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前兩天,美國總統(tǒng)發(fā)起了“關稅全球大戰(zhàn)”。對于這場“關稅全球大戰(zhàn)”,世界各國紛紛做出了不同的反應。各國做出的反應究竟是怎樣的?在這些反應的背后,它的底層邏輯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跟大家來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要說的是越南。這一次對于“關稅大戰(zhàn)”,越南是屬于反應很快的國家。那邊剛剛宣布加稅,這邊越南就聲稱別加稅,我把對美進口商品的關稅降為零。對于越南的這種反應,我看很多網(wǎng)友說他是“滑跪”,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因為大家光注意看了越南說的前半句話,越南其實還有后半句話。后半句話是什么呢?我把你的進口商品關稅降為零,你把我的進口商品關稅也降為零。
從表面上看,越南的這個反應有點假裝沒聽懂。為什么說假裝沒聽懂呢?因為川普的關稅并不是根據(jù)你的關稅是多少而決定的。表面上它起了個名字叫“對等關稅”,其實跟你的關稅是多少沒有半毛錢關系。這個所謂的“對等關稅”是怎么算出來的呢?算的方法很搞笑,用美國的逆差做分子,用兩國的貿(mào)易額做分母,這樣出來了一個數(shù)字,把這個數(shù)字再除以二,就是美國要給你的所謂“對等關稅”。說白了,這個“對等關稅”針對的不是你關稅是多少,而是你與美國的貿(mào)易順差是多少。
表面上他講的這個“對等關稅”“關稅世界大戰(zhàn)”是要公平貿(mào)易。怎么樣是公平貿(mào)易呢?我買了你多少東西,你就要買我多少東西。用他的邏輯來講,只有進出口貿(mào)易是絕對平衡的,這個貿(mào)易才是公平的。越南真不懂這個道理嗎?顯然不會的。越南跟川普打了一個岔,假裝沒聽懂,告訴對方我把我的關稅降為零,你也降為零好嗎。其實都知道,真這樣,美國就沒必要發(fā)動“關稅世界大戰(zhàn)”了。
那么越南這么做,他的底層邏輯又是什么呢?底層邏輯是川普發(fā)動“關稅大戰(zhàn)”并不是一個回合就結束了。現(xiàn)在川普對各國公開叫價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我也還你個價。這個雙方關稅同時為零就是越南還價的標準。其實說起來越南也很可憐,因為他跟美國討價還價的資本很少。越南對美的貿(mào)易順差占到越南對美貿(mào)易的80%以上,所以他才會收到川普46%的所謂的“對等關稅”。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越南有幾張“牌”可以跟川普討價還價。
同樣表現(xiàn)的還有一個國家,那就是印度。印度的反應更快,川普那邊關稅還沒出來,他就先把美國商品輸入的一些關稅降為零了。當然印度是個老滑頭,所以他并不是把所有美國輸入商品關稅降為零,只是降了幾項。同樣這個舉動也是表明一個態(tài)度,然后再跟你美國慢慢談。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日本的表現(xiàn)。日本的表現(xiàn)很有意思。第一個表現(xiàn)是他的首相石破茂在講,這是一場空前的危機,好像對美國很不滿,以至于有些人在想說日本這一次能不能剛起來。結果第二天石破茂就公開發(fā)聲說希望到美國去跟川普當面談。顯然這是慫了。
怎么談呢?第一層可以理解,日本也認為川普發(fā)起這場“關稅世界大戰(zhàn)”之后,會一個一個的跟不同的國家去談新的貿(mào)易規(guī)則,所以他急著要先去談。其實先談并沒有多大好處,畢竟后談的可以看到前面談出來的是什么樣子,我有一個參照。那么為什么日本要急著先談呢?當然是表明一個態(tài)度了,我是一個很積極的態(tài)度。
更核心的石破茂講的是,我可以在亞太地區(qū)更多的配合美國的政策,我可以幫助你實現(xiàn)制造業(yè)回歸,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是可以雙贏。話里話外大家一聽就明白,這又是拿中國作為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呢。日本的這種做法管用嗎?很可惜,我看是不大管用。因為川普這個人和“老拜”不是一個路子,他屬于既要也要。所以用這樣的交換條件跟他談判,恐怕談不出來日本想要的結果。
另外一塊在新聞上比較熱鬧的就是歐盟的反應。歐盟反應是大家預料之中的反應。法國、德國要求強硬對待美國的“關稅大戰(zhàn)”,但是在歐盟開大會討論的時候,意大利、西班牙不同意。意大利的經(jīng)濟財政部長賈恩卡洛·焦爾杰蒂明確表示,歐盟若對美國加征報復性關稅,將導致雙輸局面,損害歐洲自身利益。其實歐盟的底層邏輯也很清楚,那就是等著看,畢竟川普打的什么“算盤”,他的底線在哪里還不清楚,所以不妨在歐盟內(nèi)部扯扯皮,先不急著作出反應。
講這些大家感覺都不是核心的東西,大家最關心的是中國的反應,中國反應的底層邏輯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看到中國在這個事件當中所做出的反應可以說是最快的之一,而且也是最剛的。這個最剛已經(jīng)沒有之一了。中國的反應是一系列組合拳,其中最核心的是對所有原產(chǎn)于美國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而且不予減免。
那么中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它的底層邏輯是怎么樣子的呢?首先講最基本的底層邏輯,和大家的都一樣,就是算定了川普接下來還要跟這些國家一個一個的談,談就有一個談判的起點。越南給出的談判起點是,我們都從零關稅開始談。那么中國給出的談判的邏輯起點是,你給我加征34%,我也加征34%,咱們從34%邏輯起點開始談,和越南的邏輯起點剛剛相反。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邏輯起點?為什么只有中國這么做呢?我想背后的邏輯是兩條。第一條是實力的邏輯。不管是越南、印度、日本、歐盟,其實說起來跟川普討價還價的余地都是有限的。因為各自為戰(zhàn)的時候,他們手中的籌碼確實不多,除非大家團結起來捆在一起,但是現(xiàn)階段看還很難做到,所以都不敢跟美國硬剛。只有中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進口貨物來源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制造業(yè)大國。憑著這個底氣,我們可以跟美國硬剛,把“牌”亮出來,你征多少關稅我也征多少。如果不服的話,我還可以再給你附帶一些其他的條件,談不談就是這個價碼你看著辦。這一點只有中國能做得到。
第二個底層邏輯在哪里呢?第二個底層邏輯是川普這個人吃硬不吃軟。大家可能還有印象吧,在他上一個任期的時候,曾經(jīng)來訪過中國。當時中國對他很客氣,而且簽了一個規(guī)模空前的購物大單,但是川普回去立馬發(fā)動了對中國的“貿(mào)易戰(zhàn)”。這反映了他的商人思維,也就是你給他了一個足夠好的價碼,他看到之后不認為你給他的是最好的東西,而是認為你那里還有更多的油水可榨,所以他又會叫出更高的價碼。對于這種吃硬不吃軟的人來說,既然上一次給你臉你不要,那么這一次干脆連臉我也不給你了。
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個說法,覺得很有意思,說的是在應對美對我加征關稅這個事上,應該好好看一下《六國論》。《六國論》里有這么一段:“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的這一段話,實際上講出了川普的本質(zh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