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清鵝業保護優良品種資源,擴大種群規模
長樂灰鵝“飛”向全國
長樂灰鵝。(長樂融媒體供圖)
“嘎……嘎……嘎……”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長樂區潭頭鎮元岱村的福建友清鵝業有限公司,未見其鵝,先聞其聲。不一會兒,大群長樂灰鵝昂起脖頸,優雅登場,有的撲棱翅膀,有的扭著屁股,還有的歪著腦袋。它們次第入水,水塘瞬間“活”起來。“這些都是選育3年多的老母鵝。”友清鵝業負責人劉友清說,水塘是鵝群的天然運動場,可以確保育成鵝有足夠的運動空間。
友清鵝業是全省唯一的灰鵝保種場,1998年10月經省農業廳畜牧局審批建立,同年12月長樂灰鵝良種選育與配套技術開發研究被省科委列入福建省科技項目;2015—2017年度被列為市級直控城市副食品基地;2017年12月被農業部授予農產品地理標志。在這一方小天地里,長樂灰鵝這一擁有500多年歷史的福建省地方優良品種,正以獨特的品種特性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以前灰鵝多為農戶散養,因管理不善等原因,灰鵝本地品種衰退混雜。”劉友清說,為了保護品種資源,他們采取本地品種選育、提純復壯、擴大建立核心群等措施。為了避免鵝群近親繁殖,更好地保護本地灰鵝優良品種,他們在每一只鵝上都做好標記并分開籠養,每一籠都是不同的家族。該保種場現有長樂灰鵝核心群母鵝210羽、公鵝35羽、家系選育35個、擴展群2500羽,配套種草15畝,年產蛋4萬多枚,提供種苗4萬多羽。
“長樂灰鵝很好養,而且很少生病。”友清鵝業工作人員介紹,長樂溫暖濕潤的氣候、廣闊的濱海平原和豐富的水產資源都為長樂灰鵝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
雖然如此,保種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我記得有一年刮臺風,鵝棚都被吹倒了,灰鵝被壓在下面,損失慘重。”劉友清說,前幾年,由于鵝苗難銷,經營一度陷入低谷,但“長樂灰鵝品種不能丟”的信念一直支撐著他。為此,他去浙江等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決定拓展產業鏈,進行深加工。目前,友清鵝業仍以銷售鵝苗為主,除了供應省內的莆田、福清、寧德、閩清、永泰等地外,還銷往廣東、浙江等省外地區。省畜牧總站、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長樂區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經常到企業現場指導,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劉友清表示,將繼續擴大種群規模,通過科學調控養殖環境、精準優化飼料配方,提升活鵝產量。同時,挖掘長樂灰鵝歷史,拓展深加工產業鏈,推出熏鵝、營養鵝湯等特色產品,打造獨具特色的長樂灰鵝本土品牌,讓長樂灰鵝走出福建、飛向全國。(記者 蔣雅琛 通訊員 林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