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迎來了特別的訪客——南湖公園華星游樂公司的員工們,他們手持錦旗和鮮花,專程前來感謝該校護理學院的張芮嘉和李姊航兩位同學。
事件回溯至3月22日,這對“急救搭檔”在南湖公園意外遭遇一名男子呼吸驟停的緊急情況,她們憑借專業素養迅速展開生命救援行動:張芮嘉持續進行規范的心肺復蘇操作,而李姊航則同步安撫家屬情緒并進行保護性清場,直到將該男子安全送至救護車,二人才安心離開。她們跪地施救的八分鐘,丈量著生命的長度,詮釋著醫者的溫度。
這次成功的救援并非偶然,作為全國急救教育試點院校,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不僅開設了急救實訓課程,還系統組織了心肺復蘇(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等急救技能專業培訓,更將“精誠為醫、匠心育醫、厚德弘醫”的育人理念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職業信仰深植長醫青年的內心。
在夯實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學校持續通過杏林青年志愿者隊伍這一移動育人平臺,將急救志愿服務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積極打造具有實踐育人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課堂”。一年來,通過情景模擬教學法、校內外多部門聯動等多元化實踐場域,先后策劃實施了地鐵樞紐及體育運動場館急救技能巡展、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培訓、急救知識進社區等項目,其中包含8場“心肺復蘇(CPR)”“突發暈厥”“創傷包扎”標準化急救流程演示、2次應急響應模擬訓練,累計覆蓋市民超2000人次,形成“專業培育+思政引領+志愿服務”三位一體的育人閉環。
“每一次按壓,都是對生命的莊嚴承諾。”李姊航緊握著因訓練而泛紅的手掌說道。這聲新時代醫學生的宣言,正被長醫青年寫入實踐,那些在晨光暮色中重復的按壓計數化作與死神賽跑時的生物鐘回響,更在處置突發險情中,讓急救箱的金屬反光映出了“白大褂”的使命輪廓。
從校園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青年學子們正以他們的專業知識守護著生命,通過具體的行動為健康中國戰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當高超的醫術與深厚的家國情懷同步跳動時,孕育出的正是德才兼備的新時代醫療衛生服務人才。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娟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