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3日,看似平平常常的一天,世界悄然之間邁入了新紀元。
當特朗普舉起關稅大棒掀起全球關稅戰的時候,就已經預示著進入到一個新時代了。
4月4日咱們率先在全球豎起了反制的旗幟,六大部門先后發布了反制措施。
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將凱迪奧公司等11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將高點航空技術公司等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清單。
對進口醫用CT球管進行產業競爭力調查。對原產于美國、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球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暫停6家美企輸華資質。
從農產品到原材料,到對美進口商品,再到重點公司的管制,這次的反制是全方位的。
從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計劃公布的時候,類比于2018年的貿易戰硝煙再次燃起。甚至相較于2018年,這次的貿易戰更加的全面和激烈。
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全球的金融市場上,尤其是美股市場。美股進入到了熊市階段, 華爾街一片腥風血雨。
然而,貿易戰的真正戰場并不在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只是對未來全球經濟格局的映射和提前演繹。金融市場的一片血雨腥風,預示著接下來全球貿易格局將會發生激烈的變化和調整。
這種激烈的變化和調整,才是真真切切地影響到每個國家,每個城市和每個人的生活。
這次的貿易戰對我們貿易格局的影響不亞于2018年,而貿易格局的變化也將改變國內不同省份和城市的產業發力重點。
國內31個省份,真正在外貿上挑大梁的省份和城市不超過10個,而這些省份和城市將是接下來大國博弈OK的主力,也是接下來逆周期政策重點扶持的對象。
2
究竟是哪些省份和城市,將在這個時代大浪下發揮作用,這個就需要看看我們的外貿格局。
根據剛剛過去的2024年的外貿數據,2024年全國進出口總值43.8萬億,其中出口總值25.4萬億。
(圖表來自于量化咨詢)
全國31個省份中,進出口排第一名的是廣東省。
廣東省已經連續39年保持著進出口的第一名,而且是以絕對優勢碾壓其他省市, 2024年廣東省占全國進出口總量的20.78%,憑一省之力占據外貿總量的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外貿第一大省。
外貿第二大省是江蘇。
江蘇的進出口金額和浙江相差無幾,在出口額方面,第三名浙江省已經以39057億的出口額,超越了江蘇省的36531億。
外貿第四和四五大省分別是上海和北京。上海和北京雖然是外貿大市,但是是兩個進口比出口額大的城市,上海的出口額18176億,但是進口額24505億,北京的出口額僅僅6065億,但是進口額高達30018億。
我國外貿格局極其集中,進出口前五的省市已經占據了總貿易額的64%,外貿排名前10的省市已經占據了整個外貿金額的82%。
這10個省市分別是——
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福建、四川、安徽、河南。
如果要具體到城市,我國的外貿城市也比較集中,多數集中在東部沿海。
它們分別是——
深圳、上海、北京、蘇州、寧波、東莞、廣州、廈門、青島和金華。
深圳是全國外貿大市,連續32年保持出口第一的記錄,同時深圳一個城市的出口額,抵得上越南一個國家,超越了世界上8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足以可見深圳實力的強悍。
上海是全國外貿第二大市,但是上海區別于深圳,上海進口和出口同樣突出,外資在上海的外貿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余城市如寧波、東莞、廣州、蘇州等,要么是依托港口優勢,要么是依托商貿,要么有極其強悍的制造業,從而才躋身了全國外貿城市的前10排名。
看完這些省市,大家就能發現一個問題。上面外貿排名前幾的省份和城市基本上都是我們實力強盛的省份和城市。
這些省份和城市,是全國的就業中心,全國的繁榮所在,也是全國的財政支撐。
我國財政素來有五省三市養全國的說法,就是全國的財政稅收凈貢獻只有8個省市。正是這8個省市每年上繳的財政收入,通過轉移支付才支撐了其他的省市支出。而這8個省市除了天津之外, 其余7個全在外貿大省前10名單內。
換句話說,這次貿易戰升級,參與到大國博弈中的省市全是我們最強勁的省份和城市。
而這些省市后期貿易格局的變化,將會影響到未來全國經濟的發展。
3
全國最強的省市都要參與貿易博弈之中了,全國經濟是一盤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次的貿易戰是關系到國運的經濟博弈。
所以,我們輸不起。
不用說,接下來類似于2018-2019年的針對國內經濟的刺激政策會相繼出臺。相較于2018年首輪貿易戰,當下國內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當下國內經濟結構,相較于2018年,內需更占主導,而基建和房地產對于經濟的拉動邊際效用已經大幅減少。
而相較于2018年,卡脖子的科技突破已經實現大半,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方面和對岸勢均力敵,在新能源方面則是一騎絕塵。
面對新的一輪貿易戰的沖擊,我們今年的應對應該更有經驗,政策儲備更加的充足。
大膽猜測一下可能會有的新的一輪刺激政策吧。
房地產行業可能會再迎來一波新的救市。不管是房貸利率的下調、還是核心城市的限購進一步放開,還是針對房地產的收儲等各項措施,都是對穩房價的利好。
房地產是當下經濟的拖累,尤其在這種特殊時刻,穩住房價,止跌回穩將會顯得更加重要。
新一輪的降準降息也會在路上。參考2018年時央媽多次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新一輪的減稅降費措施、財爸可能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專項債的使用范圍擴大。
可能繼續加大“兩新”政策的支持,擴大補貼的范圍,支持內需,擴大內需。
在外貿方面可能會加大對出口企業的支持,支持企業開拓更加多元的市場,增加出口退稅等措施。
我們接下來面臨的是一系列的刺激政策的組合拳。貿易戰在短時間內肯定對國內經濟有沖擊,但是經過政策的刺激和消化能夠抵消部分外貿減少帶來的負面。
沒必要過度樂觀,也沒必要過度悲觀。
要相信,作為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全產業鏈的大國,我們在面對巨浪時擁有搏擊風浪的勇氣和實力。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