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的父親已經(jīng)到了腸癌晚期,癌細胞轉(zhuǎn)移到了肝臟,醫(yī)生告訴陳巖,治愈的希望很渺茫。“父親82歲的時候做了腸癌手術(shù),去年12月復發(fā)。”陳巖明白,父親的時間不多了,“我們不想讓父親遭罪,也許只有安寧療護能減輕父親的痛苦。”
這里是離死亡最近的病房
“這里是離死亡最近的病房,幾乎每天都有患者離世。”大連市安寧療護中心第二病房護士長崔仙宇說,病房收治的患者包括惡性腫瘤晚期及終末期肺病、心腦血管病、腎病,“我們的工作更多是控制患者的痛苦和不適癥狀,為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精神各方面的照料和關(guān)懷。”
2019年,大連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成立安寧療護病房,并在2022年獲批大連市安寧療護中心。“近六年來,累計收治患者約3000人次,最大年紀103歲。”大連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院長唐殿成說,“我們統(tǒng)計患者平均住院日在20天左右,我們的目的是讓生命在最后的時間里,無痛苦、有尊嚴地‘謝幕’。”
我們工作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在人生最后一程,即將離去的人可以分享那些值得留戀的情感,回憶曾經(jīng)擁有的美好,同時幫助生者盡快重燃生活的動力。”
——護士長崔仙宇
讓即將離去的人可以分享那些值得留戀的情感
“這里的環(huán)境很溫馨,醫(yī)護人員服務(wù)很溫暖。”在陳巖眼中,醫(yī)護人員對待父親和自己總是面帶微笑、語氣平和,“這何嘗不是支撐起患者和家屬坦然面對死亡的勇氣,也許正是感受到了這份關(guān)懷,父親總是努力地向照顧他的醫(yī)護人員說‘謝謝’。”
安寧療護病房沒有普通病區(qū)的喧囂和擁擠。“我們盡可能地讓這里的環(huán)境更舒適、更寬敞。”唐殿成說。
當春日的陽光灑滿房間,在護士辦公室的窗臺上,崔仙宇培植的9株花苗含苞待放。“這些花都是準備送到患者病房的。”崔仙宇說,一盆花、一株草或許都能讓患者和家屬的情緒得到片刻舒緩。
“有的患者擔心我們不管他,醫(yī)生、護士甚至半夜也要陪著聊天,但是哪怕一句話能讓患者笑一下,我就覺得值了。”崔仙宇說,安寧療護病房的醫(yī)護人員對“察言觀色”的要求更高,“除要關(guān)注病人病情外,也會關(guān)注他們的家庭關(guān)系、情緒心態(tài)和疾病控制以外的其他需求。”
在唐殿成看來,安寧療護關(guān)注的重點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于癥狀的管理其實更為積極,例如緩解疼痛、通便、治療睡眠障礙等,“一名肺癌晚期患者,通過治療緩解了睡眠障礙,臨終前,他想做一個告別儀式,醫(yī)護人員和志愿者幫助他完成了這個心愿,使他得以安詳?shù)仉x開……”
“安寧”系著兩頭:一頭是患者,一頭是家屬。“我們工作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在人生最后一程,即將離去的人可以分享那些值得留戀的情感,回憶曾經(jīng)擁有的美好,同時幫助生者盡快重燃生活的動力。”崔仙宇說。
病房盡頭的文殊蘭枝葉繁茂,仿佛無聲地告訴我們,生命的每一刻都值得歌頌。
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