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帶著桃花香往鼻子里鉆,滑道轉彎時感覺整個人都飛起來了。”4月3日,肥城儀陽街道桃源勝境旅游休閑度假區內,游客王女士剛從2200米長的“桃花流水玻璃漂流”滑道沖下。
隨著首波游客的歡呼聲,國內首個桃文化主題玻璃漂流項目正式起漂,也為桃源勝境旅游休閑度假區拉開春日序幕。
走進桃源勝境旅游休閑度假區,春日桃林如粉霞鋪展,全透明玻璃滑道纏繞山間,兩朵巨型桃花造型節點點綴其上,游客乘筏順流而下,11個連環彎道,360°視野將萬畝桃林與潺潺流水盡收眼底。
“爸爸你看,桃花在追著我們跑!”8歲男孩樂樂趴在筏邊伸手接花瓣,父親張先生笑道:“原以為是普通漂流,沒想到在‘空中’看桃花這么震撼,孩子全程興奮得尖叫。”
滑道旁的桃花浮雕、觀景臺等細節融入肥城桃文化,讓速度體驗與文化意境結合。攝影愛好者陳先生對準滑道抓拍:“透明滑道與桃花雕塑同框,背后是漫山花海,隨手一拍就是‘人在畫中游’的大片,朋友圈點贊都爆了。”
從“半日賞花”到“深度體驗”,肥城緊扣桃文化IP,在桃源勝境旅游休閑度假區打造5.5平方公里的桃源藍圖。
“我們以魚山、劉臺、栲山古村落為載體,5.5平方公里的度假區將‘單一賞花’升級為‘全季游玩’。過去游客賞花來半天就走,現在有漂流、滑車、民宿、博物館等41個子項目,能住能玩能體驗。”魚山村黨支部書記宋慶全介紹,“魚山里”打造“小麗江”式的民宿集群,石屋老井保留古村韻味;“桃源勝境”板塊的山地滑車、步步驚心吊橋等項目提供動感體驗;“桃花源”區域則有采摘、林下樂園等田園活動。
“白天在滑道‘飛馳’,晚上在民宿寫明信片,動靜結合的體驗很難得。”從濟南過來的游客周女士說這些細節是留住她的“密碼”。
站在山頂俯瞰,觀光車道貫穿桃林,在建的“桃花島”雛形初現,民宿外墻的桃花元素色彩鮮艷。魚山村村民劉大姐的老房改造成民宿,清明假期預訂已滿:“以前只賣桃子,現在游客住民宿、買桃木梳、聽桃林故事,收入翻了幾番。”她的民宿里,游客陳先生一家正聽她講“天上蟠桃,人間肥桃”的傳說:“帶回去的桃制品都有了故事,這才是有溫度的旅游。”
串珠成鏈促共富,肥城鄉村振興的“桃花效應”盡顯。據了解,桃源勝境旅游休閑度假區正式營業后,預計提供300余個就業崗位,帶動村民通過餐飲、手工藝品等增收。
“我們以花為媒,不僅打造網紅打卡地,更要讓古村煥新、村民受益,讓每朵桃花都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花瓣’。” 肥城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任力說。
當游客穿越桃林感受速度與浪漫,收獲的不僅是多巴胺的釋放,更是對“看得見鄉愁”的現代桃源的向往。讓文旅融合的成果,如同漫山桃花般,朵朵綻放于鄉村振興的沃土,桃源勝境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實現。
(大眾新聞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紀宗玉 董效晏 張雪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