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走進阿拉善盟滬蒙能源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00萬噸煤焦化配套2×240th干熄焦項目建設現場,只見滿載紅焦的焦罐車穩穩駛向提升井架,借助干熄焦余熱利用技術,低溫惰性氣體迅速涌入,吸收紅焦釋放的顯熱,進而轉化為電能,實現了能源的高效循環利用。“該項目已經投入7.5億元,主要建設兩套干熄焦爐、兩臺余熱鍋爐以及配套的汽輪機發電機組,目前部分項目已經投產,每年大約能節約用水100萬噸。”該公司干熄焦車間主任王金芳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阿拉善盟持續推進節水增效行動,該盟各級各部門凝心聚力推進節水行動攻堅,聚焦工業節水減排、農業節水增效、生活節水降耗三大領域,通過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完善水資源管理體系、培育全民節水意識等舉措,各領域齊頭并進、協同發力,構建水資源節約集約新格局。
阿拉善盟工信局將節能節水技術改造作為工業綠色轉型的關鍵,緊盯重點能耗企業,通過線上線下多元方式強化政策宣傳與精準引導,激發企業綠色化改造積極性,并積極幫助企業申報自治區節水技改專項資金及綠色制造示范項目,“十四五”期間鼓勵引導企業實施多個重點節水項目改造,實現年節水423萬立方米,獲批自治區專項資金支持1190萬元;同時,培育并申報14戶企業創建自治區節水型企業,為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活力。
這幾天,孿井灘黃河高揚程灌溉事業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深入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的農灌區走家入戶,耐心地為農戶們講解節水知識,手把手傳授節水技巧。
為有力推動農業節水,阿拉善盟農牧局打出一套“組合拳”,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推廣節水技術、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全面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截至目前,全盟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8.78萬畝,基本實現從大水漫灌向滴灌轉型,創新推廣“干播濕出”“無膜淺埋滴灌”等節水模式,年推廣面積超30萬畝;在地下水超采區推行輪作休耕和耐旱作物種植,2024年新增節水作物14萬畝、輪作2.4萬畝,糧經草種植結構比例優化至49.27%∶30.13%∶20.6%;同時加強技術培訓和示范引領,創建高效節水示范區14個,推廣北斗導航精量播種8.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穩定在49.55萬畝。
“我們將圍繞‘全年節水100萬方’目標,分解任務至各旗區,通過推廣全生物降解膜、貼片式滴灌帶等技術,結合糧改飼、設施農業等項目多路徑節水。同時,完善‘大糧食觀’考核體系,延長農產品加工鏈,探索集約化經營模式,強化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推動節水農業與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協同發展,破解水資源約束與糧食安全矛盾,助力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阿拉善盟農牧局副局長李希榮說。
公共機構在節水型社會建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走進阿拉善盟行政中心大樓,節水標識隨處可見。衛生間內,感應式節水器具靈敏便捷,新投入使用的凈化水轉中水裝置將處理后的水用于日常衛生打掃,成功實現了水資源的“二次利用”。
連日來,在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紫苑華亭小區,城鄉水務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借助智慧水務一期大數據平臺的分區計量系統,利用儀器精準鎖定疑似漏點并進行定位。2024年,阿拉善左旗城鄉水務有限公司啟動巴彥浩特水質提升增效4項管網改造工程,致力于解決城區供水管網漏損、雨水排放不暢等問題。
“今年,我們將堅定秉持‘四水四定’原則,統籌推進節水與開源并重策略,全力打好節水‘組合拳’,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強化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力爭將全盟年用水總量控制在3.63億立方米以內。同時積極拓展非常規水源利用,系統推進雨洪水資源化利用工程,真正形成‘天上水、地下水、再生水’三水共治的新格局。”阿拉善盟水務局局長謝方仁說。(記者 劉宏章 實習生 納日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