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飲品報
當羽衣甘藍登上各大茶飲品牌的菜單,超級植物茶的火爆和創新瓶頸被投射到同一杯飲品中。
超級植物茶有多火?喜茶品牌內部將超級植物茶定義為"現象級單品"。其2024年7月上線"超級植物茶"系列,截至12月底的半年時間里,喜茶累計售出超3700萬杯。其中,首款羽衣纖體瓶上線首月賣出350萬+杯,隨后上線的去火纖體瓶單日最高銷量近30萬杯。
喜茶打響了"超級植物茶"的關鍵一槍。槍聲響起,驚起全行業。新茶飲自此開始流行"吃草",超級植物茶一舉站上茶飲爆品的C位!
圖源喜茶
但另一面,當"超級植物茶"成為各大品牌爆品清單"標配",當羽衣甘藍、紅菜頭、奇亞籽等"超級成分"的排列組合漸成定式,超級植物茶的內卷隱現。這一點,在社交平臺上各式"羽衣甘藍纖體瓶大測評"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消費者開始拿著"放大鏡"審視果酸味的細微差別,拆解原料的實際功能,來自消費端的反饋正在倒逼超級植物茶在原料堆砌之外講出新故事!
01、纖體、美顏……當健康焦慮深層綁定場景需求
"這不是飲料,是當代人的精神安慰劑"。
超級植物茶的爆發絕非偶然。從需求端來看,它是Z世代將"成分黨"思維移植到高頻茶飲消費,追隨"輕養生"新型社交貨幣的具體行動。在這個行動中,超級植物茶恰如其分地扮演了傳統奶茶的"健康代餐"。
從消費需求端看超級植物茶的爆火,它的本質事實上是市場對消費者"健康贖罪券"的精準販賣,它和當代年輕人的"朋克養生"態度不謀而合——不以委屈自我為前提,追求相對健康的生活方式。
圖源:AI作圖
把超級植物茶沉浸在年輕人的生活常態中,無論是日常的"刮油"、"美顏"追求,還是特殊情境下的"深夜加班"、"熬夜追求"、"火鍋聚餐"等,一杯"意有所指"的超級植物茶似乎總能精準切中年輕人的需求點和焦慮點。
將常態化健康焦慮轉化為即時消費沖動,超級植物茶的火爆順理成章。
體現在流量端,社交平臺上搜索超級植物茶, "纖體"、"美顏"、"刮油"、"清爽"、"白月光"等關鍵詞就會撲面而來。這些關鍵詞,其實正是超級植物茶推動"靶向營銷"的手法。
讓產品深度綁定飲用場景,超級植物茶很懂如何在信息超級碎片化的時代直擊消費者的內心。它通過"成分"的天然背書,直接錨定年輕人的重口味吃喝、熬夜等"罪惡感"場景,并對這些場景所帶來的"傷害"進行"即時對沖"和"象征性修復"。這是一種明晃晃的消費心理"暗示"!
圖源:茶百道官微
暗示之下,即便很多年輕人并不理解營養元素的實際作用機理,甚至理性思考之下也并不認同飲品能帶來多大的正向效果。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積極選擇那些"看起來就更健康"的產品。
精準鎖定年輕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頻需求,又以產品標簽和場景需求深層綁定,由此可見,超級植物茶爆火是針對健康焦慮的靶向營銷。
而超級植物茶的產品創新邏輯則是原料維度的差異化解決方案,它通過原料成本的認知科普,構建了又一條健康的信任鏈條。在科學背書和消費主義的合謀下,健康焦慮被加工成了可標準化生產的快消品。
圖源:喜茶官微
而在餐飲業,可標準化往往也意味著易復制。當各大品牌一窩蜂似的上線"羽衣甘藍",超級植物茶正陷入"原料雷同、故事趨同"的怪圈。在這種背景下,超級植物茶在"成分表"之外,還能打出怎樣的王牌?
02、地域密碼、原料溯源……超級植物茶還有哪些新故事
超級植物茶火爆,原材料開始緊俏。
就在近日#又貴又難吃的羽衣甘藍被瘋搶#、#羽衣甘藍從8毛一斤漲到3.5元#兩大話題在微博等多個平臺上引發熱議。關于超級植物茶的競爭,終于從"成分表"蔓延到了"供應鏈"。那么,超級植物茶的供應鏈之戰打到了哪個階段?
圖源:微博話題
1、解鎖"地域密碼":從地域背書到共建地域原料數據庫
喜茶公開信息顯示,至2024年底的半年時間里,喜茶門店對新鮮羽衣甘藍的使用量超560噸,紅菜頭、苦瓜的使用量均超過200噸。
在媒體報道中,陡升的采購量和被自己"帶飛"的價格讓喜茶也飽受困擾。在采購人員看來,他們不僅要及時轉換方向從滿世界追著水果跑換成到處"挖菜",還要面對羽衣甘藍這樣的"小眾蔬菜"和"采購量激增"之間的沖突。顯然,超級植物茶背后,需要有超級供應鏈支撐!
繼"成本表"后,超級植物茶的供應鏈暗戰打響。
喜茶在推出其紅菜頭美顏*瓶的時候,特別強調選用的是產自江蘇徐州的優質紅菜頭,產地優勢決定了原材料的更清甜的風韻和豐滿的水分,也決定了其在博主"大測評"中細微的口感優勢。
圖源:喜茶官微
在這場"吃草"運動快速行動起來的還有供應鏈企業。來自這些"食材偵探"的戰略布局或許更能反映超級植物茶整條產業鏈的變化。
深耕飲品全產業鏈的上海廣禧致力于將"地域超級成分"拉進自己的風味實驗室。在2024年底舉行的HOTELE深圳展上,上海廣禧在羽衣甘藍、青瓜、苦瓜等熱門超級食材之外,還特別展出了潮汕老香黃、青藏高原青稞、南非白柚等地域特色食材。
圖源:《飲品報》拍攝
把產地標簽做成信任資產,同時和飲品品牌一起從供應鏈維度共建差異化壁壘,是上海廣禧目前正在推進的戰略發展方向。
從加強供應鏈的穩定性到強化超級食材品質,再到發掘地域食材,供應鏈正在為超級植物茶開辟打造差異化壁壘的新通道。
2、原料溯源:從"產地故事"到"生產可視化"
關于飲品的供應鏈故事,喜茶還給出了另外一個版本——"生產可視化"。
就在日前,《飲品報》記者受邀參加了喜茶源牧3.8牛乳溯源之旅,特別參觀了喜茶位于河北省正定縣的純凈工廠和純凈牧場,在這里開啟了一場關于"讓奶茶回歸本源和健康"的深度探討。
圖源:《飲品報》拍攝
戴著防塵帽走進車間,近距離感受奶牛的生長環境,媒體和公眾一起開啟了一場"沉浸式質檢"。透明化的供應鏈,讓喜茶的"四真七零"標準有了更具象化的落點(四真:真奶、真果、真糖、真茶;七零:零奶精、零植脂末、零香精、零果葡萄漿、零速溶茶粉、零氫化植物油、零反式脂肪酸)。
透過以上動作,超級植物茶在供應鏈層面的競爭方向逐漸清晰:以地域特色原料和生產鏈路透明化為主要切入點,從文化和品質兩大維度著力構建差異化競爭的"新引擎"。
03、破圈、破局……超級植物茶的路在何方?
從上海廣禧的"地域原料數據庫"到喜茶的"透明生產線",這場由供應鏈發起的革命正在催生更深刻的行業變局:超級植物茶的戰爭,已從成分表升級為全產業鏈工程。從原料到心智占領,品牌圍繞超級植物茶展開全面競爭。
圖源:AI作圖
1、從功能賣點到文化符號:加速搶奪超級植物茶的心智占位
當消費者舉起奶茶杯拍照時,他們傳播的不只是健康營養參數,更是品牌的創新力。超級植物茶引發的連鎖反應顯而易見,投射到具體品牌身上,喜茶更具代表性。
當新茶飲品牌集體陷入水果大戰的同質化競爭時,喜茶憑借超級植物茶系列打造了品牌的又一個爆品體系。可以說,超級植物茶系列的長尾效應重塑了喜茶的品牌基因。這種轉變,讓喜茶在"多肉葡萄"、"芝芝莓莓"之外,找到了又一個可以支撐品牌長線增長的資產。這得益于喜茶在超級植物茶的卡位戰中搶得了先機。
以喜茶為代表,實現超級植物茶在消費心智層面的植入,繼而讓超級植物茶的心智占位沉淀成品牌資產,超級植物茶在這條鏈路上還有很大想象空間。
2、從"供應鏈實力"到"溝通軟實力":用戶教育的暗線戰爭
喜茶的"透明工廠溯源"行動可以視為其將供應鏈優勢轉化為溝通素材的動作,這種"可視化教育"策略,巧妙地將枯燥的食品安全指標轉化為具有傳播力的場景故事。
延伸到對超級植物茶營銷策略的觀察:喜茶羽衣纖體瓶的"前身",是去年巴黎奧運期間其聯合安踏冠軍推出的"奪冠纖體瓶";在滬上阿姨和《人魚陷落》IP聯名的主推產品中,其超級植物茶產品羽衣纖體瓶占據C位……這些高頻次、大手筆的營銷動作折射出各大品牌對超級植物茶寄予厚望。
如果說供應鏈是品牌展現硬實力的表現,這場以營銷為主要手段的用戶教育則展現出品牌的軟實力。這種軟實力決定了品牌能否將產品價值高效轉化為認知資產,在消費者決策鏈中建立不可替代的護城河。
當羽衣甘藍從西餐擺盤的裝飾品變身茶飲頂流,當紅菜頭的汁液成為都市麗人的"肌膚盔甲",這場以植物為名的狂歡,既投射出Z世代對健康生活的美好想象,也反映出新茶飲創新與用戶真實需求之間豐富的想象空間。
從供應鏈的產地爭奪到用戶教育的心智深耕,超級植物茶的競爭維度正在發生深刻裂變。頭部品牌用透明工廠和地域密碼構建品質護城河,用知識服務和場景滲透重塑消費認知。這些探索揭示了一個關鍵趨勢:在新茶飲的下半場,真正的競爭優勢不再局限于原料表的排列組合,而在于能否建立"硬實力+軟溝通"的雙輪驅動體系——前者保證產品的物理價值穩定性,后者確保品牌的意義流動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