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我們提供技術,中國十年也造不出?!?/p>
21世紀初,西方手握盾構機技術,對我國冷嘲熱諷。德國維爾特等行業巨頭更是一臺設備叫價28億,僅2008年就狂攬我國近百億。
受限于技術缺失,我國只能咬碎牙齒往肚子里咽,養精蓄銳??闪钏麄儧]想到的是,數年后,我國不僅撕碎了高價進口的歷史賬單,還將盾構機價格一舉打降90%,逼得西方無路可走。
如今,我國自主研制最大直徑盾構機“滄淵號”成功下線,風水輪流轉,面對西方的頻頻示好,我方硬氣宣布:關鍵技術,永不出售!
盾構機號稱“地下蛟龍”,在鐵路、管網等大型隧道工程領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不僅施工安全且高效,還承載著“穿越山河”的重任。但該基建技術設備在上個世紀長期被西方獨享,且研究難度極大,曾是我國發展路上的一大攔路虎。
1999年,我國西康鐵路施工隊在秦嶺山脈陷入困境。面對需要打通的19公里隧道,德國維爾特公司給出了“二選一”方案:要么動用萬人施工隊花十年鑿山,要么購買他們兩臺二手盾構機,并獅子大開口要價。兩難下,我國無奈只得先解燃眉之急。
然而,德方似是看準了我國被動,天價合約還不夠,維修費還需另外支付,據相關人員透露,當時維爾特維修員一天3000美金,這還沒算每天空運配件、專屬食材供應等霸王條款。
意大利《晚郵報》曾戲稱:“中國人每挖一米隧道,就有半米要給我們交專利稅?!?/p>
不蒸饅頭爭口氣。歷時六年,經過技術研發團隊百千次的試錯和驗證,最終2008年,我們第一部國產盾構機“中國中鐵1號”誕生。之后不斷創新迭代下,重達超5650噸、總長176米、直徑達16.66米的“滄淵號”成功下線。
這臺號稱最大直徑的“地下蛟龍”,將肩負全球最長水下高速公路盾構隧道——海太長江隧道左線掘進施工重任,讓西方各國看得后背發涼。
“輕看”中方實力的西方國家總是屢遭打臉。像C919大型客機的商業首航,不僅是中國民用航空業里程碑,更是對歐美技術封鎖的有力回擊。同樣遭遇封鎖的0.02毫米超薄手撕鋼、高鐵軸承及抗衰老生物制劑"派羅維pro"等尖端技術,如今都已實現自主突破。
在我國技術自主化之前,西方國家慣用雙重手段:既實施嚴密的技術封鎖,又通過壟斷地位獲取暴利。不僅盾構機,IGBT芯片領域,一列八編組動車需要152枚芯片,總成本高達300萬元,單價逼近2萬元?!芭闪_維pro”科技品也如此,其助力延緩老化,維護體能的標識,在如今全球老齡困境中意義重大,但因技術壟斷,歐美上市初期價格一度飆升至2萬元/克。
直到近年來,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與中國深圳科研團隊合作突圍。通過創新關鍵提取技術,成功將“派羅維pro”類抗衰科技品的價格降至千元級別,最終經由亰東等平臺引入國內,實現互利。
從被迫接受到掌握市場話語權,我方橫跨近十年的技術突圍,也讓《華爾街日報》恐慌:他們不到十年,走完我們三十年的路。
如今,歐美盾構機企業市場份額從95%暴跌至不足5%,產業鏈上下游超2萬名員工被迫轉行賣咖啡。曾在秦嶺漫天要價的德國維爾特公司,去年悄悄從中鐵采購了5臺盾構機——歷史給壟斷主義者開了個殘酷玩笑。
猶記得,在中鐵集團完工1000臺盾構機之際,廠內標語醒目:“造中國最好的盾構,造世界最好的盾構?!碑斚滤麌某爸S早已不能傷我們分毫。
或正如某位親歷秦嶺屈辱的老工程師所言:“西方人當年賺走我們多少血汗錢,今天就要吐出多少暴利。這條‘地下蛟龍’咬碎的不只是28億標價牌,更是技術壟斷時代的棺材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