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于3月29日在成都閉幕,在這個被視為中國廣電和網絡視聽行業風向標的盛會上,兩大議題成為了2025年毫無爭議的關注焦點與主旋律:
一是以AI和虛擬拍攝為代表的視聽制作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和落地應用;
二是圍繞“微短劇”這一迅速崛起的視聽新形式,產業將如何發展,內容將如何進化,賽道將如何逐漸從邊緣向體制的中心流動。
在網絡視聽大會上,“視頻大廠”們展示了應用在最新作品上的與AI相結合的最新視聽技術
微短劇的受眾逐漸大眾化、主流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無論是身邊的專家領導,還是老家的父母親戚,都在手機上刷微短劇”
無論在崛起之初如何受到吐槽和爭議,微短劇已經在市場的浪潮中成功“上桌吃飯”,成為了業界資深導演、主流網絡平臺、一線編劇和行業投資者的“必爭之地”。
在他們圍繞微短劇未來趨勢與創新的討論中,普通觀眾對于微短劇原有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和重構,多種因素作用下的全新行業版圖正在緩緩展開……
微劇之上的短劇,大咖“降維”后的舒適區
“我從2018年開始就開始琢磨怎么拍短劇”,擁有《鐵梨花》《勇敢的心》《唐朝詭事錄》等多部“熱播長劇”代表作的著名導演、編劇郭靖宇在大會“精品微短劇創作論壇”上表達了自己未來將團隊重心放在短劇領域的決心和信心:“除了和騰訊合作的《獅城山海》、與愛奇藝合作的《煙雨神游》兩個短劇大項目,《唐朝詭事錄》和《靈魂擺渡》的短劇版也將在今年和觀眾見面。”
郭靖宇導演(資料圖)
對于大多數普通觀眾來說,“微短劇”是一個相對籠統的概念,定義的標準只是“比原本45分鐘一集的正統劇集短”,而行業內則是將其更加明確地細分為“微劇”與“短劇”兩個門類:
一般來說,微劇的長度在十幾秒到幾分鐘一集,最長不會超過10分鐘,在極短的時間內讓觀眾看到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注重極致的快節奏、反轉和爽感。 而短劇則是長度在10-15分鐘左右,可以用橫屏的傳統方式展現,相對于微劇有更完整的故事邏輯、人物關系和價值觀表達。
“比微劇長,比長劇短,對于傳統的劇情制作公司來說可能比較友好”,論壇主持人,著名影評人李星文這樣總結短劇的特點。
顯然,短劇為從傳統劇集領域轉型的“大咖”們提供了一個相對舒適的緩沖區,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創作優勢的同時,適應劇集的節奏。畢竟我們熟悉的衛視時代的熱播電視劇,如果以中間插播的廣告作為分界,恰好是前后15分鐘的長度。
“我永遠舍不得把核心的那句往死里懟人的臺詞在第一個鏡頭就拿出來”郭靖宇說。
李星文用八個字總結了郭靖宇導演過往所有取得成功的傳奇劇的核心思想:“忠孝節義,傳宗接代”——雖然對于部分收視群體來說,這樣的劇情總是頗具爭議,但配合上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情節設置,一直是面向大眾的收視密碼。進入短劇時代,是否要把這些套上短劇的外殼再來一遍呢?
郭靖宇高分代長劇表作《鐵梨花》劇照
“只要是好故事,從創作、制片和拍攝的角度,對于傳統創作者來說區別不大”郭靖宇坦言:“但身為傳統創作者,我絕不敢說自己能降維打擊短劇劇本。”
“我每天要學習1個小時的短劇。《唐朝詭事錄》的短劇劇本我重寫了三遍,因為如果不做出改變,到15分鐘第一集結束,主角團還沒有組建,這是必須要改變的。”
短劇精品化,“不要再踩長劇時代的坑”
正因為短劇精煉但能承載一定內容和邏輯的特性,使得“精品化”在市場打開之后成為了大勢所趨。短劇的“精品化”首先體現在題材上,各種高品質題材涌入短劇賽道,使得“低配”早已成為了短劇的過去式。
在3月28日下午舉行的網絡視聽大會“視聽創作匠心與創新論壇”上,總臺央視頻原創打造的革命題材微短劇《延喬兄弟》啟動儀式同步舉行,這部短劇中的青年毛澤東將由著名演員侯京健飾演,編劇則是《覺醒年代》的編劇,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主任龍平平。
央視出品的微短劇《延喬兄弟》舉行啟動儀式
“主旋律短劇”是否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尚有待觀察,但央視“國家隊”的入局和以“愛優騰”為代表的大平臺的戰略傾斜則是一個短劇賽道大換血的信號。愛奇藝喜劇中心總經理李莉介紹了自己所在的平臺未來會專注的賽道:“我們首先自然會把重點放在擅長的刑偵懸疑賽道,題材的疊加是趨勢,比如古裝懸疑(《唐朝詭事錄》)、民國懸疑(《朱雀堂》)、懸疑愛情等。在都市題材方面會更關注女性成長類題材。”
短劇的精品化也讓業界對于短劇在藝術上能夠達到的“上限”充滿了期待。郭靖宇表示:“我希望全行業最好的藝術家能盡快參與到短劇的工作中,短劇和長劇是彼此不排斥的”
“我覺得短劇應該有機會上央視、得‘五個一工程’獎,得金雞獎!短劇現在急需要出一個經典作品,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實現他們的文化事業夢想。”
在郭靖宇的心中,短劇是一個非常適合講長故事的體裁,而且越長越好:“我們這些影視人要拿出為千年后的觀眾講故事的決心,要拿出給全世界或者全人類講故事的決心去對待這件事。”他認為短劇的屬性非常適合按季開發IP,用很長的時間跨度講一個很長的故事,“陪伴觀眾成長”。
郭靖宇這兩年打造了更加面向年輕觀眾的IP“唐朝詭事錄”系列,即將推出短劇版
同時,他也認為短劇這一新形式的崛起有利于行業的洗牌和更新:“把創作的權利拿回真的懂這個行業的人的手里。”
“希望平臺帶頭,給收入更多的想象力、讓優質的資本看得上這個行業,同時不要讓這個產業也變成看演員臉的產業。”
為情緒買單還是為故事充會員,付費模式背后的邏輯變化
用李星文的話來說,如果15分鐘體量的短劇仍然留給傳統創作者一定的空間的話,那么3~5分鐘甚至幾十秒一集的“微劇”要做到傳統影視優秀標準的“三精”——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就難上加難了。
微劇快速占領市場本身,就有著豎屏時代走向極致的“速通”風格——“我們已經被短視頻平臺養成了利用碎片化時間觀影的習慣。”愛奇藝微劇業務總經理孫晨陽這樣形容微劇能夠做到的極致:“微劇切割了所有的碎片化時間。但是沒有其他任何一個產品的功能可以切微劇的碎片化時間”。換言之,微劇已經在競爭激烈的豎屏賽道做到了“最碎”。
活躍在微劇一線的編劇醬油這樣形容微劇的“魔力”:“微劇很快。在一分鐘的時間里,有大量的信息填充到了你的腦子里,讓你沒有時間去思考人物、故事,你得到的更多是一種感覺,就是爽感。”而這種爽又是私密性的,“睡覺前看一看,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孫晨陽補充道。
但是,用粗糙劇情套路堆砌廉價爽感的微劇時代也已經要結束了,微劇進入了2.0時代。首先是大平臺入局后,面對競爭,微劇的制作周期和成本在不斷追加。孫晨陽表示,以前一部微劇的成本大約是15萬-20萬,最多40萬,而現在從布景、燈光、攝像、導演、到后期都要走精品化路線,拍攝周期也從原來的最短7天延長到了一個月。
更重要的是付費形式的變化直接導致了內容的迭代:“最開始的微劇播放形式都是單點付費,這種模式下生產的都是強情緒化的內容,需要的是觀眾看個五集、十集,情緒上頭后下單購買后面的內容。而現在轉變為免費模式和會員觀看模式后,就不需要你在前幾期的內容的有效性上追求極致,這就給了整個劇集更多的結構布置和內容張力。”
“免費微短劇”的普及促使了微短劇制作理念的進化和迭代
醬油認為,微劇的精品化并不是看制作,也不是看演員,看的是他的題材和類型,是故事。
“2022年最早一批微劇崛起的時候,市面上的題材主要都是戰神、贅婿。后面隨著女頻的出現,又批量生產了甜寵劇,‘霸道總裁愛上我’”
“現在大家已經不再盲目去做一個網文時代的內容了——比如說最早的時候那種無腦的‘我被欺負了,換了一個身份回來打臉’這樣,觀眾在進步,他們現在對劇情有更多更豐富的情感需求——男女之間的情感話題,父母之間的情感話題,比方說《家里家外》講的是一個時代背景里一個小家庭發生的故事。”
微短劇《家里家外》劇照
IP依舊是平臺法寶,誰來決定觀眾看什么?
從“精品微短劇創作論壇”上各方代表的發言不難看出,導演和編劇方更注重創作的精品化和獨立性,而平臺和制作方則是更加倚重數據和IP的力量。
“短劇的同質化是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愛奇藝戲劇中心總經理李莉坦言:“去年全網上線的短劇接近400部。其實整個題材就這么多,怎么找到自己擅長的點,是平臺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
“除了打磨好劇本,在降低風險方面我們還是要堅持做IP系列化。”
在被譽為“開年第一會”的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上,易凱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冉在他的主題演講中犀利地指出:“我不認為短劇代表劇集產業的未來,但部分短劇一旦做出續季大IP——它們就可以加入到代表行業未來的陣營中來。”
IP的核心在于抗風險,尤其是可獲得的成熟IP改編正在成為熱門。例如與會的歡樂時光影業就批量引進了一批老港片IP,并計劃將這些經過市場檢驗、有群眾基礎的IP“微短劇化”。
周星馳主演香港喜劇名作《食神》(左),周星馳電影金牌配角李力持導演監制的微短劇《廚神》(右)
歡樂時光影業劇集工作室總經理姚夢西表示,對于老港片IP的改編并非翻拍,而是著重于衍生創作:“簡單來說就是老瓶裝新酒,最后的成品可能是經典港片的前傳、番外或是支線小人物的故事,我們可能也會做一些互動引流,讓他們直接成為一個游戲里的NPC等等。”
在姚夢西看來,觀眾看什么很大程度取決于創作者投喂什么。而目前微短劇同質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創作者們在做項目的時候,因為擔心題材獨特,同類題材沒有過“爆款”,很怕項目會賠錢。為了抵御風險,寧愿用市場檢驗過的類似劇本,簡單換一個人設,換一對男女主角再演一遍。
從主流平臺的上榜微短劇海報上看,“同質化”和“流水線”依然是海量微短劇存在的突出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IP并非微短劇的萬能靈藥,在微短劇精品化的路上,成功永遠會留給有準備、有魄力、有實力和尊重觀眾的平臺與創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