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網報道,盡管歐洲聯盟與美國近來因烏克蘭危機分歧和關稅爭端關系趨冷,歐盟成員國芬蘭總統亞歷山大·斯圖布近日突然訪美,赴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會面,雙方圍繞美國從芬蘭購買破冰船議題進行磋商。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真相社交”發文說,“斯圖布總統與我期待加強芬美伙伴關系”,包括“采購和研發大量美國急需的破冰船”。芬蘭總統府在一份聲明中稱,斯圖布此次赴海湖莊園拜會特朗普屬“非正式訪問”。
特朗普(資料圖)
“斯圖布總統和我期待加強美國與芬蘭間的伙伴關系,這包括為美國購買和開發大量急需的破冰船,為我們國家和世界帶來和平與國際安全。”特朗普在帖文中說。美國此前也曾宣布與包括芬蘭在內的國家建立破冰船合作計劃。據報道,美國白宮去年7月發布聲明說,美國、加拿大和芬蘭宣布打算建立“破冰船合作計劃”的三邊協議,在極地破冰船生產等方面進行合作。聲明表示,此次合作將加強造船業和工業能力,并通過信息交流和勞動力的共同發展,建立更緊密的安全和經濟聯系。
美國海軍在全球范圍內一直以其強大的實力著稱,尤其是在航空母艦、驅逐艦、核潛艇等領域,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但你們知道嗎?美國海軍有個致命軟肋——破冰船。作為堂堂世界第一海軍強國,美國僅擁有兩艘破冰船,分別是“極星”號和“希利”號。“極星”如今只能勉強維持以往的任務,基本就是在"茍延殘喘",根本不敢去新海域,怕自己困在冰里出不來!“希利”號因船殼和船首的特殊角度設計,只適合在開闊水域破冰作業,無法前往南極厚冰海域,只能在北極執行破冰巡邏任務。
“極星”號(資料圖)
北極的戰略價值早已超越地理概念。全球變暖撕開的冰層裂縫下,躺著價值十萬億美元的油氣資源和占地球30%的未開發天然氣,更有稀土等戰略礦產如同冰層下的寶藏。更致命的是三條“冰上黃金水道”:北方海路讓俄羅斯坐收過路費,西北航道牽動美加神經,而跨極海路這條4500公里的極地中央大道,冰層厚度堪比蘇伊士運河寬度,誰能破冰開路,誰就扼住了未來全球貿易的咽喉。
除此之外還有位于北極航線附近的加拿大,同樣也是建造破冰船技術較為優秀的國家之一,當然芬蘭同樣位于極北的冰寒之地,他們國家破冰船的數量和技術也相當厲害,而且當前世界上60%的破冰船都是芬蘭設計的,所以他們在建造破冰船方面有著豐富的技術和經驗。但芬蘭總體的制造能力并不是那么強悍,如果美國真的訂購48艘破冰船的話,這對于芬蘭造船業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北極航道(資料圖)
而與此同時,中俄早就謀劃打造穿越北極的冰上絲綢之路航道。這條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中國與歐洲的運輸時間。據中國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從中國東部港口到歐洲西部港口,走傳統的蘇伊士運河航線大約需要30 - 40天,而走北極航線只需15 - 20天。這不僅能節省大量的運輸時間和成本,還能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多次表示,要加強北極地區的開發和建設,將北極航線打造成俄羅斯的“國家運輸走廊”。
這樁交易背后是北極戰略的暗流涌動。隨著冰蓋融化,北極航道預計2050年成國際貿易黃金水道,中俄早已聯手開發。美國海軍戰略專家直言:“誰掌控破冰船,誰就捏住北極經濟命脈。” 但芬蘭網友卻擔憂:“美國買船是真,拉我們站隊中俄也是真!” 更有軍事觀察員犀利點評:“特朗普這波操作,堪比用破冰船在北極圈畫了個‘美國優先’的餅。”這場破冰船生意,既是美國補齊極地短板的無奈之舉,更暴露大國博弈的冰山一角。正如網友神總結:“以前是航母競賽,現在連破冰船都內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