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2月上市以來,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憑借其“地表最快四門量產車”的性能標簽和52.99萬元的起售價,迅速成為市場焦點。然而,對于普通家庭而言,這款車的購買門檻與后續養車成本仍需謹慎評估。今天小編就從購車成本、貸款方案及養車成本等維度為你分析可行性,想買小米SU7 Ultra的朋友一定要看到最后。
一、購車成本(首付與貸款壓力)
1.裸車價與必要支出
小米SU7 Ultra標準版售價52.99萬元,如果選裝10萬元競速套裝總價都已經突破67萬了。以標準版為例,裸車價之外還需繳納購置稅(約1.7萬元)、保險(預估1.2萬元)、上牌費(約400元)等,在不增加任何選配的情況下落地價已經到了56萬元。
2.貸款方案與月供壓力
按標準版首付30%計算:約15.9萬元(無任何選配的情況下),貸款37萬元,分5年(60期)還清,按年利率4%計算,月供約7000元
根據國際通行的債務收入比(DTI)原則,月收入至少需達到21000元以上才能覆蓋貸款壓力。若首付比例可提高至50%則需貸款26萬元,同樣按60期,年利率4%計算,月供可降至4900元,對應月收入需15000元。
二、養車成本:隱性支出不可忽視
1.固定支出
保險:高性能電動車保險費用較高,預估年保費1.1-1.3萬元,平攤至每月約1000元
電費:按網友實測電耗23.9kwh/100km計算,若每月行駛2000公里,家充與快充混合使用,電費約500-700元/月
停車:一線城市車位租金約800-1500元/月
2.保養費用
分為單年度和雙年度:
首保:1年或2萬公里(費用480元,含安全檢查+空調濾芯更換)
后續單年度保養:車輛安全檢查、空調濾芯更換(約750元/年
后續雙年度保養:增加制動液更換(約1400元/次
3.意外支出
高性能意味著高昂的維修成本,以輪胎及隨處可見的碳纖維材料為例:
輪胎:按途虎平臺價格,前輪胎價格2100/條(265/35 R21)),后輪價格2900/條(305/30 R21),網上有濟南車主通過官方售后更換單條輪胎實際支付2900元(含免工時費);
碳陶瓷剎車盤:官方未公布具體價格(選裝價為8萬元),參考選裝價及同類車型市場價,預計單套(含前后盤)更換費用約6萬-8萬元
剎車片:官方未單獨公布剎車片價格,但參考此前公布的“高性能制動套裝”(含前后剎車片+剎車油+工時費)總價為4133元,其中配件費3713元、工時費420元。若僅更換剎車片,費用應低于此價格。
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選裝價4.2萬元,損壞后若碳纖維層受損需整體更換,無法修復;
碳纖維尾翼:1.2萬元
側裙/車頂/外后視鏡:單件更換費用約2-3萬元
風險提示:高性能配置在事故中更易受損,可能導致次年保費上浮10%-30%
綜合計算:僅固定養車成本每月至少3000-4000元,疊加月供后,車主月收入需至少3萬元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三、不同收入群體的可行性分析
1.高收入群體(月收入>10萬元)
閉眼入!您需要考慮的是選裝清單,而不是這個問題,若您看到這里可以自動忽略后續內容。
2.中高收入群體(月收入2.5萬-4萬元)
以月薪3萬元的用戶為例,在扣除月供和養車費用后,剩余可支配收入不到2萬元。若還有房貸,小孩等家庭方面的支出,需要謹慎考慮剩余可支配收入是否會影響生活質量。
3.普通工薪階層(月收入<1.5萬元)
勸退警告!以月薪1.5萬元為例,貸款購車后月供占收入46%,疊加養車成本后,生活品質將大幅下降,甚至可能陷入負債循環。
最后:
雷總在小米SU7 Ultra的發布會上說過:“SU7 Ultra不是代步工具,是給少數人的夢想”。據某互聯網平臺數據顯示,小米SU7 Ultra訂單中80%的車主是30-35歲男性,女性占比僅20%。如果你月薪3萬+,存款夠付首付,且愿意為“地表最快四門量產車”的推背感放棄幾年奶茶自由,那就沖吧!畢竟能讓BBA車主集體換車的國產車,十年難遇一次。但如果你月薪不足2萬,且還有房貸占大頭,聽我一句勸:隔壁SU7 Max落地32萬,零百2.8秒,一樣能帶你看夕陽。畢竟,賽道很遠,生活很近。
那么,如果是你,月薪多少會沖SU7 Ultra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