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潮安區鳳凰鎮棋盤生態茶園,翠綠的茶山與春花交相輝映,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游園賞花。這一景象,正是潮安區以鳳凰茶谷示范帶建設為引領,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
棋盤生態茶園內植綠栽紅,環境優美。陳宏文 攝
近年來,潮安區以“林長制”為抓手,全力推進鳳凰茶谷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通過提升入口“顏值”、優化沿路風貌、打造綠美特色小鎮三方面同步發力,繪就鳳凰茶谷綠美生態畫卷。
最是一年春好處,植樹添綠正當時。今年來,鳳凰鎮以棋盤生態茶園為綠美生態建設樣板,推行見縫植綠、綠中添彩茶園間種技術,并推廣“頂戴帽”“腰束帶”“腳穿鞋”種植模式,補植櫻花100余株,以點帶面打造綠美茶園。同時,對鳳凰茶谷入口、國省道沿途兩側進行綠美提升,吸引當地茶協、茶企、茶農自主開展茶園綠化,市益興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將茶園作為生態茶園示范點,種植風鈴木樹500余株,在改善茶園生態、提升景觀的同時,為鳳凰茶谷鄉村振興示范帶增光添彩。
鳳凰鎮還將無人機技術與植樹造林緊密結合,開啟“空中造林”模式。據介紹,無人機具有靈活高效的特點,可在茶園間穿梭自如,準確地將櫻花苗木運送到指定地點,單次飛行運輸重量超過100斤。這種創新的植樹方式極大地縮短運輸時間,降低人力成本,為生態建設開辟了一條科技賦能的新途徑。
作為鳳凰茶谷的主要入口,文祠鎮對連接省道至寧莞高速公路文祠出入口的約5公里路段進行綠化升級,栽種600株變葉木和6500平方米的大葉油草,進一步提升森林景觀。潮安區文祠鎮黨委委員陳圖彪向記者介紹,該鎮還將東社、河塘、銀潭等5個村巧妙串聯,打造出一條長達8公里的文祠水碧道,為鳳凰茶谷增添一抹亮麗的門面形象。
潮安區表示,將以鳳凰山片區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為抓手,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發揮集聚效應,聚力攻堅突破,全力打造一條富民產業突出、文化特色鮮明、美麗和諧宜居的高質量鄉村振興示范帶樣板。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