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當地時間3月24日,美國與俄羅斯代表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圍繞俄烏沖突舉行了新一輪的會談。據路透社報道,此次磋商重點圍繞兩個方面,其一是要求俄烏雙方停止對能源和民用基礎設施的遠程打擊,其二是推動在黑海地區達成“有限海上停火協議”,以保障航運安全、恢復糧食與能源出口。白宮方面表示,美國希望在全面停火達成之前,先落實黑海地區的局部停火機制,以“允許船只自由通行,恢復地區穩定”。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資料圖)
白宮發布的兩份文件顯示,美國與俄烏均同意在黑海確保航行安全、消除使用武力的可能、阻止將商船用于軍事目的。美國與俄烏均同意制定措施落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達成的禁止攻擊俄烏兩國能源設施的協議。美國將幫助恢復俄羅斯農產品和化肥進入國際市場,降低海運保險成本,并提高這些交易對港口和支付體系的使用。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美在沙特利雅得會談中討論了黑海航行安全問題。拉夫羅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俄方支持以各方更可接受的方式恢復黑海糧食外運協議。俄方擔憂正在遭受“西方游戲”影響的非洲、全球南方和全球東方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他指出,如果恢復黑海糧食外運協議,俄方將需要明確的保證,這種保證只能來自美國對烏克蘭當局所下的命令。
俄方公開暗示邀請聯合國或第三方大國介入這一部分停火的談判之中,顯然也是對這一臨時停火協議覺得不是那么靠譜。黑海停火問題在雙方交戰之初就曾經達成過協議,只是后來俄認為烏和美歐不遵守協議而一怒之下就取消了。一是歐洲借機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問題,或者說是烏克蘭借機走私軍火。二是對俄農產品和化肥禁運制裁的解除問題,以及俄的海運安全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2025年3月25日,烏克蘭防長烏梅羅夫在沙特利雅得拋出的五條“和平成果”,如同一劑強心針點燃了國際輿論場。然而細究條款細節,這場被冠以“技術磋商”之名的三方會談,實則是美俄烏在能源、地緣與戰略利益上的精密博弈。當停火協議撞上制裁解除條件,當“自衛權”遭遇“監督機制缺失”,這場被熱炒的外交突破,不過是新冷戰格局下大國交易的冰山一角。烏梅羅夫宣稱的“黑海非軍事化”共識,本質是美俄烏三方各取所需的文字游戲。
普京(資料圖)
據環球時報報道,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在訪俄期間接受俄媒專訪,提到當前中俄關系有三大特質:一是世代友好,永不為敵;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贏;三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這一表述引發外媒關注。路透社1日稱,中國外長此次訪問俄羅斯,意在繼續深化兩國戰略協作。外交部長3月31日至4月2日訪問俄羅斯。4月1日,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
至于“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則是中俄兩國發展外交關系的重要遵循,中俄互為最大鄰國,無論是結盟還是對抗,都不符合兩國長遠利益。而堅持上述這三項原則,才能讓中俄關系免受第三方干擾,煥發出新的活力,保持長期穩定的態勢,不僅有利于各自的發展,也有利于世界局勢的總體和平。而當前有些國家,為了一己政治私利,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大搞陣營對抗的做法,讓國際局勢更添動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