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商務部發布出口管制公告后,美國軍工產業陷入供應鏈危機。五角大樓最新報告顯示,全美超1000種武器系統、2萬多個零部件面臨斷供風險。與此同時,俄羅斯拋出“稀土橄欖枝”,俄美稀土談判悄然展開,全球稀土博弈進入關鍵階段。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令的出臺,直接戳中了美國國防工業的軟肋。數據顯示,美國雖擁有全球12%的稀土資源儲量,但本土稀土加工能力幾乎為零。美國每年開采的稀土礦石中,約三分之二出口到中國進行提煉和加工,再以成品形式回流美國市場。中國稀土提煉產量占全球總量的85%,在稀土磁體制造領域更是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美國國防部2023年向澳大利亞萊納斯稀土公司提供2.58億美元融資,試圖在得克薩斯州建立稀土加工廠,但至今未動工。即便是美國本土的MP Materials公司,其三分之二的稀土精礦仍需運往中國加工。
稀土資料圖
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在鈷、鎳等關鍵金屬加工領域的優勢同樣難以撼動。數據顯示,中國鈷加工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65%增長至2024年的83%,全球前六大鈷精煉廠均來自中國。印尼作為全球最大鎳礦供應國,其鎳加工產業也被中國企業深度綁定。美國不僅無法加工稀土礦物,甚至需要將部分銅礦運往中國冶煉,鎳礦則需運往加拿大處理。美國政府近年來投入數億美元試圖重建稀土加工能力,但環境許可和資金問題始終是繞不過去的障礙。例如,明尼蘇達州一處正在開發的鎳礦項目,因當地居民反對而被迫遷址,至今未動工。
在這一背景下,俄羅斯的稀土資源成為美國眼中的“救命稻草”。據俄羅斯自然資源部統計,截至2023年1月1日,俄羅斯稀土儲量達2870萬噸,其中正在開發和準備開發的儲量為380萬噸。普京總統在稀土工業發展會議上明確表示,俄羅斯愿與美國合作開發稀土礦產,并提出供應200萬噸鋁的條件。俄美稀土談判始于沙特利雅得的秘密會談,涉及礦產開發、技術共享和聯合生產。這場談判不僅關乎經濟利益,更可能重塑全球稀土格局。
稀土資料圖
然而,俄美合作并非沒有風險。烏克蘭危機的陰影下,澤連斯基政府已明確反對任何繞過烏克蘭的稀土交易,而美國國內鷹派勢力也對技術外流表示擔憂。但面對中國斷供的現實壓力,美國企業界的游說力量正在推動政府“務實合作”。特朗普政府可能通過“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威脅對俄制裁,另一方面推動稀土合作,以此在對華談判中掌握新籌碼。
這場稀土博弈的本質,是全球產業鏈重構的縮影。中國用稀土反制美國的芯片禁令,俄美則試圖通過合作突破封鎖。專家分析認為,特朗普可能延續“極限施壓”策略,但全球供應鏈的重構需要時間,美軍的戰備缺口能否等到新協議落地仍是未知數。中國商務部的出口禁令已明確“治外法權”原則,任何第三方違反都將追責。這讓俄美合作面臨法律風險,也考驗著沙特等中間人的斡旋能力。
稀土資料圖
掌握核心資源與技術的國家,將在未來的國際博弈中占據主動。中國稀土牌的打出,不僅讓美軍全軍種武器系統面臨斷供危機,也讓全球看到了資源主導權的重要性。特朗普能否等來真正的“救星”,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悄然改變世界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