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李小峰,立正!”作戰部部長王建國從辦公桌后站起,臉上的表情像冬天的冰。
“你知道為什么我們要在你視力不合格的情況下,破例讓你從商業局參軍,又調你來司令部嗎?”
我喉結滾動,手心冒汗。他盯著我的眼睛,忽然拿出一份蓋著紅色絕密印章的文件...
01
1976年春天,商業局的大院里栽種的丁香開始吐露芬芳。我坐在窗邊的位置,輕輕撥動算盤,一列數字在我腦中飛速閃過。
“李小峰,這批貨算完了嗎?”王會計從一堆賬本后探出頭來問我。
“嗯,已經算好了,一共是78,342元3角6分。”我頭也不抬地回答,手指繼續在算盤上噼啪作響,純屬做個樣子。
我叫李小峰,那年21歲,是縣商業局的一名普通會計。戴著厚厚的眼鏡,身形消瘦,永遠穿著褪色的藍色工裝。要說有什么特別之處,可能就是我那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和近乎變態的計算能力。
“你真是見鬼了,連算盤都不用,怎么算得又快又準?”王會計每次都這樣驚訝地看著我。
我只是笑笑,不以為然。這對我來說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情,從小學時代起,我就發現自己對數字有著異乎尋常的敏感。
無論是多位數的乘除,還是復雜的加減組合,在我的腦子里都像寫好答案的等式。
同事們習慣了我這個“活計算器”的存在。遇到復雜的計算,大家總是不約而同地推給我。
“小李的腦子比我們剛買的電子計算器還好使!”這是領導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下班鈴響了,我收拾好桌面的賬本,插上鋼筆,摘下墻上的挎包準備離開。經過門口的宣傳欄時,瞥見了一張新貼出來的征兵通知。
我不由得駐足,湊近了仔細閱讀。
“想去當兵?”保衛科的老張路過,看見我盯著征兵通知,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
“嗯,有點兒向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你這眼鏡片比啤酒瓶底還厚,別想了。”老張善意地打趣道,“軍隊要的是能打仗的兵,不是算賬的。”
我勉強笑了笑,心卻沉了下去。
從小,我就夢想著能穿上那身橄欖綠的軍裝。童年時代,每當解放軍叔叔來我們村里慰問,威武挺拔的身姿和閃亮的紅五星帽徽總讓我心潮澎湃。
“我長大了也要當兵,保衛祖國!”那時的我總是這樣堅定地對父母說。
父親會摸摸我的頭:“好,我們小峰長大了一定會成為一名好軍人。”
誰知道,命運和我開了一個玩笑。十二歲那年,我開始近視,隨著年齡增長,度數越來越深。到高中畢業,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四眼田雞”。
左眼0.4,右眼0.3,連街上的大字標語都看不清。這樣的視力,連征兵體檢的門檻都邁不過去。
02
晚上回到家,母親正在灶臺前忙碌。看見我回來,她頭也不抬地說:“小峰,快洗手吃飯。”
飯桌上,父親照例問起我一天的工作。
“爸,縣里今天貼出了新的征兵通知。”我突然說道。
父親的筷子停在半空,和母親交換了一個眼神:“小峰,你的眼睛...”
“我知道,隨便說說而已。”我低頭扒飯,不想讓他們看到我眼中的失落。
每年征兵季,我都會不自覺地駐足觀看那些征兵標語。雖然明知道自己沒有機會,卻還是忍不住去想象軍營中的生活。
穿上那身挺括的軍裝,跟著連隊拉練,在靶場上射擊,在操場上齊聲吶喊“一二三四”...這些畫面總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也清楚地記得,兩年前參加征兵體檢的情景。
醫生看了看我的眼睛,又看了看視力表上的數字,搖了搖頭:“視力不合格,差太多了。”
標準很明確:視力不低于0.8。而我,連一半都不到。
高中最后一年,我試著做了無數眼保健操,吃了不少據說對視力有好處的食物,甚至偷偷去看了中醫,希望能有所改善。但結果都是徒勞。
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去摸索床頭的眼鏡。沒有它,我就像失去了觸角的蝸牛,在模糊的世界里寸步難行。
這樣的我,怎么可能成為一名軍人呢?
一個平常的工作日,局長突然走進了會計室,身后跟著幾位陌生的客人。
“小李,拿上季度的軍需物資清單。”局長語氣緊張。
我趕緊從文件柜里取出那份厚厚的賬本。
“這是軍區物資部的領導,來檢查我們的物資采購情況。”局長壓低聲音介紹道。
我不由得緊張起來。軍區的領導,可是真正的大人物。
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軍官坐到了我對面。他翻開自己帶來的清單,開始核對。
“這批棉被,賬面是3,762床,實際發放了多少?”
我不假思索:“實際發放3,748床,剩余14床因質量問題退回廠家,現在正在補發中。”
軍官抬頭看了我一眼,又問:“帆布呢?第三批共計多少米?分別發往了哪幾個單位?”
“共計16,384米,分別發往了東部五個連隊和南部兩個倉庫。東部一連1,248米,二連1,356米,三連2,047米,四連1,835米,五連1,764米;南部一號倉庫4,269米,二號倉庫3,865米。”
軍官放下筆,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你直接從賬本上讀出來的?”
“不是,”我有些不好意思,“這些數據我都記得。”
“哦?”他顯得很感興趣,“那請告訴我,前兩個季度的帆布總量分別是多少?”
我閉上眼睛:“第一季度是23,675米,第二季度是19,842米。”
軍官逐一核對后,眼睛亮了起來:“全都對。你叫什么名字?”
“李小峰,21歲,一直在商業局當會計。”
“你有沒有想過參軍?”他突然問道。
我一時語塞。
“李小峰同志工作認真負責,計算能力確實出色。不過他的實力條件恐怕達不到征兵標準。”局長在一旁解釋。
軍官看了看我厚厚的眼鏡,點點頭:“了解了。不過,軍隊需要的人才是多樣的。”
檢查結束后,他離開時特意對我說:“小李同志,也許我們還會再見面的。”
當時我以為只是客套話,根本沒放在心上。
03
半個月后,人事科的李科長突然走進會計室:“小李,征兵辦的同志找你,在會議室等著呢。”
我愣住了,不確定自己是否聽錯了。
“真的,快去吧。”李科長催促道。
我忐忑地走向會議室。推開門,看到三個人坐在那里。其中一個,正是那天來檢查的軍區軍官。
“李小峰同志,經過研究,我們決定破格錄取你入伍。”軍官開門見山地說。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什么?但是我的視力......”
“按常規標準,你的視力確實不合格。但軍隊建設需要各種人才,我們已經獲得了特殊批準。”他推過來一張蓋有紅色公章的文件,“下周一報到,具體要求都寫在上面了。”
我接過通知書,手指微微顫抖。紙上的字跡模糊,但那鮮紅的印章格外清晰,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為什么選擇我?”我不解地問。
軍官笑了笑:“這個問題,等你到了部隊自然會明白。”
消息很快在商業局傳開。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一個嚴重近視的會計,怎么會被軍隊破例錄取?
各種猜測在辦公室流傳,但沒人知道真相。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明白。
回到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
父親先是一愣,繼而喜出望外:“真的?你真的可以去當兵了?”
母親則皺起眉頭:“可是你的眼睛......在部隊能行嗎?”
“媽,他們說已經特批了。”我拿出通知書給父母看。
父親激動得手都有些顫抖:“好啊!咱家小峰終于能圓這個夢了!”
母親仍然憂心忡忡:“那邊條件艱苦,你能吃得了那苦嗎?”
“媽,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握住母親的手保證道。
帶著滿腹疑問和復雜的心情,我踏上了開往軍營的列車。
04
火車在黃昏時分到達目的地。站臺上,一位軍人舉著“新兵報到處”的牌子。我和其他幾名新兵一起,被領上了一輛軍綠色的卡車。
“你是新兵?”坐在對面的壯實小伙子問我。
“嗯,我叫李小峰。”
“張明。”他伸出手,“你戴眼鏡,怎么能參軍的?”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只能笑笑:“可能是特殊情況吧。”
到了軍營,新兵們列隊站好。一位身材高大的班長走到隊伍前方。
“立正!”他一聲令下,所有人都挺直了腰背。
班長走到我面前,目光在我的眼睛上停留了幾秒:“你叫什么名字?”
“報告班長,我叫李小峰!”
“視力多少?”
“報告班長,左眼0.4,右眼0.3!”
班長冷笑一聲:“四眼,你是走后門進來的吧?這視力連路都看不清,怎么打仗?”
第一天理發,所有人都被剃成了平頭,看起來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接著是發放軍裝。我第一次穿上了那身夢寐以求的橄欖綠,站在鏡子前,感到一絲違和感——鏡片后的那雙眼睛,似乎與這身軍裝格格不入。
訓練開始了。每天清晨5點起床,先是早操和隊列訓練,接著是體能訓練、軍事課程、射擊訓練...
對于從未接受過軍事訓練的我來說,每一項都很艱難。尤其是體能訓練,五公里長跑常常讓我落在最后。
更糟的是射擊訓練。我的近視是最大的障礙。
“瞄準目標!”教官喊道。
我努力睜大眼睛,但50米外的靶子在我眼中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即使戴著眼鏡,我的準頭也差得可憐。
“李小峰,你是來當兵還是來拖后腿的?”班長毫不留情地批評,“這樣的成績,連最基本的合格線都達不到!”
只有在軍事理論課上,我才能找回一些自信。尤其是涉及到數據記憶和計算的內容,我總能比其他人更快掌握。
但班長似乎特別“關照”我,經常找茬刁難。
“四眼,你是怎么進來的?是不是你家有人給領導送禮了?”他常常這樣嘲諷我。
面對這些言語,我只能咬牙忍受。從不抱怨,只是默默努力。
每天比別人早起半小時加練體能;晚上熄燈后,借著微弱的月光,反復練習軍姿和動作要領。
慢慢地,我的體能有了些許提升。雖然仍然比不上那些體格健壯的農村小伙子,但至少不再總是墊底。
05
兩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后,迎來了綜合考核。
考核內容包括體能測試、射擊、軍事理論、戰術應用等多個方面。
首先是體能測試:五公里越野跑、俯臥撐、仰臥起坐、單杠引體向上。
我咬緊牙關,拼盡全力,最終勉強達到了及格線。
射擊考核,我的成績也只是勉強及格,在整個隊伍中排名靠后。
“李小峰,就這點水平,將來上了戰場怎么保護自己和戰友?”班長失望地說。
但在軍事理論和戰術應用考核中,情況完全不同。
考官拿出一份復雜地圖:“現在假設你是前線偵察兵,需要記住這份地圖上的所有敵軍陣地位置和地形特征,然后向指揮部匯報。三分鐘時間記憶。”
三分鐘后,地圖被收走。考官開始提問:“B區域有多少個敵軍據點?分別在哪些位置?”
我閉上眼睛,在腦海中重現地圖畫面:“B區域有7個敵軍據點,坐標分別是B-23-47、B-25-12、B-28-35、B-31-09、B-33-42、B-38-51和B-40-18。”
考官驚訝地看著我:“全部正確。從A點到C點,最短安全路線是什么?”
“最短安全路線是經過坐標A-10-05、A-15-23、B-02-45、B-08-30、B-15-17、C-03-28,全程約8.5公里,途中需要穿越兩處林區和一處低洼地帶。”
考官再次核對,然后震驚地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我只是記得比較牢。”我不好意思地說。
接下來的問題更加復雜,涉及到多個區域的兵力分布、地形特征以及作戰策略。但對于我來說,這些仿佛都是寫在腦海中的明確數據,隨時可以調用。
最后一項考核是戰術應用題。考官描述了一個復雜的戰場情況,要求我們在有限時間內制定作戰方案。
題目中包含了大量數據:敵我雙方的兵力配置、武器裝備、地形條件、天氣因素等等。
其他新兵都在紙上草草畫著示意圖,而我,只需要在腦海中整理這些數據,就能迅速得出最優解。
“根據敵軍火力配置和地形特點,我認為應該采取迂回策略,從東南方向的山脊線突破...”我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方案,包括精確的時間點、坐標位置和兵力分配。
考核結束后,成績很快揭曉。在綜合評定中,我雖然體能和射擊成績一般,但因為在軍事理論和戰術應用中的出色表現,總分竟然排在了前列。
班長把我叫到一邊:“李小峰,我承認我看走眼了。雖然你的體能和射擊還有待提高,但你在戰術分析上的天賦是我見過的新兵中最出色的。”
這是他第一次用贊賞的口吻和我說話。
我微微一笑:“謝謝班長,我會繼續努力的。”
從那天起,班長對我的態度有了明顯轉變。不再總是挑剔我的缺點,反而開始有意識地培養我的優勢。
其他戰友也開始另眼相看。尤其是在戰術討論課上,大家常常主動詢問我的意見。
“小李,你真是個怪才。”張明常常這樣感嘆,“那么復雜的數據,你是怎么記得那么清楚的?”
我也說不清楚。對我來說,數字就像是有生命的符號,一旦進入我的腦海,就會自動排列組合,形成清晰的邏輯結構。
新兵訓練結束的分配會上,指導員宣讀了每個人的去向。大部分人都被分配到了基層連隊,只有少數幾個表現突出的,有機會進入軍區直屬單位。
“李小峰!”當指導員念到我的名字時,我緊張地站了起來。
“軍區司令部作戰處!”
全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震驚地看著我。
連指導員的聲音都有些顫抖。司令部作戰處,那可是軍區最核心的部門之一,通常只有軍官才有資格進入。
“一定是弄錯了。”有人小聲嘀咕。
“不會吧,一個新兵,還是個'四眼',怎么能去司令部?”
面對戰友們疑惑的目光,我自己也一臉茫然。
06
第二天,我收到了正式的調令,確認無誤——我真的要去軍區司令部報到了。
戰友們既羨慕又不解。
“小李,走運了啊!”張明拍著我的肩膀說,“進了司令部,前途不可限量啊!”
“可能是他們需要會計吧。”我自嘲地笑笑,心里卻也充滿疑問。
離開連隊那天,班長破例允許全班戰友送我到營門口。
“李小峰,”他鄭重地握住我的手,“不管去了哪里,都要記住自己是一名軍人。”
我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是,班長!我不會忘記您的教誨。”
坐上前往司令部的軍車,我的心情復雜至極。一方面,能被選派到司令部自然是莫大的榮譽;另一方面,我對即將面對的工作充滿未知和忐忑。
司令部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周圍環境幽靜,警衛森嚴。
報到處的參謀看了看我的調令,又看了看我的眼睛,似乎有些意外,但還是帶著我辦理了入職手續。
“你先到宿舍放下行李,晚上七點到作戰樓報到。”參謀說完,遞給我一張門禁卡,“這是你的臨時通行證,不要弄丟了。”
宿舍是標準的四人間,但目前只有我一個人。床鋪整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一看就是軍人的作風。
我簡單收拾好行裝,稍作休息,便提前來到了作戰樓。
這是一棟戒備森嚴的三層灰色建筑,門口站崗的士兵表情肅穆,目光如炬。
“同志,請出示證件。”衛兵攔住了我。
我遞上通行證,衛兵仔細檢查后,按下對講機:“報告,李小峰同志到。”
片刻后,一位中校軍官走了出來:“李小峰同志?我是作戰處的劉參謀,跟我來吧。”
他帶著我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一扇標有“絕密”字樣的厚重鐵門前。刷卡,按密碼,門緩緩打開。
里面是一個被分割成幾個小隔間的辦公室,每個隔間都有數名軍官在專注地工作。墻上掛滿了地圖和各種作戰示意圖。
劉參謀把我帶到最里面的一個單獨房間:“李小峰同志,請在這里稍候,作戰部部長一會兒會來見你。”
房間不大,只有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桌上放著一份文件夾,封面上同樣標著“絕密”字樣。
我不敢亂動,只是挺直腰板坐在椅子上。不知過了多久,門被推開,一位身材魁梧的上校軍官走了進來。
“李小峰同志?”他聲音低沉,目光如同X光般銳利。
我立刻站起身,敬了一個軍禮:“報告首長,新戰士李小峰向您報到!”
“坐吧。”他在我對面坐下,“我是作戰部部長王建國。”
我的心跳加速。作戰部部長,那可是軍區高級指揮官,平時根本沒機會見到。
“小李,”王部長開門見山,“你知道為什么被調到這里來嗎?”
“報告首長,不知道。”我老實回答。
“你在新兵訓練中的表現,特別是在戰術分析和數據記憶方面的能力,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我驚訝地看著他:“首長知道我的訓練情況?”
“當然,”他點點頭,“事實上,從你在商業局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關注你了。”
這個信息讓我大吃一驚。原來那次軍區領導來檢查并非偶然。
“從明天開始,你將加入我們的戰備計算小組。”王部長繼續說,“這個小組的工作極其重要,同時也非常保密。任何相關信息,不得向外泄露,明白嗎?”
“明白,首長!”雖然我還不清楚具體是什么工作,但已經感受到了重任在肩。
“很好,明天早上八點,劉參謀會來接你。今天先休息吧。”王部長起身準備離開。
我也趕緊站起來,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首長,為什么選我?我的視力......”
王部長停下腳步,轉身看著我,說出了我一生難忘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