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烏剛在沙特聊完,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突然聲稱,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感到“生氣和憤怒”,因為對方不認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領導地位。這回他威脅普京要是不停火,就要對俄羅斯加征“二級關稅”。
有關澤連斯基身份的話題,簡單來說就是他法定的總統任期早就結束了,卻借助烏克蘭的戰時條例,一直給自己延續權力,這番操作在普京這里是不認的。
現在,特朗普表現出來的態度,像個“烏克蘭的堅定盟友”,
但諷刺的是,就在不久前,美國特使還要求烏克蘭開啟大選,甚至逼著烏方點了頭。
特朗普對俄發火
這種反復無常的態度,讓人不禁想問: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算盤呢?如今的美國,真想回到烏克蘭這邊嗎?其實不然。
熟悉特朗普風格的人都知道,他的“憤怒”往往帶著明確的目的性。這個所謂的“二級關稅”,主要針對俄羅斯的石油,問題是,在俄烏沖突爆發后,美俄的能源交易已經大幅削減了。
所以,特朗普對俄羅斯的這種威脅,聽起來更像是象征性的政治表態,試探性地對俄進行經濟打擊,作為跟普京談判的籌碼。
事實上,特朗普一邊對普京“放狠話”,一邊卻長期對普京本人表現出曖昧態度。他曾多次稱贊普京“強大”“聰明”,甚至在還聲稱能理解俄羅斯的行動。現在突然對俄發難,背后恐怕是有其他利益在驅動。
普京
那么,特朗普為什么一邊要求澤連斯基下臺,一邊又對順著自己話的普京“不滿”呢?恐怕是為了忽悠前者簽下礦產協議。
就在美俄交涉的時候,特朗普這邊,其實也給烏克蘭遞上了新的提案,而這份協議的嚴苛程度,讓烏方都不禁直呼,新內容“實際上把烏克蘭變成了美國的殖民地”。
澤連斯基也表示,烏克蘭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協議。
從這個方向來看,特朗普跑去對普京施壓,要求俄羅斯停火,或許是為了安撫烏克蘭的情緒,給他們一個“簽了協議,美國就會強迫俄停戰”的錯覺,來讓澤連斯基更“合作”一點。
澤連斯基
所以,特朗普“交易型外交”從未改變,他的言行看似矛盾,但核心邏輯始終如一,一切都服務于利益交換。
他既可以在鏡頭前對普京“發火”,轉頭又可能私下跟對方一起商議,何時共推澤連斯基下臺;一邊要求尊重烏克蘭的“主權”,一邊盤算如何讓美國在領土劃分上分一杯羹。
對特朗普而言,現在他要達成兩個目標,一個是盡快達成停火,完成自己的政治承諾,另一個就是跟烏克蘭簽訂礦產協議,兩者結合,就造成了這種反復無常。
而對于烏克蘭來說,特朗普的“政治戲碼”,帶來的或許不是更多的援助,而是“強制交易”的前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