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7日,李默庵在北京病逝,享年97歲。11月6日,李默庵的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中共中央領導人、黃埔軍校同學會等各界人士紛紛趕來與他作最后的告別。
新中國成立后,李默庵曾長期在阿根廷和美國定居。雖身處異國他鄉,但他心中卻無時無刻不牽掛著祖國,一直密切關注著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
1981年10月,應全國政協邀請,李默庵回國參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紀念活動。在這次大會上,鄧穎超親自將他介紹給現場所有人,“這位就是湖南起義將領李默庵先生?!本o接著,李默庵被特意安排在第四位發言。種種舉動,都讓他深受感動。
尤其令他感動的,是作為周總理遺孀的鄧穎超在見到他后,緊緊握著他的手,聲音有些哽咽地說道:“默庵,你終于回來了。你不知道,恩來一直在找你。如今,他的心愿也算實現了?!?/p>
聽到周總理一直惦記著自己,李默庵當場忍不住流下淚來,哽咽地說著:“是我對不起周總理?!?/p>
1984年初,李默庵和侯鏡如、宋希濂等同學,共同發起了黃埔軍校同學會,這一倡議得到了我黨和政府的極大支持。同年7月,黃埔同學會舉行成立大會,李默庵回國參加。結束后,他還回到了湖南老家,為當地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也因此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令他倍感欣喜與感動。
1991年起,李默庵回歸祖國,投身到了社會主義建設和祖國統一事業之中。晚年,他撰寫了大量愛國文章和評論,還有關國家軍事、國防建設和回憶錄等,這些著作和文稿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李默庵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當時,黃埔軍校除了有“黃埔三杰”外,還流傳著另外一句話:
“文有賀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短短一句話,足以看出李默庵當時在黃埔軍校中的地位。李默庵的優秀表現很快便受到了周恩來的關注。他指示陳賡接近他,影響他。不久后,李默庵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周恩來得知后,十分高興,“好,很好。你是學生里第一個要求加入共產黨的,開了一個好頭啊。我祝賀你。”
此后,周恩來經常找李默庵談話,兩人之間的師生情越發濃厚。多年后,再次回憶起黃埔軍校的人和事時,周恩來還直言“在當時的黃埔學生中,李默庵是感情最深的一個?!?/p>
雖然李默庵對周恩來同樣感情深厚,但不可否認,當時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也對他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
建校之初,蔣介石幾乎把精力全都用在了學校建設上,尤其是他以身作則、儀容整齊的形象,在學生中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尤其每個星期,蔣介石都會找學生談話,軍校的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曾與他單獨面談過。蔣介石通過這種方式與學生建立感情,并對學生施加影響。
在李默庵的印象中,他總是在周恩來和蔣介石之間搖擺不定。1926年,中山艦事件后,黃埔軍校內的思想沖突變得更加尖銳,甚至經常出現肢體沖突、拔槍相向的場面。但大家也都顧及同學情面,沒有“下死手”。
但在這一背景下,黃埔軍校學員已經明顯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陳賡等共產黨員堅定地與周恩來站在一起,另一派則選擇追隨蔣介石。而李默庵也選擇退出中共,追隨蔣介石。
李默庵退出中國共產黨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經同學介紹,李默庵認識了一個曾姓女子,并建立了戀愛關系。然而,當時共產黨黨紀相當嚴肅、嚴格。
李默庵多次因為戀愛缺席或遲到組織生活會,會上,黨內同志對他展開了批評。這原則上是正確的。但李默庵入黨的時間不長,黨性原則不夠強,自由散漫,加之入黨時并沒有經受組織的嚴格考驗。
于是,面對黨內同志們的批評,他一時間難以接受,很不服氣,甚至還當面頂了幾句,負氣離開了。不久后,受“中山艦事件”的影響,中共組織成員的活動在黃埔軍校中受到了限制,李默庵也不再積極聯系黨組織。于是,他就這樣自動脫離了黨組織,并加入了國民黨,追隨蔣介石。李默庵通過在戰斗中的出色表現和赫赫戰功,逐漸成為了“黃埔系”的重要將領,深受蔣介石器重。
1932年,蔣介石集中五十萬大軍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胡宗南、李默庵等出身黃埔軍校的將領披掛上陣,而紅四方面軍中則有陳賡、徐向前等同樣的黃埔一期生。昔日的同窗好友在這次作戰中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戰斗。
西安事變時,根據何應欽之命,李默庵率部準備攻打西安。周恩來得知,親自來到他所在師部拜訪。
得知周恩來上門拜訪,李默庵急忙出門迎接,歡迎道:“有十年沒見了,學生十分想念老師,沒想到我們在這里見到了?!?/p>
周恩來也笑著回應道:“默庵,這些年還好嗎?雖然我們是對手,但我也很想念你啊。”
時隔十年再次相見,兩人一談就是三個多小時。周恩來成功讓李默庵放棄了使用武力攻打西安的想法,同意等待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抗日戰爭爆發后,李默庵被任命為第十四軍軍長,率部前往晉北忻縣作戰。部隊抵達太原后,李默庵還來到八路軍辦事處與周恩來見面。他對周恩來提到的“發動群眾”的建議十分關注。
忻口戰役爆發后,李默庵率十四軍戰士浴血奮戰,全力阻擊敵人,但傷亡慘重。后主動撤離陣地休整。
這一年年底,李默庵來到八路軍總部,與朱德、彭德懷、左權會面。在這里,他對根據地內軍民親如一家的和諧關系印象深刻。
因正面戰場多次受挫,蔣介石意識到了共產黨游擊作戰的重要性。根據朱德、周恩來的建議,蔣介石舉辦了游擊干部培訓班。李默庵被調去擔任教育長,與葉劍英合作培養人才。游擊干部培訓班的舉辦讓國民黨對游擊作戰有了全新的認識。
1948年春,李默庵利用手中的軍權,在長沙跟程潛一起做了一些起義的籌備工作。但1949年8月4日,程潛、陳明仁宣布起義時,李默庵已經遠走香港,不過,起義名單上仍然有他的名字。九天后,李默庵就在香港與44名國民黨軍政人員一起發表了通電起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通電起義發表后,國民黨特務便開始暗中殺害或逮捕起義人員。與此同時,李默庵也收到了蔣介石邀請他赴臺的電報。李默庵看后,當即表態“不愿去?!?/p>
因為在香港的處境越發危險,1951年,李默庵一家來到阿根廷定居,這一待就是十多年。直到1964年,李默庵才移居美國。此后,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他多次公開發表文章。這也成為了他晚年的事業。直到離世前,他心中掛念的還是祖國什么時候能夠實現統一。
參考資料:人民網、《環球人物》2013年第28期、《書摘》2012年03月01日、《黃埔一期的紅色傳奇》、學習時報、中國軍網、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