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春季的巴中,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下,萬物蓬勃中躍動著產業新動能。
從平昌鞋服產業科技園的機器轟鳴,到恩陽古鎮“恩陽船說”夜游項目的槳聲燈影,從通江杜仲全產業鏈的深加工車間,到西南最大“海福特”智能核心育種場的數字化屏幕,巴中正以“產業融圈”破局,借“特色出圈”突圍,書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新時代答卷。
巴中市重點產業投資推介會上的集中簽約活動。
融圈建鏈
鍛造產業筋骨
在巴州工業園,四川絲米諾家居的智能生產線正為成都家具企業提供配套。“成都研發、巴中制造”的模式,讓企業成本降低20%。隨著巴南高鐵通車,這種“融圈建鏈”效應加速顯現:2024年,巴中承接成渝產業轉移項目越來越多,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備份產業鏈”初具規模。
在平昌經開區,總投資5億元的鞋服科技產業園正拔節生長。作為中國西部新崛起的鞋服生產基地,平昌通過重構“1+N”產業版圖,成功吸引奧麗儂、勵華制衣等40余家鞋服企業入駐,形成日均成衣產能3000件的產業集群。平昌縣人社局創新“四個一批”用工保障機制,2024年輸送產業人才1400名,助力產業產值突破20億元。
蘇州無錫常州三地企業家到巴中考察。
這種“鏈式思維”同樣在恩陽區顯現,維超科技、悍天電子等企業,帶動新型顯示產業鏈上下游協同,2025年新型顯示及LED光電企業已達33家,構建起從材料到終端的完整產業鏈。
通江縣億道生物科技的梅花雞全產業鏈項目,填補了當地禽類精深加工空白。這種羽色獨特的土雞通過冷鏈物流體系,實現年屠宰200萬只、綜合產值10億元的目標,帶動3000戶農戶戶均增收1.2萬元。在“中國霞石之都”建設中,武漢理工大學與新興礦業合作研發的霞石功能材料,已應用于高端裝飾和電子信息領域,2024年碳酸鈣產業產值突破15億元,產品覆蓋成渝西地區80%的PVC管材市場。
低空經濟正成為巴中“換道超車”的突破口。2024年12月,總投資41億元的低空經濟產業園開工,同步推進的還有光霧山空中觀光走廊等項目。通過建立產業人才聯盟和“五通一平”標準化廠房,已有9家企業完成簽約入駐,計劃2026年形成涵蓋無人機研發、通航服務、空中物流的完整生態圈。
光霧山紅葉元素閃耀貴州“村超”賽場。
特色出圈
釋放城市魅力
巴中通過打造系列文旅IP,找到了特色資源的流量密碼,釋放了城市魅力。3月27日,巴中集中簽約56個項目,其中不乏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文旅康養產業也找到了新伙伴。
文旅資源的轉化,巴中一直在探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年接待研學團隊超50萬人次,與浙滬、大別山等12個紅色旅游區共建的“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推動紅色旅游收入年均增長21%。恩陽古鎮通過“恩陽船說”夜游項目實現華麗轉身,2024年“五一”期間的表現刷新歷史:接待游客量同比激增300%,“十大碗”傳統宴席日均銷售額突破20萬元,帶動周邊民宿入住率達95%。
綠色經濟的發展,同樣在巴中獲得成功。南江縣依托“亞洲第一羊”品牌打造的黃羊全產業鏈,2024年實現綜合產值41.85億元。德健食品公司開發的30種黃羊深加工產品,通過冷鏈物流覆蓋北上廣深等20個城市,帶動養殖戶人均增收1800元/月。稅務部門精準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為企業節省稅費200余萬元,助力新產品研發。
在“中國銀耳之鄉”通江,秦巴本草藥業構建起從種植到藥妝的全產業鏈,開發出杜仲解酒飲、銀耳面膜等16個大健康產品。2024年醫藥健康產業規上企業達22家,建成國家級現代中藥材園區1個,道地藥材種植面積突破30萬畝,枳殼、川佛手等品種通過歐盟有機認證,出口額同比增長45%。
"巴中制造"正逐步向"巴中智造"轉變。
“今年,我們將緊扣全省‘招商引資改革創新年’工作主題,認真落實巴中市委、市政府推進主導產業‘融圈建鏈’決策部署,聚力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巴中市投促局局長王良雙介紹,聚焦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將貫穿全年重點工作的始終。
接下來,巴中將抓好央企國企、上市公司、獨角獸、六類500強企業,投資超20億元以上企業的招引力度,強化頭部企業對產業發展牽引作用。同時圍繞主導產業,堅持一園區一業態,開展專項攻堅行動,系統梳理產業鏈“四圖三庫”,找準產業融圈小切口和大縱深,精確瞄準目標企業,推動建立以標志性產品為基礎的特色產業鏈。
新材料及其相關產業鏈的招商考察活動。
機制創新
激活發展動能
無論是產業筋骨的鍛造,還是城市魅力的釋放,都與招商引資工作機制的創新密不可分。
為此,巴中以“圈鏈”思維主動把巴中產業置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內大循環等戰略中去謀劃推進,動態更新產業圖譜,以小切口、大縱深加快延鏈招引,加快構建具有巴中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巴中創新建立的“鏈長+鏈主+鏈屬”協同機制,讓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在通江縣低空經濟園,蜂鳥無人機物流試飛成功,給巴中低空經濟業態帶來無限新的可能。這個投資3.2億元的項目,將建成川東北首個無人機研學科普基地。“我們看中巴中的空域資源和政策紅利。”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巴中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出臺,通航服務、無人機物流等新業態正重塑產業版圖。
通過“全域招商”策略,巴中招商人員2024年曾赴泉州、佛山等地開展投資促進活動38次,引進修正藥業、九州通等龍頭企業。在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恩陽區推介的科普視聽產業吸引12國代表關注,米倉影視硅谷與上海、遵義等地教育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推動產業國際化——巴中的目光,已從區域協同轉向全球視野。
銘誠微電子5G智慧工廠一角。
產業數字化戰略,也在巴中落地生根,并成功孵化出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銘誠微電子5G智慧工廠實現生產數據實時采集,設備聯網率達100%;通江空山牛養殖基地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溯源體系;巴中經開區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將40%的鞋服訂單智能分配給鄉鎮“衛星工廠”,形成“核心園區+微循環”的協同模式。
從產業融圈到城市出圈,從資源利用到創新賦能,巴中探索出的發展路徑,為全國革命老區振興提供了鮮活樣本。
面向未來,開放破局,創新招引。《巴中市創新招引助推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方案》定下未來三年的奮斗目標:巴中將利用三年時間,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引資總量再提升,重大項目再擴量,產業結構再優化。到2027年,引進省外產業項目新增實際投資達到73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FDI)達到2700萬美元。(巴中市投促中心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