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軍的老對手閻錫山,他也算得上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他與老蔣斗了大半輩子,但遇到我軍,他又能立即與對方統一戰線。
后來即使逃到了寶島,他也無時無刻不想著聯合國軍攻回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堅決要與我軍為敵的人,卻唯獨對我軍的一位高級將領——徐向前青睞有加。
在他主政山西三十余載的時間里,他不僅從未為難過徐帥的家人,反而還對其照顧有加。
結果,也正是他無比欣賞的人,最終卻親手將他趕出了山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閻錫山對徐帥另眼相待呢?兩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
早年的情誼
其實早在革命時期,徐向前便與閻錫山有著一段不淺的關系。
徐帥是山西五臺縣人,與閻錫山是老鄉,兩人的老家只隔著幾條路的距離。
不過由于兩人年齡相差太大,徐帥出生時,閻錫山已經搬到太原生活了,并且還成了有名的地方軍官。
徐帥出生在一個窮苦人家中,從小挨餓受苦,十分不滿舊社會的壓榨。
后來在聽說閻錫山創辦了一所軍事學校后,徐帥便只身來到學校報了名,打算從軍報國。
其實一開始閻錫山創辦這所學校也是為了籠絡人才,他雖然不在學校任職,但卻經常到學校里訓話。這也多少對徐帥的軍事啟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徐向前開始認清舊軍隊的陋習。因為不滿教官的肆意打罵和壓迫,他總是奮起反抗,從而遭到針對。
后來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他又聯合其他進步學生在學校展開了一系列的反抗運動。而此舉則引來了閻部的厭惡,不久后,徐帥便遭到了開除。
之后,走投無路的徐帥便回到了家鄉,來到五臺縣附小教書。他一邊向學生們傳授知識,一邊在暗中為他們傳授革命思想。
結果,沒多久閻錫山便知道了此事,當即派人給校長施壓。最后,校長因為壓力,不得已將徐帥辭退。
雖然接連遭到了打擊,但徐帥并沒有氣餒。在得知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開創了黃埔軍校后,他便獨自離家,踏上了前往廣州的路。
而閻錫山怎么也沒想到,就是因為自己的不斷打壓,竟然讓他錯失了一個人才。
老蔣的輕視
來到廣州后,徐帥便憑借著天資聰穎,再加上刻苦學習,最終考上了黃埔第一期生。
當時軍校里的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軍事人才,而徐帥則成為了這群人才中的佼佼者。
像這樣優秀的學員,自然也引起了老蔣的注意。
彼時的老蔣剛剛在國民黨坐穩位置,正是需要大力培養親信的時候。而作為校長,這個軍校自然成為了他拉攏人才的主要來源。
當時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找一些學生談話,考察他們的才干與品行。
不過他顯然不是一個會識別人才的人,他所看重的,大多是像陳誠、顧祝同這些只會自吹自擂,陽奉陰違的人。
而像徐向前這樣的真正人才,他卻完美錯過了。
有一次,他單獨找到徐向前談話。在談話過程中,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索然無味。
基本上他問一句,對方答一句,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
而徐帥這種真性情,不諂媚的表現,則被老蔣視為了“沒出息”。從此之后,他便再也沒有召見過徐帥。
然而,他怎么也沒想到,就是這個自己一直看不上的山西學生,在將來能成為國軍的勁敵。
大革命失敗后,徐帥便在我黨的領導下來到了鄂豫皖根據地進行戰斗。
在這里,他率領著紅四方面軍將一眾號稱國軍“名將”的人,打得無力還擊,后來甚至還直接活捉了自己的老上司“關中王”——岳維峻將軍。
就此,他的威名傳遍了全國。不僅老蔣記起了昔日的這個學生,就連閻錫山也聽說了他的大名。
彼時閻部已經被老蔣打壓得走投無路,閻錫山正是恨老蔣恨得牙癢癢的時候。
如今見到國民黨幾十萬精良裝備的軍隊,竟然打不過自己的老鄉徐向前,閻錫山別提有多解氣了。
其實舊軍隊思想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只喜歡任用自己的老鄉。像是老蔣偏愛浙江將領,而閻錫山也同樣如此,只喜歡提拔山西人。
當他聽說了徐向前的英勇事跡后,便立即生起了拉攏之意。
結果,當他深入了解了對方的背景后,他的心情便立即復雜起來。
他這才明白,原來當初徐帥在自己的學校上過學,并且還經常遭受打壓。他不免發起愁來,憑著兩人過去的那些糾葛,對方將來若是記起仇來可就糟了。
為了將來有一天能籠絡對方,也為了給自己留有余地,于是他便當即命令部下,以后不準為難徐向前一家。
就這樣,在整個革命時期,即使閻部后來歸順了國民黨,開始針對革命者以及他的家人們,但徐帥一家卻始終平平安安。
等過了幾年后,全國開始統一抗戰時,兩人也終于有了第一次交集。
本是同根生
1937年,徐帥被正式任命為129師副師長,奉命前往太行山轉戰。
當時毛主席特意找他談話,表示他與閻錫山是同鄉,應該去山西做一做對方的工作。
徐帥不置可否,當即就與周總理出發了。
此時閻錫山正在為日軍的進攻而焦急,見到周總理一行人到來后便表現出了非常高的熱情。尤其是在見到徐向前時,他更是十分熱絡。
當時他向周總理提出,希望他能幫助擬定第二戰區的作戰計劃。周總理當即答應了,只用了一夜的功夫,他便將計劃寫完了。
閻錫山十分震驚,他沒想到八路軍竟然還有這樣的人才。一問才知道,這份計劃是徐帥協助完成的。
也就是從那刻起,他便堅定了要將其拉過來的心思。
為此,他還特意找到徐帥“邀功”,強調在他離家的這么多年里,他一直幫助對方照顧家人,從未傷害過他們。
徐帥一開始并不相信,結果等他回家探親后才發現,自己的家人真的都好好的。
雖然兩人有過過節,但這一刻,徐帥確實對他心生了一絲感激。
不過對于對方的拉攏,他則是沒有一絲猶豫地拒絕了。
這不僅是因為徐帥早就看清了閻錫山一直做著“山西王”的美夢,舊軍隊思想已經深入骨髓,并且徐帥早已有了自己的紅色信仰,而這份信仰堅不可摧。
于是到了解放后期,在后方休養多年的徐帥回到部隊后,首要的戰斗任務就是解放了自己的家鄉山西。
雖然我軍尋求過與閻錫山和平談判,但對方卻抵抗意志十分強烈,最終只能戰場上一決勝負。
最終,閻部落敗,跟隨老蔣去往了寶島。而山西也迎來了解放。
不得不說,徐帥與閻錫山雖然是“同根”,但他們最終只是相爭卻未相殺,實在難得。
晚年時,曾有人問徐帥,他是否后悔將閻錫山趕出山西,畢竟對方對他也算有恩。
但徐帥卻感慨道,他雖然沒傷害過我的家人,但將他趕出山西,我一點也不后悔。
徐帥就是這樣一個鐵面無私的人,他心中只裝著國家和人民。凡是站在人民對立面的人,即使與他關系再好,他也絕不會手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