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武星如)據中南大學湘雅醫院4月4日消息,該院骨科足踝外科主任劉華教授團隊開展了兩臺特殊的全踝關節置換術,這兩臺手術都應用了“全視覺混合現實AI實時跟蹤配準”輔助技術。醫生在手術中戴上全視覺混合現實眼鏡,就仿佛擁有了“透視眼”。這是該技術在骨科手術中的全球首次應用。手術由項目牽頭人足踝外科主任劉華教授主刀,王成功教授是該技術的發明人,兩位教授共同設計并實施了該手術。
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終末期踝關節炎的重要手段,但該手術技術難度大、手術步驟繁雜。劉華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介紹,踝關節置換術對安裝精度的要求是所有關節置換中最高的。術中需要大量透視,手術時間是傳統關節置換的數倍,按照傳統方法,一臺手術通常需要做3~5個多小時,也給患者帶來更高的麻醉風險。
“如何簡化踝關節置換術的手術步驟、減少術中透視次數、提高假體安裝精度、提高患者療效并減少并發癥的產生,這些是骨科醫生長期以來重點關注的問題”。劉華表示。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足踝外科劉華教授團隊實施全視覺混合現實AI實時跟蹤配準輔助技術下的全踝關節置換術
劉華介紹,傳統骨科手術依賴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結果。術中完全依賴主刀醫生對解剖結構的熟知,以及術中臨場應變和對緊急情況處理的能力。如果術前獲取信息的不完整,手術方案的精確制訂也會受到影響。
但在全視覺混合現實AI實時跟蹤配準輔助技術的幫助下,醫生不僅能看到真實的手術部位,還能看到疊加在上面的虛擬影像。手術前,該團隊采集了患者影像學數據,結合AI分析,精準設計了手術方案,并通過全視覺混合現實穿戴設備(MR眼鏡)結合個性化導板將方案實施到術中。通過MR眼鏡可以看到,患者的CT影像以全息投影的形式精準疊加在真實視野上,并實現實時跟蹤配準。
“戴上MR眼鏡,就像讓醫生擁有了透視眼和虛擬導航。因此術中對透視的依賴度也大幅降低。醫生能夠在不充分顯露的情況下準確掌握患者的手術部位信息。更重要的是 這個技術會讓假體安裝更精準,這也正是全踝關節置換術最重要的需求。”
“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全視覺混合現實AI實時跟蹤配準輔助技術的使用,使手術時間明顯縮短,降低了患者的生命危險和麻醉風險。”劉華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