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華出手后,中方不續訂單了?美國牛肉廠商們敲響警鐘,直言“對華出口快要清零了”,想讓特朗普對華收手。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揮動關稅大棒,這一次瞄準了全世界。就在近日,特朗普又簽署了一道法令,宣布自4月2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一律加征25%的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還宣稱,這一項關稅措施將是“永久的”,如果不想繳納額外關稅,那么就必須在美國境內制造汽車。
該措施一出臺,就立即引發了日本、歐盟、加拿大等美國“傳統盟友們”的強烈反對,因為這些國家不僅是美國的貿易伙伴國,更是美國的主要汽車進口來源國。
特朗普此舉,很顯然是想要通過關稅手段,強勢逼迫全球制造商赴美國投資建廠,當即遭到了多國首腦的批評和警告。
就連一向對美立場曖昧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也直言將基于本國利益,考慮“所有選項”,暗示或將對美采取反制措施。
而就在特朗普宣布這一措施后的第2天,中方就果斷采取了行動,已向世貿組織提起了上訴。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發布的最新一組數據也顯示情況十分不妙,美國對華牛肉出口量在短短數周內大幅下降,截止到3月下旬已接近“清零”了。
美國對華出口
美國牛肉貿易商和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聲稱,數百家美國牛肉廠商的資格,在3月16日到期了,至今中方尚未與之續簽,這也讓美國牛肉難以出口到中國市場。
要知道在2月中旬,特朗普上臺不久時,美國對華出口的牛肉數量,幾乎每周都超過2000噸,然而到了最近這幾周,對華出口額就直接大跳水,只有54噸了。
美國牛肉廠商們一片哀嚎,直言“對華出口量幾乎為0”,情況變得更加復雜了。
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于此,對于美國農業出口商來說,最近幾個月堪稱是“至暗時刻”。
就在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征關稅后,中方一系列反制措施也隨之落地,從3月10日起,對進口自美國的小麥、玉米、棉花等產品加征15%的關稅;對豬肉、牛肉、乳制品等原產于美國的商品,則加征10%的關稅。
中國商務部大樓
這意味著美國的出口商們,不得不尋求其他的替代市場,來填補損失在華市場份額的空缺。但環顧全球,又有誰能替代中國這樣龐大的消費市場呢?美企只能一邊抱怨,一邊期待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盡快調整。
然而對于我們來說,情況則完全相反,除了美國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從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牛肉產品,有多家供應商可以選擇。
從這里其實就可以看出,特朗普自以為可以通過關稅大棒,來迫使他國對美作出讓步,實際上只會加劇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最終也只會讓美國自身陷入孤立之中。
尤其是這一次,特朗普無差別的對所有進口到美國汽車產品通通加征25%的關稅,損害的不單單是某一個國家的利益,而是多國共同利益,擾亂了整個行業的生態穩定,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購買成本。
中美關系
正如中方一貫強調的那樣,無論是關稅戰、還是貿易戰,都沒有最終贏家,美方此舉無益于解決自身問題,反而只會損害包括自身在內的各方共同利益。
特朗普倘若一意孤行,注定只會是得不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