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對等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A股上市公司密集回應。
A股上市公司密集回應美國加征關稅 資料圖
界面新聞了解到,截至4月6日,A股已有逾30家上市公司通過公告或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對公司的影響。
整體來看,部分對美出口占營收比重較大的公司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較大,而多數公司表示影響較小,也有不少公司表示已提前做好了相關準備。
2025年4月3日,美國政府宣布對美國的全球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大陸征收的關稅稅率為34%,對越南、泰國、印度征收的關稅稅率分別為46%、36%、26%。
4月6日晚,富嶺股份披露股票交易異動公告稱,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美國為公司最主要的銷售市場,2023年和2024年1-6月,公司對美國市場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73%和65.74%。
富嶺股份表示,公司境外生產基地的產能和產量占比較低,絕大部分的產能和產量仍在中國臺州生產基地,公司向美國地區銷售的產品仍然主要來自中國生產基地出口,美國的關稅對公司的經營仍然具有較大影響。
“該‘對等關稅’的征收將加大對公司經營的不利影響。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公司將持續關注并評估關稅事項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富嶺股份稱。
近日,天振股份也表示,公司美國工廠規劃產能2000萬平方米,美國工廠生產經營的部分原材料、設備和備品備件涉及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會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
還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較小。其中,弘亞數控表示,公司產品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市場的收入占比較低。勝宏科技回應稱,公司直接出口美國占比約3.5%,直接影響有限;長盈精密表示,公司2024年直接向美國地區交付的產品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約為3%;
此外,也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已積極做好相關準備。
邁瑞醫療表示,長期以來,公司密切關注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積極研討并實施應對方案。在今年初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兩次10%關稅生效前,公司已提前根據意向訂單在美國前瞻備貨,因此今年美國銷售的產品并不受到本輪關稅影響。為滿足國際化業務運營需求,公司在全球布局了幾十家生產基地,其中包括已獲FDA認證的工廠,可滿足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需求。
道通科技也表示,公司已提前在部分低關稅(10%)國家或地區尋找制造場所并開展了相關人員儲備工作,預計可在1個月內實現低關稅區域的制造替代。除美國市場外,公司在歐洲市場以及亞太、中東、南美等廣闊的新興市場均有完善的營銷服務體系建設與布局。
博威合金表示,公司在美國建設的2GW電池片及組件項目,就是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對海外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舉措。公司越南新材料基地主要銷往東南亞區域,越南及國內部分銷往美國市場的訂單可以通過業務設計來最大可能地減少加征關稅的影響。
華利集團也表示,公司在對美出口上已經有一定的布局和準備,希望能盡可能減少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