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走進了追蝶記蝴蝶博物館。
這是一家滿是蝴蝶的博物館,位于雙流白河公園。出太陽的時候,從路口往公園內博物館走的過程別提多愜意。真是春游的好地方!
提到蝴蝶,大家應該會想到“漂亮”。再多思考一下或許會想到“梁祝化蝶”、“莊周夢蝶”等古老的故事。
誰說蝴蝶只會漂亮,這蝴蝶可太有趣了!
博物館館藏蝴蝶種類上千,標本數(shù)量超過萬件。它們的美是超乎認知的美,它們的生活也是多數(shù)人未曾想過的有趣。
蝴蝶博物館有好多第一次聽的蝴蝶知識,讓人在“啊,怎么會這樣”和“哇,原來是這樣”兩種狀態(tài)中不斷切換。
蝴蝶居然和魚很像,長滿了鱗片?
蝴蝶這么重口嗎,喜歡吃花椒?
梁山伯和祝英臺變成了什么蝴蝶?
博物館研究員楊明超老師帶著我們逛了一圈,分享6件蝴蝶小事,每個都好玩又新鮮。
一圈逛下來,團長一直在感嘆“好美好美”、“怎么這么漂亮”、“翅膀也太有科幻感了吧!”
眼前的蝴蝶翅膀形態(tài)不同,顏色各異,這只也好看,那只也漂亮。
蝴蝶漂亮幾乎是共識,但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蝴蝶的翅膀遍布鱗片,就像魚鱗一樣,每只蝴蝶都是如此。
翅膀上的鱗片防水、防風、還隔熱,把蝴蝶的身子嚴嚴實實地裹了起來。只不過蝴蝶的鱗片比較細碎,掉落時會讓人誤以為是粉末。
博物館依托于前中科院研究員鄧合黎先生主持的環(huán)太蝴蝶工作室近20年在橫斷山區(qū)的考察研究成果,展示了通過調查收集到的橫斷山區(qū)蝴蝶標本及相關科研成果。
為什么是橫斷山?
近20年來,橫斷山區(qū)成為全球公認的重要生物多樣性研究熱點區(qū)域之一。因地形地貌復雜、海拔落差大、氣候差異顯著等原因,生物種類繁多,被稱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
植物一多,和植物關系密切的蝴蝶自然也多了起來。
加之橫斷山區(qū)山高谷深,不同的蝴蝶生活在不同的山頭。長期演化之后,就形成了特殊的種群,也就是不同類型的蝴蝶
低海拔和高海拔生活的蝴蝶,有什么不一樣呢?
博物館依照海拔從低至高的邏輯,對不同的蝴蝶類型進行了介紹。
仔細觀察便能發(fā)現(xiàn),相較于低海拔地區(qū)的蝴蝶,高海拔地區(qū)的蝴蝶顏色偏淡,個頭偏小——這都是它們應對高寒地區(qū)強風、強紫外線、日夜溫差大等環(huán)境的適應方式。
上圖為低海拔蝴蝶,下面兩張為高海拔蝴蝶
蝴蝶中的“最強王者”——婀灰蝶、斯旦呃灰蝶甚至可以在5000米以上的山地活動。
它們飛行速度快,在草甸、石灘上巡視領地、訪花、吸水,相當適應高山生活!
我國傳統(tǒng)繪畫多為寫意,歐洲繪畫多為寫實。但對于蝴蝶的寫實描繪,我們是早于西方國家的
古人甚至可以畫出玉帶鳳蝶、菜粉蝶,絲帶鳳蝶等不同蝴蝶的模樣,以及準確地畫出蝴蝶的每個部位。
南宋·李安·《晴春戲蝶圖》
家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想想,為什么他們畫得如此之像呢?
——畫得像是因為將蝴蝶抓起來近距離觀察,蠶絲做的網(wǎng)則是最稱手的網(wǎng)蝴蝶工具。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植桑,養(yǎng)蠶,繅絲的國家,古代圣人常以"農(nóng)桑并重"來概括民生衣食。
到了唐宋時期,生產(chǎn)力提高,桑蠶業(yè)興盛。在宋代,養(yǎng)蠶更是農(nóng)民經(jīng)濟收入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當然,彼時有條件用蠶絲來網(wǎng)蝴蝶的大多是達官貴人。
也是這一時期開始,古人對于蝴蝶有了如此細致的描繪。
大多數(shù)蝴蝶的幼蟲大都是植食性的,只有極少數(shù)灰蝶有肉食、蕈食的習性,例如和粉蚧,蝴蝶的幼蟲還會在孵化、蛻皮后把卵殼、蛻下的皮吃掉。
蝴蝶右邊的植物為它的食物
蝴蝶幼蟲取食比較單一,不同種類的蝴蝶幼蟲會選取特定植物取食
它的幼蟲吃植物都很特別,認準一種植物,大概率就只會吃它。
比如粉蝶好吃白菜;巴黎翠鳳蝶、窄斑翠鳳蝶、玉帶鳳蝶口味稍重,喜食花椒;金裳鳳蝶、多姿麝鳳蝶、絲帶鳳蝶則喜歡吃馬兜鈴;綠帶翠鳳蝶喜歡的是黃檗。
所以呢,想觀察哪一類蝴蝶,就去它們愛吃的食物附近找找。
在成都,柑橘附近就是非常容易發(fā)現(xiàn)蝴蝶的地方——因為不少蝴蝶幼蟲都愛吃它。有條件的小朋友也可以在陽臺種上一棵小的金橘樹,靜靜地等候蝴蝶的到來。
蝴蝶幼蟲 蠻可愛吧!
枯葉蛺蝶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善于偽裝的蝴蝶。它們的腹面就像一片枯葉,連同枯葉的空洞、霉斑都統(tǒng)統(tǒng)偽裝上。
它們通過偽裝自己的方式,隱匿在自然環(huán)境中,躲避天敵的攻擊。
還有一類善于擬態(tài)的蝴蝶,它們本身沒有毒性,但卻將自己變成看似有毒的、“花枝招展”的蝴蝶,告訴所有天敵:“我有毒,莫挨我!
“除了自然觀察,家長最喜歡帶孩子了解的還有蝴蝶與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楊明超介紹道。
從古至今,有許多人愿意歌頌蝴蝶,描繪蝴蝶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這些都是小朋友們耳熟能詳?shù)脑娋洹?/p>
以及更加深入人心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有研究認為,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中的蝴蝶原型很可能是玉帶鳳蝶。
楊明超解釋:“玉帶鳳蝶的翅膀上有一條白色的“玉帶”,是江浙一帶常見的蝴蝶,也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殉情的地方。但根據(jù)某些詩詞中對倆人化成的蝴蝶的描述,梁祝二人也有可能不是同一種蝴蝶。”
右上,玉帶鳳蝶
看了下天氣預報,氣溫大概在清明節(jié)回升。
還沒做好出行計劃的家長,不妨找個半天時間,和孩子一起去戶外觀察蝴蝶吧!
不想跑遠的家長,首選成都市區(qū)內的大公園,如果能找到?jīng)]有打藥的公園更好。
點擊上圖,收獲成都漂亮公園!
或者是家附近花花很多的地方,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蝴蝶的身影。盡管蝴蝶最佳觀賞季節(jié)是夏秋兩季,但春日花好,已經(jīng)有蝴蝶陸陸續(xù)續(xù)地跑出來了。
再走遠一點,則可以選擇成都周邊,村子里的房前屋后或是河邊、溪灘,都是蝴蝶愛光顧的地點。
回想一下,杜甫曾見到的“留連戲蝶時時舞”,不正是在黃四娘家周圍開滿了鮮花的小路上嘛。
浣花溪公園
觀蝶的時間也有講究。
蝴蝶的飛行模式是這樣的:陽光光照能促進它身體的酶產(chǎn)生能量,支持它的飛行。
所以看蝴蝶最好的時間一是早上9、10點,太陽已經(jīng)出來了一會兒,天氣暖和了起來。二是下午4、5點,太陽較弱的時候。
中午日頭最毒的時候,蝴蝶也要回家休息咯。
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希望大家溫柔觀蝶,文明觀蝶,不要捕捉,更不要傷害蝴蝶噢!
追蝶記蝴蝶博物館
地點:雙流區(qū)白河公園
開館時間:每周二到周天,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上午10:00-12:00(11:30停止入館)
下午14:00-17:00(16:00停止入館)
門票:免費,需提前在官方微信公眾號“追蝶記蝴蝶博物館”(參觀服務-參觀預約)進行線上預約參觀。
文丨嘻排版丨嘻
圖丨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