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從中國社交媒體平臺微博流出的照片引發了全球軍事觀察家的熱議:一架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10轟炸機師的轟-6K轟炸機,在一次演習中攜帶了兩枚KD-21空射彈道導彈。這不僅是KD-21首次被確認部署于作戰轟炸機,也標志著中國空軍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重大突破。憑借大范圍機動、高突防能力和快速打擊特性,KD-21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幾乎是無法防御的存在,而轟-6K的戰略地位也因此被進一步放大。
KD-21作為一款高超音速空射彈道導彈,其速度據信超過5馬赫,射程可能達到1500公里以上。從轟-6K的高空發射平臺釋放后,導彈飛行軌跡難以預測,讓現有防空系統——如美國海軍的“宙斯盾”系統——難以攔截。轟炸機的大范圍機動性賦予了它規避攔截的能力,而高突防特性則確保其能夠突破敵方防御,直擊目標。無論是用于打擊航空母艦等海上高價值資產,還是攻擊關島等固定軍事基地,KD-21都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快速打擊能力。
軍事分析家安德烈亞斯·魯普雷希特在2025年4月1日的X帖子中指出,此次演習表明中國已超越KD-21的測試階段,開始將其融入實戰場景。這種能力不僅是對技術實力的展示,更是對亞太地區戰略格局的重塑。轟-6K搭配KD-21的組合,讓中國空軍能夠在更遠的對峙距離上發起精確打擊,完美契合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最為關系的一點是:中國空射導道導彈已經進入了高超音速時代,而美國在這方面還一片空白。
KD-21的威力固然令人矚目,但其真正可怕之處在于背后中國強大的導彈工業能力。作為全球導彈技術領域的領跑者之一,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上投入巨大,且擁有成熟的生產鏈。與西方動輒數十億美元的高超音速項目相比,中國憑借規模經濟和資源整合能力,有望將KD-21的制造成本控制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這意味著,KD-21不僅是一款高端武器,更可能成為中國空軍大規模列裝的“常規利器”。
轟-6K配備KD-21后,這款老將煥發出新生機,進一步證明了中國軍事理念中的務實性與高效性。可以預見,隨著生產線的成熟和訓練的深入,KD-21將在更多轟-6K乃至其他平臺上部署,形成覆蓋更廣、反應更快的打擊網絡。
在演習中,轟-6K與KD-21的組合表明中國正在為可能的海上打擊任務或遠程精確攻擊做準備。這種能力依托于中國更廣泛的軍事生態系統,包括衛星導航、海軍艦艇協調以及無人機偵察。這種網絡化的作戰模式,賦予了轟-6K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殺傷力,使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博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