅。
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回應稱,因為戰爭原因,美俄之間已經沒有貿易往來。但很快就有專家指出,美國在戰爭期間從俄羅斯進口至少35億美元的商品,包括鉆石、核燃料、化肥和無機化學品。
戰爭爆發前的2021年,美國進口了360億美元的俄國商品,說明拜登政府在切斷與俄貿易關系上的行動相當有力度。
貝森特的謊言被戳破后,昨天,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重新給出了解釋。他說:由于俄羅斯正在與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所以被排除在關稅名單之外。如果此時對俄加征關稅,可能會破壞和平談判的外交進程。
哈塞特的解釋與貝森特的說法一樣荒謬!
首先,如果交戰方因為參加和平談判就可以豁免關稅,那烏克蘭也是談判方之一,但美國仍然對烏加征了10%的“對等關稅”。
事實上,美國對烏克蘭是貿易順著,對俄則是逆差(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經介紹過),無論是否考慮停戰談判問題,都沒有理由對烏克蘭加征關稅。
最好對比的哈薩克斯坦,該國對美出口額為34億美元——與俄國差不多——卻被加征了27的關稅。
其次,川普本人及盧比奧都公開確認,烏克蘭人渴望和平,而俄國人結束戰爭的意愿并不明朗。
對前者征收關稅卻對后者豁免,難道是對愛好和平者的懲罰、對堅持戰爭一方的獎賞嗎?
毋庸置疑,川普對俄免征關稅必定另有原因。
有川粉為其洗地說,美國從俄進口的都是“戰略物資”。這更胡扯:難道美國從其他185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的商品里都沒有“戰略物資”嗎?
真實的原因是什么呢?
《德國之聲》4月5日采訪多位專家,認為這是川普向PT“釋放善意”,表示愿意恢復美俄關系,并且“俄羅斯當局已經讀懂了這一政治信號”。
我相信,真相可能走得更遠——川普與PT已經就恢復美俄關系達成了共識,并且有了行動框架和路徑,免征關稅就是為放松制裁、恢復經貿關系創造條件。
川普的承諾很可能還不止這些,甚至可能在考慮如何解凍被凍結的俄國資產。
有媒體爆料稱,川普宣布關稅期間,PT特使德米特里耶夫訪問華盛頓的意圖就是與美方討論解凍資產的問題。
德米特里耶夫4月6日還宣布,俄美之間最早可能在下周開始新的接觸。
由于美國總統在外交事務上擁有極高的權限,美俄關系的恢復與升溫似乎已經不可避免。對俄國人來說,修復與美國的關系后,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摧毀烏克蘭,無需再有任何顧慮。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俄方對烏克蘭平民的襲擊已經從剛開始談判時的試探發展到現在的明目張膽。
馬克龍在X上發帖說:俄方襲擊烏克蘭城市平民是對川普“和平計劃”的嘲諷。
專家們普遍認為:如果俄國人拒絕結束戰爭,川普不會就此向其施加壓力,否則,它就應該出現在關稅名單上。
昨天,澤連斯基公開表示,因美國沒有對俄方拒絕同意“全面、無條件停火”作出回應表示遺憾。
迄今為止,澤連斯基對川普團伙與俄友好表達觀點時只是重申己方的立場,從未公開批評過美方,這一次可以算是他首次公開批評川普在俄烏戰爭上的表現。
他說,過去一周內,俄方向烏克蘭城市發射了1460多枚制導空中炸彈、近670架攻擊無人機和30多枚各類導彈,導致大量平民傷亡,無數民用建筑被毀,但美國沒有一句譴責的話。
從競選到勝選,再到正式上任,川普團伙的說法一直是:川普將要求俄烏雙方先停火再談判,如果烏克蘭拒絕,美國就切斷軍事援助;如果俄方拒絕,美國就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
幾天前,俄方已經明確拒絕了川普無條件停火的“建議”,但到目前為止,川普保持沉默。不要說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連個P都沒有放。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很多原本支持烏克蘭并對川普大力援烏抱有幻想的川粉們也改變了話術,說川普的政策核心是“美國優先”,憑什么給烏克蘭提供無償援助?
對這些人在我文章后面的留言,我一律不予回復。
近日,美國共和黨議員、退役準將唐·培根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討論了這個話題。
他在文章里明確表示,烏克蘭的戰爭不是(美國的)黨派問題,而是美國的問題,它比民主黨或共和黨、左派或右派更重要,它關系到美國是否會堅持自由、主權和信仰的價值觀,還是允許DCZQ抹去邊界、綁架兒童、摧毀教堂、從后腦勺射殺平民。
培根指出,超過20000名烏克蘭兒童被綁架并遣送到俄國,至少有300名婦女遭到強奸,超過 700 座教堂和宗教建筑被故意摧毀——不是附帶損害,而是蓄意打擊希望、社區和信仰。這些不僅僅是戰爭罪行;它們還侵犯了美國人所珍視的價值觀。
川普的私人精神顧問伯恩斯牧師前幾天訪問了基輔,他回到美國發帖說:“烏克蘭的戰爭比民主黨或共和黨更重要……無論你喜不喜歡川普總統還是澤連斯基總統,這里都有真正的人死去……無辜的非士兵被從后腦勺射殺,雙手被綁在身后……20000名兒童被綁架……”
在談到克里沃羅格4月4日因俄國導彈和無人機襲擊導致近百人傷亡的事件時,他說:“世界必須譴責這種殘忍行為,并與烏克蘭站在一起反對這種恐怖行為。信仰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感覺!”
為什么川普一直拒絕訪問烏克蘭?因為他怕面對面接觸真相之后,無法為不支持烏克蘭找理由。
培根還在文章里說,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美國優先”。他指出,川普想得到格陵蘭島的目的是為了限制俄國并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而烏克蘭正在達成的恰恰就是川普想通過得到格陵島的目標——如果那是他的真心話——轟炸俄國的坦克、擊落俄國的戰機、摧毀俄國的軍隊……
他強調:與烏克蘭站在一起不是為了政治,而是為了防止更大規模的戰爭,打敗暴政、踐行美國人應有的價值觀。
但是,無論多么清晰的事實和道理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烏克蘭人只能假裝相信川普真的是為了和平,而不是為了幫助俄國人。
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里登科宣布,烏方將于本周派遣代表團將前往華盛頓,就關鍵礦產資源新協議草案進行“技術談判”。
她說,烏克蘭當前的任務是確定“紅線”和基本原則,她強調要確保最終達成的協議草案完全符合烏克蘭的戰略利益。
我們不知道俄方雙方的礦產協議最終將以何面目出現,但我們相信川普掠奪烏克蘭資源的計劃不太可能得逞。
從戰場局勢來看,雖然雙方互有攻防,但俄軍實際上已經不可能擁有擊潰烏克蘭軍隊的能力。事實上,過去三年的戰線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
嚴格來說,現在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根本就不在戰場上,而在談判桌上。談判桌上的博弈方包括烏、歐和美、俄,博弈的重點是美國——或者干脆說是川普——的立場。
即便俄國人爭取到了川普,他們也無法擴大戰果;而一旦烏克蘭和歐洲爭取到川普的支持,短期內就可以在戰場上形成拉朽摧枯之勢。俄軍也許龐大,但絕不強大。
也許有人不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