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網咨詢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于近日對印第安納大學的知名華裔教授王曉峰及其妻子的住宅進行了突襲搜查。此次行動引發了外界對美國政府“中國行動計劃”可能死灰復燃的擔憂,同時也讓華裔學者群體再次面臨調查與歧視的陰影。王曉峰教授是計算機安全領域的知名學者,曾擔任印第安納大學安全與隱私研究中心主管。然而,他目前已被從盧迪學院的網站上刪除,且其個人簡歷信息也已從印第安納大學發布的研究生課程安排中被移除。
王曉峰(資料圖)
3月28日清晨,美國的FBI沒有出示任何文件、沒有說明任何理由,20名特工荷槍實彈,包圍了華裔教授王曉峰的住宅,這場"地毯式搜查"從早上8點持續到了黃昏。他們對王教授住宅的每一個角落都進行檢查,每件物品都被逐一翻查,大到家具電器,小到抽屜里的文件紙張,無一幸免,就連屋外的垃圾桶,也沒能逃過他們的"法眼”。最終,FBI搬走了大量資料,令人意外的是,被帶走的資料里,不僅有與王曉峰的工作文件,甚至還有他孩子的作業本,這都成了王教授泄露機密的"罪證”。
王曉峰的遭遇令外界擔憂“中國行動計劃”死灰復燃。“中國行動計劃”于2018年11月啟動,特朗普政府當時要求94個地區司法部門每年至少提出一至兩起針對中國的訴訟,以防止中國“從美國竊取信息”。美情報機構亦以該計劃為由憑空捏造“中國學術間諜”,大興冤案。2022年2月23日,拜登政府宣布終止特朗普政府期間啟動的“中國行動計劃”,但該行動導致的寒蟬效應猶在。
特朗普(資料圖)
自2018年“中國行動計劃”啟動以來,超過200名華裔學者被無端調查,其中35%的人被迫離開美國。《自然》雜志最新民調顯示,75%的科研人員正考慮逃離美國,頂尖人才的“加盟潮”讓中國高校成為受益者。但這種“用腳投票”的無奈選擇,卻被白宮解讀為“戰略威脅”,進而催生更激進的打壓政策。最新研究顯示,超過200萬篇學術論文因存儲不當從互聯網消失,而美國政府主導的“學術清潔”運動,正加速這一進程。
實際上,如果我們回顧那些被針對的華裔科學家,十個有九個的罪名都是泄露國家機密,大多數都是因為他們有很多中國學生,或者跟中國大學關系太好。沒有任何一名科學技術是能通過閉門造車獲得成功的,科研一直都是一條國際合作的產業鏈。各國學者相互交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威脅國家安全在美國就是一個口袋罪,什么人都可以往里面裝,根本沒有正義和公平可言。而美國這么做就是在針對中國,表明他們想要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的態度。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除了在迫害華人、華裔科學家以外,也在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在3月26日特朗普就簽發命令,要對所有進口美國的汽車都征收25%的關稅,他還說考慮對木材和藥物產品也都征收額外關稅,這將再度影響到中國的工業制品進入美國市場。并且此前特朗普還曾聲稱要在4月2日,宣布對貿易順差經濟體加征“對等關稅”,到時候他可能會再對中國出手,可以說特朗普是在逼著中國迎戰。
面對執迷不悟的特朗普,中國雖然還在努力與其溝通,但也不得不做應戰的準備。央視旗下的媒體近期就發文,直言如果美國對華加征所謂的“對等關稅”,中國必將堅決反制!特朗普應當理解中國不是虛張聲勢,他要是敢繼續對華出手,就要做好遭受中國凌厲反擊的準備!作為中國人,我們很清楚一味忍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古人就警告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后果,所以當中國面對一個貪得無厭的對手時,絕對不會讓其得逞,只會挺身應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