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的《廣州市2025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以下稱《計劃》)顯示,今年建設用地計劃供應總量為3454公頃。
其中,住宅用地供應計劃722公頃,占計劃總量的21%;商服用地。供應計劃為250公頃,占計劃總量的7%;工礦倉儲用地。供應計劃為1313公頃,占計劃總量的38%;其他用地供應計劃為1169公頃,占計劃總量的34%。
在住宅用地方面,商品住宅用地515公頃,占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的71%,占計劃總量的15%;非商品住宅用地207公頃,占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的29%,占計劃總量的6%。另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21〕39號)要求,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中單列租賃住房用地占比原則上不低于10%。
根據《計劃》,廣州11個區計劃供應用地量和占全市比例分別為:南沙區779公頃,占23%;番禺區562公頃,占16%;白云區539公頃,占16%;花都區528公頃,占15%;黃埔區319公頃,占9%;增城區266公頃,占8%;從化區215公頃,占6%;天河區165公頃,占5%;荔灣區65公頃,占2%;海珠區14公頃,占0.4%;越秀區2公頃,占0.1%。
《計劃》提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全面落實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對商品房建設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計劃》強調,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原則,科學調節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節奏和結構,有效引導、協調和穩定市場預期。著重增加高品質住宅用地供給,推出具有更高實用率的項目和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住宅產品,減少非必要的獨立用地配建要求,打造"好房子"典范,重點引導住宅用地向中心城區、產業發展平臺和就業崗位集中區域以及軌道交通沿線傾斜。
《計劃》要求,進一步完善"保障+市場"的住房供應體系,堅持以需定建、穩慎有序的原則,統籌安排各類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支持通過商品住宅用地公開出讓配建和引導盤活閑置低效用地、盤活存量住房等多渠道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緊抓"交通便利、職住平衡"原則,在低效客流站點等公共交通便利、教育等公共配套設施完善的區域優先選址,打造配套完善、產城融合、成片連片的未來安居社區。
文章來源:中房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