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灣海峽中南部地區(qū)舉行了一場引人注目的實彈演習,動用兩套先進的PHL-191多管火箭系統(tǒng),發(fā)射16枚精確制導火箭彈,精準命中8個模擬目標,其中包括臺灣高雄永安液化天然氣(LNG)終端的模型。這一能源設施是臺灣能源命脈的關鍵節(jié)點,演習的畫面通過官方媒體傳播,引發(fā)全球關注,也讓“臺獨”勢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此次演習展示了解放軍日益強大的精確打擊能力。 PHL-191火箭系統(tǒng)作為中國武器庫中的新星,安裝在8×8輪式底盤上,具備高度機動性和模塊化設計,可發(fā)射從370毫米火箭彈到射程超300英里的750毫米“火龍480”戰(zhàn)術彈道導彈等多種彈藥。 在演習中,該系統(tǒng)一次齊射便命中多個目標,顯示出依托衛(wèi)星導航和慣性制導的驚人精度。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能力遠超其前輩PHL-03的飽和轟炸模式,與美軍海馬斯和俄軍龍卷風相比,PHL-191在火力、射程與靈活性上獨樹一幟,堪稱專為區(qū)域威懾量身打造。
安然,這次演習模擬打擊目標的選擇更具深意。 永安高雄永安液化天然氣終端位于臺灣西南部高雄港,處理全島約40%發(fā)電用天然氣,年進口量超1000萬噸,距離海峽對岸僅約160公里,恰在PHL-191射程之內。 若該設施在沖突中被摧毀,臺灣將面臨電力癱瘓、工業(yè)停擺,甚至軍事防御能力大幅削弱的局面。 此次演習不僅是對技術能力的展示,更是對臺灣經濟命脈的直接威脅,表明解放軍已將癱瘓島內關鍵基礎設施納入作戰(zhàn)預案。在過去的節(jié)目中我們就多次說過,原本需要火箭軍完成的打擊任務,現(xiàn)在陸軍集團軍就可以完成,這讓陸軍在對臺軍事斗爭準備工作中的地位獲得空前的提升。
另外,這次演習的時機與意圖同樣耐人尋味。 正值兩岸關系持續(xù)緊張之際,稱此舉為“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嚴厲警告和強大威懾”。 解放軍高級發(fā)言人強硬表態(tài),進一步強化了這一信號。 對內,這場演習震懾了臺獨;對外,則向美國、日本等地區(qū)力量展示了中國大陸有能力隨時對臺灣實施精準打擊的決心。 五角大樓或要重估解放軍在沖突初期的打擊效率,尤其是針對固定目標的“外科手術式”攻擊。
臺灣方面迅速做出反應,并稱已做好應對準備,但未透露具體措施。 盡管臺灣擁有“愛國者PAC-3”和“天弓三型”等反導系統(tǒng),PHL-191的多目標齊射能力仍可能令其防線不堪重負。 美國作為“臺獨”分子的主要支持者,近年來通過軍售和聯(lián)合演習加大支持力度,但此次永安終端模擬被毀暴露了臺灣基礎設施集中、易受攻擊的軟肋。
國際社會對此反應不一。 美國國務院稱演習“破壞穩(wěn)定”,日本和歐盟呼吁克制,擔心海峽緊張局勢沖擊全球貿易。 然而,中國大陸并無退讓之意。 近年來,從佩洛西訪臺后的包圍演習到如今的“海峽雷霆-2025A”,解放軍頻頻亮劍,火箭部隊從早期的非制導火炮發(fā)展到如今的精確打擊體系,展現(xiàn)了從數(shù)量威懾到質量震懾的轉型。
對臺灣而言,這場演習如同懸頂之劍。 PHL-191的炮口近在咫尺,“臺獨”勢力引以為傲的防御與能源安全被無情戳破,恐懼無處安放。 而對東亞乃至全球局勢來說,這不僅是一次軍力展示,更是對戰(zhàn)略平衡的重新定義。 海峽的水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這場演習究竟是常態(tài)化威懾,還是更大風暴的前奏,答案尚待時間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