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臺灣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在接受香港資深記者劉瀾昌專訪時,拋出了一個挺引人注目的看法他直言:希望大陸在今年的國慶慶典上別搞大規模閱兵,還順帶給了一些替代建議。
這話一出,兩岸網友和媒體都炸開了鍋,討論得熱火朝天。
畢竟,臺海局勢這么敏感,中美關系也復雜得像一團亂麻,許信良這番話算是戳中了不少人的關注點。
許信良是誰?
先說說許信良這個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熟知臺灣政壇的老面孔。
他1941年出生在臺灣桃園,算是個資深政治人物。
早年他在國民黨混過,還當過青年骨干,后來因為理念不合被國民黨踢出局。
之后他投身民進黨,爬到了主席的位置,在臺灣政壇摸爬滾打幾十年,算得上是個風云人物。
近年來,他的政治立場慢慢轉向溫和派,經常喊話兩岸要和平發展,還推動過不少兩岸交流活動。這次關于國慶閱兵的言論,其實跟他一貫的思路挺吻合的。
2024年,許信良在專訪里講得很直白:“大陸今年的十一大典,最好不要搞大閱兵,因為當下的臺海需要緩和的氣氛。閱兵對于臺灣的青年可能不但沒有正面作用還有反作用,而且不利中美關系緩和的發展方向。”
這話的核心有兩點:
對臺灣年輕人的影響
他覺得閱兵這種軍事味兒特別濃的活動,可能讓臺灣年輕人更反感大陸。現在臺灣的年輕人本來就對大陸印象復雜,受媒體和政治宣傳影響挺大。閱兵要是被解讀成“武力秀肌肉”,很可能加深他們的戒備心理,甚至覺得大陸是在威脅臺灣。
許信良認為,年輕人是兩岸關系的未來,他們咋想直接決定以后兩岸能走多遠,所以大陸得注意他們的感受。
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他還提到,中美關系現在本來就緊張,大陸要是搞閱兵,美國那邊可能會覺得這是挑釁信號,進一步加劇對立情緒。中美關系要是更僵,對臺海和平肯定沒好處。除了批評閱兵,他還給了一些替代方案,比如辦文化活動、文藝演出,甚至還腦洞大開地說可以請臺灣歌手去北京搞個嘉年華,唱一個星期。
為什么許信良會這么說?
要弄懂許信良為啥這么說,得看看他背后的邏輯和當前的大環境。
臺海局勢:緊張得像拉滿的弓
現在臺海局勢確實不樂觀。大陸這邊軍演頻頻,美國那邊軍艦過臺灣海峽、賣武器給臺灣,雙方都在秀肌肉。臺灣當局這邊,民進黨蔡英文上臺后一直不肯認“九二共識”,還搞“去中國化”,兩岸關系冷得像冰窖。許信良雖然是民進黨前主席,但他近年來立場偏溫和,可能覺得這樣硬碰硬下去對誰都沒好處。他希望大陸少點軍事動作,給緩和留點空間。
臺灣年輕人的態度:越來越疏遠
再說臺灣年輕人,這幾年他們的“天然獨”傾向越來越明顯。島內調查顯示,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覺得自己是“臺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對大陸的好感度也不高。大陸的閱兵要是被臺灣媒體一渲染,標題寫成“大陸武力威脅”,年輕人估計更排斥。
中美博弈:牽一發而動全身
還有中美關系,這幾年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臺海問題更是雙方博弈的焦點。美國老拿“臺灣牌”刺激大陸,大陸也不示弱,軍事實力展示成了常態。許信良可能是擔心,閱兵這種事會被美國抓住放大,變成新一輪緊張的導火索。
全網反應:褒貶不一,爭議挺大
陸網友里有人直接懟:“閱兵是國家主權的事,憑啥聽臺灣一個前政客的?想太多!”還有人說:“國慶閱兵是給國內看的,提振士氣,跟臺灣有啥關系?”
在臺灣這邊,反對的焦點不一樣,有人覺得許信良“舔共”,留言說:“民進黨前主席跑去幫大陸說話,立場呢?”還有人吐槽他的嘉年華建議:“請臺灣歌手去北京唱一個禮拜,誰掏錢?誰會去?太理想化了。”
新聞媒體也沒閑著。大陸這邊像《環球時報》直接點出,閱兵是國家傳統,不會因外人一句話取消。
臺灣媒體比如《自由時報》則把許信良的言論往“親中”上靠,暗示他跟民進黨主流唱反調。香港的《南華早報》倒是中立點,分析說許信良是想用軟實力緩和局勢,但效果存疑。
大陸為啥要閱兵?
從1949年開國大典開始,閱兵就成了展示國力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方式。
尤其這幾年,大陸軍事實力突飛猛進,閱兵不僅是對外宣示主權,也是對內提振信心。
許信良說別搞閱兵,等于是讓我們放棄一個核心傳統,這從政治和象征意義上都很難接受。
再說臺灣年輕人,就算大陸不閱兵,改成文化活動,他們就能對大陸改觀嗎?不見得。現在島內教育和媒體長期“反中”,年輕人對大陸的偏見不是一天兩天能扭轉的。請歌手去北京唱歌是挺有創意,但真去了,估計還會被綠營罵“賣臺”,效果未必好。
還有中美關系,大陸不閱兵,美國就會消停?恐怕沒那么簡單。美國把臺灣當棋子,核心目的是遏制大陸崛起,閱兵只是個借口。不閱兵,美國照樣能找別的理由挑事,許信良可能低估了中美博弈的復雜性。
從許信良這番話,能看出他跟民進黨主流的區別。民進黨政府是鐵了心“抗中”,靠美國撐腰,走“臺獨”路線。
許信良不一樣,他雖然出身民進黨,但這幾年越來越傾向和解,甚至有點“兩岸一家親”的味道。這次建議大陸別閱兵,也是他溫和立場的一次體現。不過,這也讓他在民進黨內部有點尷尬,有人說他“背叛”,畢竟民進黨現在的主流是硬剛大陸。
但話說回來,許信良不是第一個這么想的臺灣人。這幾年,島內對兩岸關系的看法越來越多元化。經濟上,臺灣離不開大陸市場;安全上,又沒法完全靠美國。像許信良這樣呼吁和平的聲音,雖然不是主流,但也在慢慢發酵。
閱兵這事,早就定好了計劃,不是一個臺灣前政客幾句話能改的。
大陸對臺政策的核心是“九二共識”,只要臺灣當局不認這個基礎,啥交流都是空談。
許信良的建議再有創意,也繞不開這個政治現實。
不過,他這話也不是完全沒價值。
至少提醒了兩岸:軍事對抗之外,還有文化交流的路子可以走。兩岸關系要想緩和,光靠硬碰硬肯定不行,得有點軟招數。
結語
許信良這番“希望大陸國慶別搞閱兵”的言論,看似出發點是好的,實際上就是想要為民進黨“和平獨立”打掩護,讓其暗度陳倉。大
陸的閱兵和兩岸的文藝互動本來就是兩碼事,我們不能為了虛假的所謂“緩和兩岸氣氛”就放棄自己的底線和要求,更不能低估了美國對于兩岸的狼子野心。
我們對于民進黨當局應該保持著強硬的態度不動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