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我嘗試進行日更,用所能閱讀到的信息,看看汽車行業已經、正在和即將發生的變化。如果大家有任何的高見,請在后臺留言相告。
這兩天汽車乃至更大范圍的環境中,最重要的事兒,就是美國于4月2日發布的兩項行政命令,尤其重要的是對等關稅計劃。
1.美國政府這次推出的關稅對等計劃,真是應了清明假期的景。國內的專家、學者很揪心美國韭菜的生活負擔過重,連汽車都買不起了。這明顯的是嘴和腚錯位了。既然美國甘心搬起185個國與地區關稅的石頭砸自己的腳,那就讓它自愿在春風沉醉的晚上繼續沉淪吧。
2.美國發布的詳細內容,閱讀起來并不很愉快,但接下來它會對每個人的工作與生活都會產生影響。所有與汽車相關的公司與個人,都無法遠離。所以,有必要對這部分內容做更清楚的說明。
關稅新政,自2025年4月5日零點01分(美國東部時間)起,對所有外國進口的原產商品征收10%的「基準稅率」(清單如下),共涉及185個國家和地區。
自2025年4月9日零點01分(美國東部時間)起,對57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產品征收更高特定國家稅率(已包含10%的基準稅率),所有其他關稅稅率仍將適用,并且即使是根據自由貿易協定進口的商品亦均適用。
3.重要的汽車生產國,例如日本、韓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英國、土耳其、巴西、智利、阿根廷、南非、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墨西哥、加拿大、中國等都需要根據自身的狀況,與美國進行談判。
中國已經對美國做出回應,加征對等關稅。
加拿大、歐盟、德國、法國等已經在口頭上表示強硬對抗,但他們的汽車行業承受不起由此帶來的后果。
英國、印度、泰國、越南等已經表態,愿意與美國重啟談判。需要格外關注的是,他們最終達成協議的條件,這其中必定會增加對相關國家燃油車、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汽車零部件、車載半導體等的進出口限制。
4.跨國汽車公司、零部件廠家一直執行的中國+1戰略,會進入新一輪的調整。中國大多數汽車零部件廠家輾轉東盟投資設廠避免關稅沖擊的策略,即將面臨失效的壓力。
5.加拿大、墨西哥將免除本次的對等關稅,但需遵循《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其中,輕型車及其相關零部件未能滿足要求的將會被加征25%的汽車關稅(詳見:美國汽車關稅振蕩中國等217個市場,涉及4.3萬億元)。
6.對等關稅只是手段,它的真實目同樣會在汽車行業清楚的呈現出來。現在,就是大洗牌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