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度銀光夢。自1895年第一枚齒輪輕輕轉動,電影將迎來它的130歲生日。而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已經陪伴影迷一起走過15載春秋寒暑,共享喜怒哀樂,體會酸甜苦辣。
如果說電影是造夢的藝術,那么電影節則如通往夢境的天梯。握緊手中的電影票,就像握緊進入夢境的鑰匙。在廣闊的京城之中,“天壇獎”主競賽單元為影迷朋友開啟一扇觀照世界電影新作風采的窗。
十五年來,“天壇獎”秉持“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評獎理念,經過層層臻選,力爭將最優秀的作品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本屆15部入圍影片來自世界各地,兼具藝術性與“可看性”,以精巧的鏡頭語言,講述世間眾生,探索內心真我。既有諸多名導最新力作,亦有女性力量初執導筒,開刃鳴光;有極致的類型體驗,亦有舒緩的情感共振。
春寒仍料峭之時,讓我們結伴向銀幕編織的夢境走去。與15部入圍影片一起,勾畫屬于你的北影節記憶。
天下共生的光影
歷史由曾經的現實寫就,而今日的現實又是明日的歷史。行進于歷史與現實之中的,是我們生存的社會。電影是時代變遷、社會更新的見證者,以獨特的藝術化語言對歷史與現實社會進行復寫,帶領我們品味不同的人間世事,感受在宏觀母題之下的人性力量。
倘若沒有《弗里達的審判》,也許瑞士的司法體系就不會做出改變,女性的地位、道德與法律的沖突等等問題也無法得到改進?,斃麃啞げ紓惖聽栆詳z影機聯結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女性,穿越近百年時空,回到1904年的瑞士。冷峻的色調營造出歷史的距離感,而“審判何人”“為何審判”“誰來審判”等問題卻引發基于當下的思考。
當弗里達仰望窗外,陽光落在她臉上之時,她是否會預想到,自她以后,更多女性同胞可以沐浴在陽光下,面對侵害,手中可以擁有法律武器?
在女性佳作頻出的當下,不妨親身品味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
七十年后的意大利,有人正以一生心志,追求人類共同的理想。傳記片《貝林格:宏圖大志》將時鐘撥回1973年,回顧意大利社會動蕩不安之時,恩里科·貝林格作為共產主義領袖人物的偉大成就。
導演安德烈·賽格亞充分調查史料文本,使用檔案影像,盡可能還原70年代的意大利社會,及貝林格的經歷與所感;同時又并未將全部筆墨用于強調貝林格的政治領袖身份,而是以細節填充他作為父親、丈夫等私人生活的另一面,使之更為可親可敬。
“宏大的志向總是與集體利益密不可分”,在銀幕上,見證貝林格跌宕起伏的一生。偉大的理想照耀前路,腳下映照人性的光輝。
20世紀90年代,忙崖的荒原格外肅殺。沙暴是暴力與犯罪的預警,大風之中,白客飾演的警察夏然與辛柏青飾演的匪首北山以命相搏?!缎安粔赫贰斗既A》《揚名立萬》等影片的剪接指導張琪初執導筒,即推出《大風殺》這一生猛瘋格犯罪類型佳作。
昏黃的天空,陳舊的綠墻,廢棄的建筑和上膛的槍等極具類型色彩的元素,共同構成了棄鎮里失控的暴力漩渦。而《大風殺》并非對影史類型片的簡單復寫,更是以精準的調度把控,打破了對中國式犯罪片的一貫認知和期待。諸多實力派演員奉獻精湛演技,可謂年度類型片驚喜之作。
90年代的另一個山村里,一起貨車失蹤案引發人性善惡的糾纏與對抗。山路迢迢,外路難通,各方勢力匯聚在《如意飯店》,揭開這場極具諷刺氣質的黑色犯罪故事。
導演李永一是張藝謀導演的“御用”剪輯指導,《烈日灼心》《追兇者也》等國產黑色犯罪片同樣是他的剪輯作品。《如意飯店》節奏張弛有度,將故事時間集中于兩天一夜之中,喬杉飾演的基層民警,身負秘密走入如意飯店,與王硯輝飾演的飯店老板相遇,在看似熱情的村民中周旋。導演以荒誕揭開血色帷幕,通過諷刺透鏡,刻畫利益面前的眾生相。
同為小鎮,指針回到當下,在比利時小鎮維特利瓦勒之中,一幢怪事悄然發生。寧靜的鄉村生活因此泛起波瀾,兩位年青警察不得不開展他們的調查工作。
入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的荒誕喜劇《最美小鎮》,是導演諾埃爾·巴斯丁和巴蒂斯特·博加特的首部長片作品?;闹嚨氖录蚱菩℃偟娜粘I?,文明危機究竟因何而來?兩位導演以冷峻又幽默的筆觸,帶領我們跟隨兩位警察的步伐,在虛構的夸張行為背后,尋找暗流的來源。
倘若城鎮是人類歷史的載體,那電影院似乎是電影史的來處。入圍影片《從電影起航的BAUS劇場》聚焦位于東京吉祥寺地區的著名電影院“BAUS劇場”,以三代主理人的視角,講述BAUS劇場作為地標文化建筑,自建成到關閉近80年來的興衰浮沉、悲歡離合。
這無疑是一部迷影者不可錯過的迷影佳作,也為了解日本電影史提供了沉浸式的角度。電影史不再是宏大的史學概念,而是由真切發生在影院之中的點點滴滴匯聚而成,也與社會的變遷息息相關。甫木元空用電影,給出對“什么是電影”“什么是電影院”兩個問題的回答。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影院面臨更多挑戰的現在,正如染谷將太飾演的主理人始終相信的那樣,電影會有美好的未來,而電影院會托著我們起航。
靈魂深處的追問
“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是人類終其一生要直面的三道課題。生命的年輪,正是不斷向內求索的印記。電影像鏡子映照內心,也像指引靈魂的路標,引領我們向靈魂最深處,發出真摯的追問。
我是誰?我可以是三十多歲的女程序員德芬,也可以《白天是阿波羅,晚上是雅典娜》。這部影片是土耳其導演艾米娜·耶爾德勒姆長片首作,以純粹的女性視角,講述一個具有別樣神話色彩的故事。
德芬來到被阿波羅與雅典娜兩位神祗共同守護的錫德城,與她的三位特別的朋友一起,尋找“我是誰”的答案。神話的隱喻與現實的表達完美相融,你我皆有未竟之事,來做回憶自我的錨點。導演以自然又令人驚喜的敘事手法,徐徐揭露每個看似不合理的伏筆,收束之時,猶如月圓。
來吧,踏入影院,看德芬如何開啟這段神秘的追尋之旅。
相較于神話,伊朗導演哈迪·默哈黑新作《渦流》為我們呈現的,是一篇來自伊朗的寓言式漫游。
與前作《風的氣息》相比,同樣具有鮮明作者烙印的《渦流》以緩緩的長鏡頭,在伊朗高原的碎石與黃土之上,生發出頗具哲學氣質的參天之樹;在虛幻與真實之間,穿越生死。
默哈黑以中年汽車司機哈米德的奇幻經歷,借由蛇與蜂蜜等符號意象,為我們展現對東方哲理的現代思考——一切皆不過為“橡樹下睡著了”的夢中人之夢,俯仰換世,昨夢蟻柯。
本片電影語言考究,鏡頭觀賞性極強,是不容錯過的銀幕佳作。
選送奧斯卡,并入圍“天壇獎”的影片《納維》,則是以夢想回答“往何處去”。這部來自肯尼亞的影片,圍繞成績優異的小女孩納維被迫成婚的經歷,批判肯尼亞傳統童婚制度的同時,也讓我們為納維反抗不公、絕不屈服的勇氣而落淚。
每一份“致未來的我”的日記,都勾勒著夢想的痕跡。每一個女孩,都應該有做夢的權力,更應該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她可以是科學家,也可以是老師,但不能僅是一個妻子。最終納維選擇做開路之人,改變充滿枷鎖的現實。她的意志,能夠帶給你我堅持夢想的決心。
活在鄉村的納維夢想進入城市,而媒體工作者馬蒂亞斯的夢想,卻是前往法國普羅旺斯的鄉村,做一名《牧羊人》。阿爾卑斯山腳下,蜿蜒前行的羊群似乎正是“田園生活”的最佳注腳。然而,逃離現代都市法則的馬蒂亞斯,卻發現牧羊人的生活沒有書本里那么美好,他不得不學著與羊群共處,與自然溝通……
導演蘇菲·德拉斯佩憑借本片獲得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劇情片。我們跟隨鏡頭的呼吸,在脫離都市的鋼鐵叢林后,回歸最原始的自然法則,回應靈魂對鄉野田園的呼喚。
不可斷絕的情感
人是擁有充沛情感的生靈。無論古今,在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總會構筑起多樣的情感紐帶。對情感的摹寫、探究或療愈,同樣是電影恒久的主題。當銀幕上的人物嬉笑怒罵,或落下眼淚時,銀幕前的你我也難免動容。
基于血脈聯結的親情,是最原初的情感。改編自芬蘭文學家托芙·揚松同名作品的《夏日之書》,用輕盈柔和的筆觸,講述9歲的小女孩索菲婭與祖母和父親共同在海島上度過的夏日故事。查理·麥克道威爾鏡頭中的大自然有一種詩意般的輕盈和雋永,看似平淡的情節中隱藏著家庭的羈絆,與生活的真諦。
格倫·克洛斯飾演的祖母熱愛生活,內心強大。她將自己的人生智慧傳遞給年幼的索菲婭。面對離別是成長的課題,但離別不能改變夏日的美好回憶。對親人的思念,是揚起發梢的海風。
與索菲婭同歲,擁有與動物溝通的超能力的阿妮卡,或許也曾經路過海邊的島嶼。陪伴她踏上人生旅程的兩個成年人身份成謎,似乎與她并無血緣關系。三人在房車中生活,緩緩行駛在望不見盡頭的高速公路上,憑借阿妮卡的超能力謀生。阿妮卡遇到的每一位客人,都有著自己的執念,而她始終等待著一句來自遠方的《音訊》。通靈的能力亦真亦假,但在黑白光影描摹的日常點滴之中,情感的紐帶已將彼此牢牢相連。
導演伊萬·馮德此前憑借《韋素山丘的學?!贰断伵穬啥热雵疤靿劇保鼞{本片摘得2025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桂冠。
然而,家庭生活并非植根曠野,更不可能永遠美好如詩。對于霍勒來說,《在我父母家》意味著掙扎與痛苦。黑白的影調鋪設壓抑沉重的氛圍,而狹窄的房屋、年老的父母和患病的哥哥,都讓她無法脫身。
德國導演蒂姆·埃爾里希憑本片摘得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這部優質的德國室內劇靈感源于埃爾里希的親身經歷,亦有自傳色彩。在熟悉的房間中,鏡頭如手術刀,剖析家庭關系的本質。脫下“父母”“女兒”“妻子”等諸多身份后,重新認識自己的親人,也重新認識自己。
無論能否脫離原生家庭,霍勒都將療愈自己心中的創傷,不妨拭目以待。
愛情的來臨,似乎從來不講道理,而婚姻卻有可能將愛情消磨殆盡。對瑪麗亞來說,愛上西格蒙德像一場暴雨般迅疾,不想七年后,她要親手按下《愛的暫停鍵》。這部挪威導演莉莉婭·英戈爾夫斯多蒂爾初開刃之作,即在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斬獲多項大獎,并入圍“天壇獎”主競賽單元。
或許《愛的暫停鍵》會讓人聯想到《婚姻故事》等諸多以婚姻為主題的影片,而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對瑪麗亞這一角色的深入塑造與重建。影片并未將重心落在由雙方共同構建的親密關系,而是致力于探索婚姻出現危機之后,女性如何在危機之中,重新認識自己的本質,了解自身的需求。
挪威演員赫爾加·古蓮的表演爐火純青,當她凝視鏡中的自己,銀幕前的我們也能看到她重識真我的決心——即使按下暫停鍵,我仍是可愛之人。
讓情感跨越年齡與血緣,使彼此成為對方生活的支柱。開心麻花出品,馬麗首部監制并領銜主演的作品《好好的》,一改往日喜劇風格,沉入現實,以馬麗飾演的白麗萍視角鮮活地呈現一段勝似親友的忘年之交。
獨身進城打工的新手保姆白麗萍,遇上獨居的孤僻老太太唐淑寅,從最初的互有怨言,到最終的相互支撐,《好好的》 直面女性面對家庭暴力的現實困境,讓我們見證女性覺醒與新生的歷程。困境之外,攜手實現溫暖的救贖。這也是《好好的》與《為黛西小姐開車》《曼妙之旅》等經典作品相比之下的獨特之處——只屬于女性的抗爭故事。
以上,即為今年北影節“天壇獎”主競賽十五部影片的主要介紹與看點。
愿每一位觀眾都能在北京的春天,享受這十五部佳作為你我營造的光影之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